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半個時辰不到,東宮太子的近兩千衛士和齊王府的兩千人馬,先後從東宮和齊王府殺了過來,李世民及其人馬處於前後夾擊之勢,盡管居高臨下,卻難取勝。若聖上得到消息,派大隊人馬來援,政變非流產不可。

尉遲敬德人品極好,又是國公,很受宮中將士和官吏尊敬,平日出入宮中無需通報。今戎盔貫甲,且腰懸寶劍,自然要受盤查。他勃然大怒,指著守門的將領罵道:“於將軍,你原是我的部下,難道連我都不相信了嗎?今,玄武門外兀然出現了數萬人馬,軍情危急,必須馬上啟奏於聖上,發兵玄武門。”

於將軍委婉地回答:“國公進宮可以,卻不能帶劍……”

“你怎麼不早說?”尉遲敬德將佩劍摘下,直奔李淵的臥室。忽地關上室門,嗖地拔出了李淵掛在牆上的龍泉劍,抵住李淵的胸口。

李淵的確老了,老態龍鍾,風燭殘年,如同搖搖欲墜的茅草小屋。此時,李淵剛起床,宮女和太監正在為他梳頭,他僅穿黃色的內衣內褲,不停地抖動,除了模樣,君臨天下前那個強健有力,氣宇不凡的李淵已不複存在。歲月雖然是一把無情的刻刀,精力的集中消耗,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皇後竇寶惠在他登基的第二年就死了,是因憂鬱過度而死的。就由於她的丈夫當了皇帝,從此割斷了夫妻的深情厚意,夫妻二人雖然近在咫尺,卻如隔天涯,這個在丈夫身上傾注了大量心血的女人再也忍受不住,離開了人世。

寶惠在時,李淵還有所節勞,入土後,李淵便無了羈絆,幾乎夜夜在後宮尋歡,日日與成群的嬪妃們作樂,負出的到底有多少,無法計算,從登基到李世民射殺太子李建成,後宮的嬪妃們給他養了多少兒女不計其數,僅兒子就有十八個,可見他負出的心血之多。此時,智力和體力已嚴重衰退,老年癡呆症已出現的他,以為尉遲敬德在與他開玩笑,傻笑著問:

“愛卿,你真會逗,嗨嗨,真會逗。”

尉遲敬德言道:“聖上,今太子與齊王已被秦王殺死,秦王成了當然的太子。眼下東宮與齊王府的人馬正在與秦王的人馬激戰,請聖上立即下旨,平息事端。否則,戰亂將起,聖上的性命難保!”

經尉遲敬德反複說明,李淵方才弄明白事情的原委,抖抖地道:“秦王怎的這樣?怎的這樣?太子終於沒能逃出他的魔掌。這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窗外傳來踢踢遝遝的腳步聲,天上傳來隆隆的雷聲,從窗戶向外看去,天色微亮。若繼續這樣下去,禦林軍趕來,大事休了!於是,尉遲敬德威脅道:

“聖上,你若不寫,為臣就隻好殺死你了。寫!”

生命是最可貴的,特別是對於帝王來說尤為可貴,因為他們手握生殺大權,因為他們還有許多好日子沒過,縱觀中國曆史上麵對死亡的天子,堅貞不屈,視死如歸者似鳳毛麟角,李淵也不例外。龍泉劍寒光四射,隻要尉遲敬德向前一推,生命就煙消雲散。李淵的意誌終於沒能戰勝死亡,道:“寫,朕寫。怎樣寫啊?”

尉遲敬德回答:“就寫‘諸軍並受秦王處置’八個字。快!”他向身邊抖作一團的宮女踢了一腳:“快給聖上潑好朱筆!”

宮女好不容易來到龍案前,將朱筆潑好,交給李淵。李淵心一狠,在聖旨上寫下了:“諸軍並受秦王處分”八字。

時間緊迫,雖然李淵將“置”字寫成了“分”字,尉遲敬德也不計較,抓起來就走。待出了宮門,打馬飛奔,邊奔邊喊:“聖旨到——。諸軍並受秦王處分!”待來到玄武門處,喊聲更大,敢與天上皇上有旨,誰敢不從?一場政變以李世民取勝告終。六天後,的雷比美。

此時,李世民的人馬損失慘重,形勢岌岌可危,見狀叫道:“尉遲公,英雄啊!”

高祖李淵隻好立李世民為太子。八月,被迫讓位,自稱“太上皇”,李世民登基坐殿,是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