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據徐軌《詞苑叢談》卷一《體製》引《西吳記》雲,該山即湖州慈湖鎮的道山磯,位於今浙江省吳興縣西麵。白鷺,水鳥名,也叫“小白鷺”、“白鷺鷥”。
⑶桃花流水鱖魚肥:桃花流水,飄落有桃花花瓣的流水。桃花盛開時,春水漲滿,水中倒映桃花,漂浮桃花花瓣,故稱桃花水、桃花汛.鱖魚,也作桂魚,黃綠色,形體扁平,口大而鱗細,係江南名產。
⑷青箬笠:用竹蔑子或箬竹葉編製的青色笠帽。
⑸綠蓑衣:用草編製而成的綠色雨衣。
【今譯】
西塞山前白鷺翻飛,
流水浮動桃花花瓣,
花瓣兒逗引肥美的鱖魚。
漁父頭戴青色的箬葉笠帽,
身披一件綠色的蓑衣,
斜風細雨不必回去。
又
霅溪⑴灣裏釣魚翁,舴艋為家西複東。江上雪,浦⑵邊風,笑著荷衣⑶不歎窮。
【注釋】
⑴霅溪:在浙江省吳興縣。東笤溪、西苕溪流至吳興城內彙合而為霅溪。
⑵浦:水邊。
⑶荷衣:用荷葉連綴而成的上衣。屈原《離騷》有:“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這裏有衣雖簡陋但品德高潔之意。
【今譯】
霅溪灣裏的釣魚翁,
蚱蜢小舟是他的家,
在溪上漂西又漂東。
江上雪花飄,
水邊寒風吹,
他卻笑披荷衣不歎窮。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唐德宗貞元九年(793)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曆任太子秘書、監察禦史、屯田員外郎、朗州司馬、播州刺史、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禮部郎中、集賢直學士、蘇州刺史、汝州刺史、同州刺史、檢校禮部尚書兼太子賓客等職,世稱劉賓客。曾積極參與王叔文革新活動。詩、文、詞成就都很高,有《劉賓客集》。
憶江南⑴(二首)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⑵。弱柳從風疑舉袂⑶,叢蘭浥露似沾巾⑷,獨坐亦含噸⑸。
【注釋】
⑴這兩首《憶江南》,作者原序為:“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樂天,即唐代大詩人、大詞人白居易,字樂天。白居易曾作《憶江南》三首。
⑵洛城人:即洛陽人。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作者當時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東都,即洛陽。
⑶袂:衣袖。
⑷叢蘭浥露似沾巾:叢蘭,叢生的蘭花。浥露,被露珠沾濕。浥,沾濕之意。
⑸噸:同“顰”,皺眉之意。
【今譯】
春光去時離情依依,
像在感謝留戀她的洛陽人。
柔弱的柳條隨風飄揚,
像舉起衣袖告別離去的春;
叢生的蘭花被露水沾濕,
像惜春的淚水濕透了羅巾;
那傷春的美女獨坐庭院,
望著柳和花將愁眉皺緊。
又
春去也,共惜豔陽年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⑵,惟待見青天⑶。
【注釋】
⑴豔陽年:即豔陽天,陽光燦爛的春天,這裏指暮春。
⑵無辭竹葉醉尊前:無辭,無語,默默地。竹葉,竹葉酒。醉尊,酒杯。
⑶惟待見青天:惟待,隻等。青天,無雲的天,指晴天。晴天才便於觀賞流水飄桃花的暮春景色,故隻希望遇見晴天。
【今譯】
春光正在離去啊,
都來珍惜這陽光燦爛的暮春天。
那小溪的潺潺流水上,
還漂浮著美麗的桃花花瓣;
最好是默默無語地看呀想呀,
沉醉在竹葉酒的酒杯前。
為了抓住這最後的春景,
隻盼天天遇上萬裏無雲的晴天。
肅湘神(二首)湘水⑴流,湘水流,九疑⑴雲物至今愁。若問二妃⑶何處所?零陵⑷香草露中秋。
【注釋】
⑴湘水:即湘江,湖南最大的河流。
⑵九疑:即九疑山,又名蒼梧山,位於湖南省寧遠縣南。《水經.湘水注》:“載九疑山盤基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岩九舉,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遊者疑焉,故日九疑山。”傳說舜南巡時死於蒼梧之野,葬在九疑山。《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帝王世紀集校》第二載:“(舜)……葬蒼梧九疑山之陽。”
⑶二妃:指舜的二位愛妃:娥皇、女英《水經.湘水注》載:“大舜之陟方也,二妃從征,溺於湘江。”
⑷零陵:古地名,在今湖南省寧遠縣東南,《史記。五帝本紀》載:舜“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今譯】
悠悠湘水不停地流,
悠悠湘水不停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