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李世民忙到五更才睡,精力集中到登基大典的保衛一事上去,根本沒有時間去嫉妒李建成,更沒有時間去思考日後爭奪太子位的細枝末節。其實就是時間充盈,他也不想在這件事上浪費精力。孟子曾說:雖有智慧,不如趁勢;雖有鐓基,不如逢時。他非常看中這句話,時不至則事不達,有父親健在,就是李建成是個庸才,也無關大礙。等父親百年之後,若建成難支社稷之廈,為了黎民和社稷,有必要做出反應時再反應不遲。他是完全站在鞏固壯大國家政權,保大唐安然無恙的角度上去對待這件事的,以故思想上沒有什麼負擔,更沒有蕭玉“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之想。他的目的是幫父親打下江山、建立江山、守住江山,而不是盯著太子的位置不放。當然,心裏也有些失衡,但卻向無為了找到平衡,而要對李建成做什麼的打算。因為他是走得正站得直,滿不溢,勝不傲,取其道不取其人,務其實不務其名,任勞任怨的廊廟之才,並非一木之枝,是狐白之裘,非一狐之腋。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知器。他與建成是朝夕相處,一塊兒長大的兄弟,成人後又並肩作戰,以故對建成夫婦太了解了。一個小雞肚腸,一個暗藏殺機,因此斷定,即使自己不與其為敵,他倆也會把自己當仇人對待,早晚會鬧出事來。真要到了他倆向自己開刀的那一步,實在忍無可忍之時,對不起,二弟先動手了!
他原本想多睡一會,平明前起床,耽誤不了早朝為準,不想做了個說不上太惡,也不太美好的夢。夢見李建成登上太子的寶座後,無視他的存在,囂張跋扈,口出狂言。建成的夫人、太子妃蕭玉在一旁指指劃劃,大助其威。二人說了些什麼,他記不清了,反正沒一句得體的話。他先是默不作聲,靜觀其變,後來不可忍耐,向著李建成大喊一聲。不想不僅自己從夢中醒來,且將長孫夫人驚醒。夫人問他何事叫喊,他隻是笑笑,然後下床來到院子中。他接受曆朝曆代夫人幹政的教訓,向來不讓夫人幹預政事。夫人便從不過問政事、軍事,埋頭府內的生活瑣事,撫養兒女,被公認為賢妻良母和國公府“總管”。此時,他抬頭看了一眼天上那顆最大最亮的啟明星,大步踱進臥室,因為景陽鍾快響了,上早朝的時刻快要到了。
長孫夫人是長安人,隋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知書達理,端莊明智,十三歲就嫁於李世民,被李世民推重。她既是李世民的夫人,又像李世民的傭人,對李世民照顧得無微不至。李世民下床後,她隨之起身洗漱,然後為李世民準備洗臉水,伸展昨夜就準備好的朝服,並讓內侍端來早飯。平日裏李世民都是早朝後回府用早飯,因為今天情況特殊,所辦之事一氣嗬成,根本沒有回府用早飯的時間。
“這八寶蓮子粥不錯,多喝點,免得中途饑餓。看你都瘦成什麼樣子了,就剩一雙大眼了。”長孫夫人規規矩矩地站在一邊,雙手搭在腰間,深情地看著李世民用飯。歎口氣:“每次從戰場上回來,瘦得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本想回京後能胖起來,不想卻還這麼瘦,真讓人心痛!”
李世民邊吃邊道:“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者,才會發胖,我一天到晚地忙。能胖起來嗎?”
“朝廷中那麼些大臣,朝廷外那麼多官吏,多讓他們忙些,你不就有閑暇了嗎?形勞而不休則蹶,再這樣下去,難免生出病來。”
“國降大任於斯人,必勞其筋骨,苦其心誌,況且有那麼多事要做,我能閑下來嗎?荀子曰:安燕而血氣不清,勞倦而容貌不枯。可見活動之重要。其實你也不胖,為累所致,精神卻極好,這是勞而不輒的結果。”
長孫夫人似乎想再說什麼,卻沒有說,李世民一語道破:
“我清楚你想說什麼,無非是勸我息事寧人,不要為太子的事動腦筋。我猜得不錯吧?”
“正是為了此事。我怕你斥我夫人幹政,想說而不敢說,卻又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我想這不是幹政,是為了你。”長孫夫人看李世民已經吃飽,便從粥盆中舀了一碗八寶粥喝著:“天下就一個太子,就讓大哥當好了,都是自家弟兄,不必爭這奪那。我記起了齊人劉子的一句話:禍之至也,人自生之;福之來也,人自成之。就讓事情順其自然吧。天道之數,至則反,盛則衰呀!”
李世民驚愣了一下:“夫人,你是否聽到了關於我的議論?告訴我,快告訴我!”
“大家都在暗中議論,說你才華橫溢,是治國之才,大哥與你相比,別之天淵,我以故怕你做出什麼不利大哥的事來,方才勸你。”長孫夫人言道:“也許我說錯了,求你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