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鼓噪建立“大東亞共榮圈”(2 / 2)

中途島慘敗的消息傳來,東條英機如遭驚雷轟頂,一下子被震懵了,他極力鎮定著自己,顫聲對參謀長說:“切勿把這一消息泄露出去,要絕對保密。”

次日,東條英機晉見天皇,對中途島失利之事隻字不提。後來中途島戰役的幸存者返回日本時,也都被隔離起來,唯恐其向社會上泄露真情。

中途島戰役的真相既未告訴公眾,也沒有告訴那些高級官員。中途島戰役結束幾天之後,東京大本營在東條英機的授意下宣布,日本終於“確保了在太平洋上的皇威”,這場戰爭“確係一戰而定全局”。受了蒙騙的東京市民還張燈結彩歡慶了“勝利”。

打腫臉充胖子,是東條英機的又一伎倆。然而,把打掉的門牙硬往肚子裏吞,那滋味畢竟是不好受的。

繼日本海軍在中途島遭到重創之後,日本陸軍又在瓜島嚴重受挫。

瓜島在太平洋上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日、美兩國軍隊在這個島上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較量,最後日本慘敗。日本海、陸、空軍在瓜島喪生50000多人,而美軍僅陣亡1600多人。從此,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開始逐步退縮,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

1943年4月,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被美國空軍擊斃,這好比雪上加霜,使東條英機的心又涼了一截。

但是東條英機並未由此聯想到自己的末日,反而就山本之死大做文章。他指令宣布“國民戰鬥精神的刺激劑”。山本被隆重安葬,但東條英機仍然“悲憤”不已。

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連連失利,使東條英機坐立不安。

在此危急情況下,天皇又召見了他,表示對局勢“嚴重關切”,這更令東條英機震動。他連忙派人去向陸軍參謀本部詢問“打算在哪裏堵住敵軍”,但得到的回答是“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都不可能定出堵住敵人的計劃”。這使東條英機更是苦惱。

他冥思苦想,竭力尋找擺脫困境的出路,最後認為實現其政治目標的主要工具仍然是“大東亞共榮圈”。

東條英機決定在這上麵大做文章。他盤算著,當前對日本占領區,需要進一步貫徹“懷柔政策”,給予某些國家以假獨立,誘使他們和日本“團結合作”,實行“以戰養戰”,共同抵禦盟國的反攻。

他想,若要從中國和其他被占領國家取得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必須把蘇州、漢口和天津的日本租界歸還汪精衛偽政府,並洽談簽訂新的條約。與此同時,給予緬甸、菲律賓某種程度的“獨立”,盡量改變日本在亞洲人民心中的形象。

按著這一設想,東條英機親自出訪東南亞。在那裏,他繼續大講“亞洲是亞洲人民的亞洲”;要把亞洲“解放出來”,給予“政治自由”。

一個月後,東條英機的許諾相繼“兌現”,先是緬甸被宣布為“獨立的主權國家”,接著宣布菲律賓“獨立”。而這兩個國家的元首,都是日本物色的忠實奴才。

11月初,東條英機在東京召開了“大東亞會議”,緬甸、泰國、菲律賓、偽滿洲國和汪精衛偽政府都派代表出席了會議。

在會上,東條英機重申“大東亞共榮”的老調,奴才們大獻殷勤,積極捧場,爭相頌揚東條英機創造的“偉業”。東條英機巧妙地操縱著整個會議的進程。

然而,東條英機並未高興多久。就在他搜羅殘兵敗將舉行傀儡會議前後,蘇、美、英三國先後在莫斯科和德黑蘭舉行了三國外長會議和首腦會議。

在三國首腦會議上,通過了“霸王行動”作戰計劃,決定美、英軍隊大約在1944年5月1日在法國北部登陸,進攻德國心髒地區,並在德國垮台以後12個月內擊敗日本。

三國首腦會議的消息傳到東京以後,日本統治集團的頭目們真是又驚又怕,東條英機隱約感到,“大東亞共榮”的迷夢是做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