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麵見太宗(2)(3 / 3)

“玄奘大師確實是我們民族的光榮和驕傲。他是曆史上中國佛教優良傳統最典型、最圓滿的體現者。作為一個佛教徒,他的確為生長他的時代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

“玄奘法師在古代那樣困難的條件下西行求法,以十七年的艱苦旅行,為我國和中央亞細亞及印度次大陸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建起了一座文化友誼的橋梁;其後又以十九年的辛勤勞動,為我國留下了一份巨大的文化遺產——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佛教經典的譯本。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充實飽滿的一生中,他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他那種一往直前、決不後退的頑強意誌,刻苦鑽研、求深求透的治學精神,認真嚴肅、不棄寸陰的工作態度,對於祖國學術的無限責任感,對於各國友好的真摯熱情,都是永遠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的。一千多年來,在我國思想界人士中間,不論是在佛教徒或非佛教徒之間,他的品格和學識,一直受著尊重,起著影響。他的名字,廣泛流傳在我國群眾中間,也流傳在中央亞細亞、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乃至越南、朝鮮、韓國、日本各國人民中間。”

印度史學家羅米拉·塔巴說:“印度曆史對玄奘欠下的債是決不會估計過高的。”

印度曆史學家阿裏說:“如果沒有法顯、玄奘和馬歡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馬宗達說:“一個遊方僧的驚人記載,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印度當時情況的圖畫,這種圖畫是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法顯和玄奘廣泛遊覽,幾乎遊遍全印。他們把自己的經曆寫成了相當厚的書。在這些方麵,他們比希臘旅行家有無可懷疑的有利之處。”

還有印度學者評價玄奘是真正的征服者:“人類曆史上的所謂征服者,無非是通過戰爭擴張、武力征服,給被征服者帶來無盡的災難。所幸,人類曆史上還有和平的使者,他們不顧個人安危得失,不遠千山萬水,傳播和平文化。中國的玄奘法師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和平使者,他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這種因為佩服而征服的人才是真正的征服者。心靈上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

印度孟加拉佛陀達摩法會秘書長達摩帕爾的說法是:“在古往今來的所有時代,在印中文化關係史上,玄奘的確是一個起了最為重大作用的人物。作為跨越千山萬水的印中友誼使徒和悠悠文明古國的偉大學者,玄奘法師的肉體雖然已經不在我們人間,但他依然活在每一個印度人的心靈深處。倘若沒有他那字字珠璣般的著作,我們印度的曆史就不會完整。通過他的著作,我們印度人今天才能了解我們的祖先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種種成就。因此,我們對玄奘法師感激不盡。”

印度學者辛哈和班那吉在其著作《印度通史》中說:“他幾乎訪問了印度的每一個邦,記下了對這個國家的古跡、人民和宗教的無數正確觀念。中國旅行家如法顯和玄奘,給我們留下了有關印度的寶貴記載,不利用中國的曆史資料,要編寫一部完整的印度史是不可能的。”

前印度總理尼赫魯把玄奘尊為曆史上的四大偉人之一,在印度家喻戶曉。

日本學者龜田一郎說:“直到今天,玄奘作為日本文化的難忘恩人而受到了人們的尊敬。”

英國史學家文森特·史密斯說:“玄奘對於印度曆史的貢獻是怎樣也不會估計過分的。”

1861年,英國殖民者對印度進行瘋狂的掠奪,退役少將、印度考古局局長亞曆山大·康寧漢姆就是拿著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踏著玄奘的足跡,在印度挖掘了二十五年,一個被湮滅了一千多年的印度曆史才這樣的一點點展現出來。所以康寧漢姆說:“中世紀印度的曆史漆黑一片,玄奘是唯一的亮點。”

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踏上他的中亞探險之旅的時候,手裏拿的不是別的,就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記》。

2004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玄奘、孔子、老子、孟子、孫子、屈原並列為第一批中國對外宣傳的曆史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