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公且住。”李世民心有靈犀,已清楚了尉遲敬德的“文武兼備”的用意,而且以為其計可行,便道:“諸位兄弟,請圍繞尉遲公的‘文武兼備’作文章,將自己的妙計寫於手心,待我喊到三時同時亮開,看是否不謀而合。”

於是,與會者無不凝思苦想,然後在手掌上書寫。李世民等大家寫完,伸出指頭喊著“一二三”。“三”字剛出口,大家的手掌亮出。他的手掌上寫著“動手玄武門”,尉遲敬德的手掌上寫著“玄武門殺”,房玄齡、杜如晦等十八學士的手掌上幾乎都寫著“計殺玄武”字樣,秦瓊等武將寫的都與在玄武門動手有關,隻不過難以一語道破,字數多了些罷了。隻有程咬金寫了“殺殺殺”三字,如同在戰場上“嗨嗨嗨”連砍三板斧,且字跡了草,若不認真分析,很難看出是個“殺”字。

為何尉遲敬德提出了“文武兼備”四字,大家就想到了玄武門。玄武門並非朝臣們上早朝時的必經之地,因李建成二十多天前住進了西內苑的樂遙殿,上朝時便非走玄武門不可。過了玄武門走近二裏路程,才能進入皇上臨朝的太極殿。既然守衛玄武門的將領常何已被買通,朝臣上朝時又不允許帶衛士,此處便成了奪太子性命最理想之地。在座者大都是才華橫溢的主兒,意見基本一致也就不足為怪了。”

李世民買通常何的目的就在這裏,今見在座者所見略同,成功的希望大增。言道:“既然如此,長話短說。明日早朝前尉遲敬德、秦瓊、羅成、程咬金各率家將在玄武門埋伏,我也率屬下二千人馬參與其中,與常何的三千守門將士合為一股,射殺李建成。然後,尉遲公帶甲進宮,逼聖上下旨,平息事端。千萬記住,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興師動眾,若遇抵抗,再興師動眾不遲。傳常將軍來見。”

不一會兒,進來一個俊逸、英武的年輕軍官,他就是常何。常何有些自卑地搓著汗津津的雙手,目光對向李世民:“秦王有何吩咐?”

李世民將打殺李建成的計劃向常何講了一遍,問此計是否可行。常何答道:

“末將的屬下與我的感情甚篤,而且傾向於秦王做太子,絕無二心。太子大都是提前半個時辰上朝,除了挑燈的仆從,無他人跟隨。不過,既然太子要對秦王下手,必有所警惕,明天開始,也許有大隊人馬送行。好在律條規定,除朝臣之外,早朝時不準任何人進入玄武門。由此看來,秦王的方略是可行的。”

“若遇抵抗,你的將士能否與我並肩作戰?”

“回秦王,完全不用擔心。”

“那就好,天已五更,各自準備去吧。早朝前一個時辰悄然進入玄武門城頭,決不能有絲毫閃失。成敗在此一舉!”李世民向身後一指:“請走後門。”

次日平明前,風停了,烏雲不再翻滾,但卻雨雲濃重,隻要龍王高興,大雨傾刻間就會倒下來。

昨夜李元吉沒有回府,睡在樂遙宮,與李建成同室而眠。離早朝還有大半個時辰的時候,兄弟倆被仆從喚醒,洗漱完畢,換上朝服,兩個仆從各挑一盞寫著“東宮”二字的大紅燈籠在前邊引路,邁著碎步,出了樂遙殿,順著大道,向玄武門走去。與一往不同的是,由千餘人馬護送。快接近玄武門的時候,人馬停住,兄弟二人踏著昏黃的燭光,越過了護城河上的吊橋。

就在這時,早已埋伏在門洞兩邊的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張弓搭箭,對準目標。為了一箭中的,減少麻煩,李世民提醒尉遲敬德,等李建成與李元吉走近時再放箭。

隨著目標越來越近,李世民動了側隱之心,畢竟是親兄弟啊!然而,他很快就調整了心態,將仇恨集中在雕翎上,瞄準李建成,手指陡鬆,雕翎飛出,射中了李建成的胸膛。李建成慘叫一聲,倒在血泊之中,然後連發兩箭,射殺了兩個挑燈引路的仆從。與此同時,尉遲敬德也箭矢飛出,射殺了李元吉。

李建成的慘叫聲驚動了那千餘衛士,衛士們反應靈敏,立即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亂箭齊發,射向門洞。好在吊橋已經吊起,城門已經關嚴,箭矢落在厚重的城門上,哨哨作響。

“尉遲公,趁朝官正在上朝途中,聖上還未上朝,你速進宮,逼聖上下旨。快,越快越好!”李世民看興師動眾已不可避免,不待尉遲敬德飛身上馬,便向將士們道:“準備抵抗。常將軍,你率本部人馬對付城外之敵,我與餘下的將士對付城內之敵。可以肯定,東宮的衛士和齊王府的衛士必前來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