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帝中平四年(187年),陳仲弓以84歲高齡去世。喪事期間,前來祭奠的有三萬多人,自願披麻戴孝者數百人。家鄉人們立碑紀念他的德行,朝廷聞之,追諡他為“文苑先生”。
祖上的風範德行,影響到陳氏家族的門風。玄奘的祖上四代為官,都有清官的聲名。
高祖陳諶,做過北魏時的清河太守。曾祖陳欽,北魏時上黨(今山西長治縣)太守,征東將軍,封南陽郡開國公。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任北齊,曆任國子博士,又任禮部侍郎,封地河南,以後定居緱氏鎮。陳家大院就是祖父陳康留下來的。其父陳惠,美眉長須,身高八尺,擅長文史,平時好儒士打扮,做過隋朝江陵、陳留兩地縣令。由於淡泊名利,做了幾年的縣令便退隱在家,過著且耕且讀的生活,朝廷屢次召他為官,他都借口謝絕。
其父辭官還鄉後,仍住陳家大院。此時玄奘已經出世,家道開始中落。玄奘兄姐四人,他為最小。長兄幼年夭折,次兄陳素早年出家做了和尚,一個姐姐也老早出嫁。玄奘5歲時,母親也離開人世。
玄奘8歲時,在家父指導下始讀《孝經》,後讀《論語》《禮記》等儒家經典。他聰明好學,記憶力極強,讀書常有過目不忘之能。小小年紀,在陳河村已經有了“神童”之稱。
一次父親給他講解《孝經》,講到“曾子僻席”一句時,玄奘由坐而立,起身整衣,父親覺得奇怪,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曾子聽老師講書都要僻席,何況我現在是聽父親的家訓,怎能安坐如故呢?”父親聽了暗想,此子果然有些靈氣,隻是不知將來有何作為。
後來父親仔細觀察玄奘言行舉止,見他性情溫厚,待人誠懇。與同齡孩子相比,並不貪玩,讀書時,能靜下心來,專心致誌。隻要拿起書本,一坐就是幾個時辰。看著陳禕懂事好學的樣子,其父心裏十分高興,村裏人也常在他跟前誇獎陳禕。但一想到孩子的將來,他不由得又擔心起來。
妻子宋氏逝世前曾對他說:“此子真有些奇處。我曾做有一夢,夢見禕兒身穿白衣,飄乎而去,問他要去何處?他回答說,要西尋佛法。莫非禕兒與其二哥一樣,也與佛門有緣嗎?”後來玄奘投身佛門,母親的夢果然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