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說道:“曾侯到保定後,一直病著。這幾年,也真難為他了。對了,少荃,請訓的折子備好了沒有?如果備好了,就交給本王,本王午後著人遞進宮去,順便看看能否為你請個恩典。”
李鴻章急忙打袖管裏摸出早已寫就的請訓折子和一張五萬兩的銀票,邊往恭親王的手裏遞邊道:“下官今年四十五歲,不敢有這非分的念頭。王爺還是別為難下官了。”
恭親王把銀票象征性地往外推了一推,說:“你不能這麼客氣。”
李鴻章道:“這次下官來得匆忙,也沒置辦什麼,權當請王爺喝杯茶吧。”
恭親王笑了笑,把銀票放下說:“你是真會說話。”話畢,又接過折子翻開看了看,“恩典的事,本王說說看吧。本王一會兒著人給你弄些吃的,吃過飯以後,你就在這歇息歇息。等本王從宮裏下來,再為你洗塵。”
李鴻章忙起身道:“下官不敢麻煩王爺,下官還是回賢良寺歇著去吧。”恭親王嗔怪地瞪了李鴻章一眼,邊起身邊笑道:“你這個李少荃!本王怎麼說,你怎麼做就是了,你就在王府等本王回來。”
不一會兒,便有下人領李鴻章去用飯。李鴻章用飯的當口,早有人打掃了一間屋子出來,安排了床褥供李鴻章飯後歇息。
李鴻章這一覺,直睡到恭親王從衙門下來才被人叫起。
恭親王一見李鴻章,當先哈哈笑道:“聖諭下來了,明兒由本王親自帶班領你進宮麵聖,恩典也給請下來了。你這個李少荃,可得好好謝謝本王!”
李鴻章一聽這話,當即翻身跪倒,邊叩頭邊道:“下官謝王爺厚愛!王爺對下官的大恩大德……”
恭親王一把拉起他道:“本王同你開句玩笑,你倒當了真。起來起來,本王已讓人備了一桌薄酒為你洗塵。飯後,咱們還得計議一下明天進宮的事。”
恭親王伸手挽住李鴻章的手,哈哈笑著向門外走去。
恭親王口裏的“恩典”,便是人們常說的“紫禁城騎馬”,百姓也叫“朝馬”。按大清祖製,大臣不到六十五者不能享受這個待遇,但對立有大功的人來講,自然就有“破例”一說。
李鴻章四十五歲,如今也要賞紫禁城騎馬,當屬破格天恩。
李鴻章飯後又同恭親王談了一下以後的打算,便告辭出來,乘轎返回賢良寺歇息。
第二天一早,李鴻章頂戴官服乘轎來到宮門外候傳,裏麵果然不久便傳出話來:“賞李鴻章紫禁城騎馬!”
李鴻章叩謝天恩後,便早有宮裏的人牽過一匹紅毛披花戰馬來。
李鴻章被人服侍著騎上馬,便有人引著向宮裏走去,直走到養心殿的門首才被扶下來。一班王大臣都候在這裏等著上頭傳喚。
李鴻章先向恭親王請了安,又向醇郡王奕譞行了大禮,這才向各位軍機大臣以及相識的大臣們一一問安、道乏。大臣們也都圍著他問東問西,仿佛久別重逢。這都是官場的虛偽,上下大同小異,且不去說它。
頭起是軍機大臣,二起是醇王和官文等人。
李鴻章被排在三起,由恭親王親自帶班。
麵聖的時候,照例是同治皇帝坐在兩宮的前頭,由慈禧太後問話,也不過是以前怎麼樣、以後又怎麼樣的套話,然後便跪安退出。
下來之後,自然便有一班喜歡熱鬧的大臣嚷著要吃李鴻章的喜酒,拉著要請李鴻章去館子吃大菜的當然也不在少數。李鴻章笑著滿口答應,不拂任何人的情麵。
李鴻章在京師整整盤桓了一個月的時間才得出城。行前,考慮年關將近,李鴻章特遣三名差官急赴合肥,將一家老小先行接到湖北武昌的總督署所,希望同家人一起過個團圓年。
這樣一來,既省卻了他往返的奔波,也能在保定多住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