韓 遜(生卒年月不詳),唐五代地方割據首領。靈州(今寧夏吳忠境內)人。他從靈武一名下級軍校起家,乘唐末天下大亂,朝廷無力顧及邊遠地區的機會,經過努力,最後走上割據靈鹽地區(今寧夏吳忠轄境)的道路,唐廷不得不承認既成事實,封他為朔方節度使。
唐末,大將朱溫(稱帝後改名朱晃)廢除唐哀帝李柷自代,建立後梁政權,中國曆史開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當時西北地方割據實力人物、邠寧(今陝西彬縣)節度使楊崇本,鹿阝延(今陝西延安)節度使李周彝,鳳翔(今陝西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等人,聯合起兵討伐朱梁。而時任靈州節度使的韓遜和夏州節度使的拓跋思諫,自知力量小,勢力弱,無法與楊、李、李三巨頭相抗衡,根本無心問鼎中央政權。他們的態度是,誰取得中央政權,自己就擁護誰。所以後梁朝一經建立,他二人就臣服於朱梁,因而梁太祖朱晃加封韓遜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中書令。開平三年(909 年)三月,再進封為穎州王。韓遜又乘大軍閥們爭霸的有利時機,集中兵力突然攻占了李茂貞部屬占領的鹽州城,殺死刺史李繼直,使靈、鹽2州合為一體,從而大大的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李茂貞隨後也命令忠武軍(今河南許昌)節度使劉知俊,率邠(今陝西彬縣)、岐(今陝西鳳翔東南義塢堡)、秦(今甘肅秦安西北)、涇(今甘肅涇縣境內)4 州數萬兵馬圍攻攻靈州。韓遜堅守待援,朱晃派鎮國(今陝西華縣)節度使康懷貞、感化(今江蘇徐州)節度使寇彥卿,率兵攻打李茂貞的戰略要地寧州(今甘肅寧縣)和邠州等地,迫使李調兵援救,靈州之圍被解。
韓遜在任期間,比較重視保境安民,不輕易向外用兵來加重人民的負擔,“亦善撫其部,人皆愛之,為遜立生祠”。朝廷特命禮部侍郎薛廷珪為生祠撰文頒賜。
韓 洙(?~929),五代地方割據首領。韓遜兒子。韓遜病故以後,他被軍中公推為朔方節度使留後。後經梁末帝朱瑱正式任命,擔任朔方節度使,特晉檢校太尉、同平章事。貞明四年(918年),加開府同三司。後唐政權建立之後,莊宗李存勗又任命他兼領河西(今甘肅武威)節度使,到明宗時再加顯爵。後唐天成四年(929 年)病故。
韓 澄(生卒年月不詳),五代地方割據首領。韓洙胞弟。他的兄長韓洙病故後,後唐明宗皇帝任命他繼任朔方節度使留後。同年,部將定遠軍(今寧夏平羅姚伏鎮境內)使李匡實作亂,率部攻占靈州保靜鎮(今寧夏永寧境南),靈鹽地區安定的社會環境被打亂。時韓澄初立,資望不深,自己感到難以控製局麵,便“遣使齎絹,表乞朝廷命帥”,到靈州來鎮守塞上。後唐明宗皇帝接受了韓澄的請求,任命磁州(今河北磁縣)刺史康福接替朔方、河西節度使、靈威雄警涼等州觀察處置度支、溫地榷稅等使。韓氏家族割據靈州的曆史到此結束。韓澄本人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