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大帝的千秋功過(10)(2 / 3)

不過,表麵上看起來,胤禛是一副漫不經心地樣子,但實際上,他自進入狩獵場之後,神經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別看他的雙目好像漫無目的地四處觀望,其實,他的目光是一直在跟蹤著一個人。他的坐騎雖然走得很慢,卻也是一直在朝著那個人的方向而去的。那個人,便是三阿哥胤祉。

胤禛敢跟任何人打賭,今日狩獵場內一定會發生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這件驚天動地的事情便是:三阿哥胤祉要射殺太子胤礽。

所以,胤禛便想遠遠地跟著胤祉,看胤祉是如何射殺胤礽的。憑胤祉那一手高超的箭法,一箭便足以致胤礽於死地。

然而,都臨近黃昏了,再過一會,狩獵就要結束了,可狩獵場內,卻什麼“意外”的事情也沒有發生。胤禛不禁暗自嘀咕道:“莫非,胤祉不想今日動手?或者,自己本來就預料錯了?”

胤禛預料得一點都沒錯,錯就錯在,胤祉沒有想到,康熙會給每一個皇子都配了兩名侍從。有這兩名侍從在旁邊礙手礙腳的,胤祉一時找不到下手的機會。

胤祉一直想把胤礽的太子之位取而代之。他早就想給胤礽製造一起“意外”事件了。他的想法是,大阿哥胤禔已經被康熙囚禁了,如果胤礽再遭什麼“意外”死去或傷殘,那太子之位,就隻能是他三阿哥胤祉的了。因為,除去大阿哥胤禔和二阿哥胤礽,他胤祉便是諸皇子中年齡最大的人了,更主要的,胤祉始終以為,在諸皇子中,無論是文學還是武功,他胤祉都是首屈一指的,故而,大清太子之位,理應由他胤祉擔當才最為合適。這一次,康熙決定帶諸皇子中年齡較大的幾個皇子到南苑狩獵,胤祉便以為,千載難逢的機會到了。隻要在狩獵過程中,以一種“意外”的方式,將胤礽射死或射殘,那他胤祉就可以得償夙願了。而胤祉對自己的箭法。更是充滿了自信。

很多很多年以前。曹操的大兒子曹丕要殺掉自己的親弟弟曹植,便找了一個借口對曹植道:“如果你在七步之內做不成一首詩,那你就沒命了!”於是,曹植就懷著滿腔悲憤,吟出了一首千古流傳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據說,曹丕一時為曹植吟的詩所感動,就暫時放過了曹植。然而,無論是曹丕還是曹植,恐怕他們都沒有想到,“七步詩”千古流傳,而兄弟間為爭權奪利互相殘殺的悲劇、鬧劇,也千古演繹,曆久不衰。

胤祉是跟在胤礽的後麵,第二個馳進狩獵場的。他始終傍在胤礽的一側,想找個“意外”的時機射胤礽一箭。一開始,由於風沙太大,胤祉沒有把握一箭中的,所以就心不在焉地射殺獵物。後來,大風漸弱、塵埃落定,胤祉想動手了,卻又發現身邊的那兩個侍從太過礙事。總不能連身邊的兩個侍從也一並解決掉吧?可有這兩個侍從,胤祉就不能大明大亮地去射殺胤礽。還有,胤礽的身邊也有兩個侍從,如果胤祉處理不當,就很容易被胤礽身邊的那兩個侍從發覺。隻要胤祉的“意外”出現了破綻,那即使胤祉一箭射死了胤礽,也隻能是毫無價值,且還會斷送自己的性命。所以,都接近黃昏時分了,胤祉也沒敢輕易地動手。

過了黃昏,狩獵便要結束。胤祉心中的這個急呀,確實難以言表。莫非,要等到明日狩獵時再動手?可是,如果康熙決定明日不狩獵了呢?難道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就這樣白白地錯過?

就在胤祉急不可耐,甚至心急如焚的當口,機會終於跚跚來臨了。許是覺得狩獵快要結束了吧,那胤礽一時變得異常的瘋狂,左開弓右放箭,頃刻間便射倒十數頭大小動物,忙得那兩個侍從隻顧朝狩獵場外搬運動物,無遐再寸步不離地跟著胤礽。胤祉見狀,心念一動,也忙著開弓放箭。胤祉是何等箭法?很快,便有幾頭鹿倒在了胤祉的馬前。

胤祉吩咐身邊的兩個侍從道:“你們速速把這些獵物搬到場外,我去也……”

胤祉要到哪兒去?他當然是直追胤礽而去。現在,胤祉和胤礽的身邊都不再有侍從。胤祉豈肯放過這大好時機?

自然,胤祉是不會一直追到胤礽的身邊的。他和胤礽保持著不到一箭之地。四顧望了望,不見別的人影,於是胤祉就迅速地張起了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