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魂斷榆木川(4)(3 / 3)

此時有人建議,隨便找個事由,以傳達皇上敕諭的名義,馳報在京監國的皇太子。但楊榮、金幼孜認為此議非宜:

“誰敢如此?先帝在,則稱‘敕’;帝已賓天,倘再稱‘敕’,豈非矯詔欺詐?罪非小呢!”

眾人隨即諾諾。於是,暗中遣楊榮和少監海壽馳奔京師,先行將永樂帝遺命報告太子,使太子警惕,以防不測;其餘大臣,則繼續陪伴禦輦,仍按正常速度行軍。

八月初二,楊榮、海壽急闖入宮,送上永樂帝遺詔。皇太子朱高熾一麵哭,一麵命太孫朱瞻基赴開平迎喪。瞻基走後,朱高熾一時惶然無惜。驀地想起夏元吉還關在獄裏,便親自坐肩輿去獄中釋放夏元吉。

朱高熾告訴他皇上賓天的噩耗之後,又特意提到先帝病篤期間,曾經對行在近臣說過“元吉愛我”!那意思是,夏元吉以戶部尚書身份,鑒於國庫虛空而建議皇上停止北征,那其實是一個忠臣對皇帝真正的愛護呢。所以先帝在其臨終之時,沒忘記表達他對夏元吉的歉意。夏元吉一聽,腦裏轟然一響,高呼“啊呀先帝呀!……”頓時跪倒在地,幾近暈厥。

朱高熾對夏元吉說,卿快快複職,與我商議大事,共濟艱難。夏元吉說,臣恰遇母喪,須乞歸守墓,奈何?朱高熾哭道,卿有喪,朕難道無喪嗎?誰的喪重要啊!快快隨朕走吧!……

八月初七,皇太孫朱瞻基趕到開平,永樂帝駕崩的消息才予以公布。軍中舉喪。靈柩至八達嶺居庸關,文武百官和在京軍民趕去哭迎。

十日,永樂的遺體停放於皇宮內仁智殿。

全國開始哀悼儀式。哀悼將進行二十七日。百日內停音樂。官員百日停婚嫁(軍民停一月),禁屠宰四十九日,寺觀各鳴鍾三萬杵……

九月十日,永樂被已成為新皇帝的朱高熾尊諡為“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嘉靖年間改上尊諡:體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成祖)。

十二月十九日,永樂,即文皇帝,被埋葬於昌平縣天壽山長陵。

已經瞑目了的永樂,仍不相信他已經“陽衰”,仍拒絕承認如任美人說的他“不管用了”。

故此他魂靈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監督著太監們,將他所寵愛的三十多位妃嬪一一帶進了廡殿。她們將隨他一起飛升天國。

按照永樂皇帝的也許是最後的一道聖旨,賞賜了她們豐盛的酒宴。然後撤去筵席,安置了一張張小木床。這些他所寵愛的女人們,一個個在太監們的幫助下站到小床上,然後將頭伸進床的上空早已結好了的繩套之內。然後,他看到太監們將小床一撤,他寵愛的女人便一個個撲到他的懷抱裏來了。

他看到從朝鮮選來的幾個女人也在其中。她們在將頭套入繩套之前,往往呼喚著自己的乳母:“娘,我去了!娘,我去了!”那個與權妃同一年選入宮中的崔氏,在所謂“呂氏投毒”案發時,她恰好因病留在了南京,不在皇帝和權妃身邊,故僥幸避免死罪,多活了十四年。

現在,呂氏高高地蹺起腳跟,伸長了脖子,望著遙遠的朝鮮國說:“娘啊,你能看見我嗎?你看見你的孩兒是怎麼死的了嗎?”

旁邊的太監則提醒她:別忘了告訴你娘,你們家以後就是“朝天女戶”,會受到優恤的呢!”……

長陵地宮的石門隆隆地關閉了。

他終於可以享“安和之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