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大帝的千秋功過(10)(1 / 3)

而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正是因為康熙晚年漸入糊塗和昏庸,才造就了大清朝的另一個皇帝:雍正。

二、誰說虎毒不食子

公元一七○一年,康熙整整四十七歲了。這一年的春天,康熙仿佛一時興起,決定到北京南苑去狩獵。隨行的人員,除趙昌、阿雨等貼身侍從外,還有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和八阿哥胤禩等一幹年齡較大的皇子。另外。索額圖等大臣也隨康熙同行。

臨行前,康熙召過諸皇子言道:“這次去南苑狩獵,誰打的獵物最多,朕就重重地獎賞誰!”

於是,四阿哥胤禛就找到三阿哥胤祉問道:“三皇兄,依你之見,這次去南苑狩獵,哪位阿哥最終會得到父皇的獎賞?”

胤祉笑著反問道:“四阿哥,若依你之見呢?”

胤禛也笑著回道:“依小弟愚見,三皇兄的箭法最為高明,能得到父皇獎賞的人,理應非三皇兄莫屬!”

胤祉輕輕地搖了搖頭道:“四阿哥所言差矣!最終能得到父皇獎賞的人,必是太子無疑!”

胤禛略略驚訝地問道:“三皇兄何以見得?”

胤祉有些怪模怪樣地回道:“此是天機,不可泄露。不過,我可以向你透露一個秘密,那就是,此次去南苑狩獵,我一定不會讓父皇失望的!”

胤禛馬上跟著言道:“那是自然,三皇兄的箭法,一定會讓父皇和諸位阿哥大吃一驚的!”

胤祉卻突然低低地問了一句道:“我的箭法,莫非也能讓你四阿哥大吃一驚嗎?”

胤禛也低低地回道:“三皇兄的箭法我雖然知曉,但如果三皇兄這次射得精彩,那小弟我不僅會大吃一驚,而且還會大飽眼福!”

胤禛口中的“大飽眼福”究竟是何含義?別人自然不會知曉,但胤祉卻似乎知道得很清楚。所以,胤禛的話剛一落音,胤祉就咧開嘴笑道:“四阿哥,你就等著去大飽眼福吧!”

胤禛也趕緊咧開嘴笑道:“三皇兄,小弟早就在等著這一刻的到來了!”

胤禛等待的“這一刻”似乎很快就到來了。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康熙領著既定的人馬朝著北京南郊浩浩蕩蕩地開去。到了南郊之後,康熙並沒有馬上就命令諸皇子比試狩獵,而是把諸皇子及索額圖等一幹人都帶進了自己在南郊的行宮暢春園。稍事休息,又一塊兒吃了午飯,養足了精神之後,康熙便命令諸皇子開赴南苑進行狩獵。

狩獵者主要是康熙的六個皇子。康熙本來自己也想參加狩獵的,可不知為何,上午的天氣還是風和日麗,但到了狩獵的時候,卻是風沙滿天、幾乎叫人睜不開眼睛。在索額圖等大臣力勸下,康熙終於放棄了親自狩獵的打算。不過,索額圖曾建議諸皇子也不要去狩獵了,康熙卻嚴加否定。康熙對索額圖等大臣言道:“這樣的天氣,正好可以鍛煉他們的體魄和意誌,如何能輕易地放棄?”

前書中曾有交待,南苑是專門為皇室成員修建的一個人工狩獵場。無論春夏秋冬,裏麵可以狩獵的動物應有盡有。康熙為每位皇子配備了兩名侍從。皇子打到獵物了,由侍從將獵物拖到指定的地點存放堆積,最後由康熙和諸大臣根據每位皇子所狩的獵物多少和大小來評定狩獵的成績。

諸皇子中,以太子胤礽狩獵的欲望最強、勁頭最足。這有兩方麵的原因,一,狩獵就像殺人一樣,隻要是見血的事情,胤礽都興致盎然;二,當著康熙和諸皇子的麵,胤礽要充分地表現自己,胤礽要讓諸皇子、特別是三阿哥胤祉好好地看一看,他胤礽作為太子,就是跟他們不一樣。所以,康熙一聲令下,胤礽就躍馬揚鞭,第一個衝進了狩獵場。

最後一個衝進狩獵場的是四阿哥胤禛。他才不在乎能打著多少獵物呢,他感興趣的是打獵以外的事情。在諸皇子當中,在康熙的眼裏,他胤禛也許是最不求上進的人之一。而胤禛還安於康熙的這種看法。因為他以為,越是不起跟的人幹起某些事來就越是不會被人注意。而胤禛孜孜追求的,恰恰就是這種不會被人注意的效果。

所以,馳進狩獵場之後,別的皇子都加快了速度,而胤禛卻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放慢了速度。他的兩個侍從很著急,但又不便明說。胤禛就笑著對兩個侍從道:“你們是不是擔心前麵的獵物會被他們打完了?不用擔心,會有獵物主動送上門來的!”

確有獵物會主動地送上門來,但很少,也很小。有獵物來了,胤禛便漫不經心地射上兩箭,射著射不著就不去管他的了。有時候,看到獵物來了,胤禛還會把弓箭交給侍從射擊。這樣一來,跟著胤禛的那兩個侍從,不僅十分輕鬆,而且還十分自在,因為,他們第一次享受到了在皇家苑囿內進行騎射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