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1 / 1)

我們常說要懂得競爭,那麼競爭就不需要合作了嗎?不是的!我們應該進行合作狀態下的和諧競爭,所以合作是前提,並且在很多時候,我們還需要把競爭放在一邊,進行徹底的合作。

在競爭與合作的選擇前麵,我們應該想一下,是使矛盾加深?還是和對方共生?而選擇後者往往會使我們會得到更多好處。因此,在應對其他個人或組織時,放下競爭或對立的姿態,進行雙方或多方的合作,也是達到共生共贏的必要手段和途徑。這也是合作所能給予我們的一大好處。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小猴和山羊在河邊散步,看到河對岸有一棵結滿果實的桃樹。小猴說:“我先看到桃樹的,桃子應該歸我。”說著就要過河,但小猴個矮,走到河中間時,差點被水衝走,隻好回來了。山羊說:“是我先看到的,應該歸我。”說著就過河去了。但山羊到了桃樹下,不會爬樹,怎麼也夠不著桃子,隻得回來了。

這時在旁邊吃草的老牛對它們說:“你們要改掉自私的壞毛病,團結起來才能吃到桃子。”

山羊和小猴聽了都低下了頭,一會兒山羊對小猴說:“我背你過河吧!”小猴回了說:“好啊,那我上樹摘桃子給你吃。”於是,山羊背著小猴過了河,來到桃樹下。小猴爬上桃樹,摘了許多桃子,自己一半,分給山羊一半。結果它們倆都美美地大吃了一頓美味的桃子。

故事中的小猴與山羊,就其個體而言,盡管都有自己的特長,但如果“單槍匹馬”是摘不到桃子的。然而,一旦他們組成了一個相互協作的團隊後,就會輕而易舉地吃到桃子。

這個故事給那些個人英雄主義者以警示:你的能力再高,你也不可能是個全才,必須與他人密切配合才能做好某些事。因此,我們必須要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

再者,在一個團隊之中,緊張的同事關係或上下級關係會讓人產生不愉快情緒,進而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損耗和浪費,降低工作效率。反之,團隊良好合作以及和諧寬鬆的工作氛圍會令人敢於創新,樂於交流,勇於分享,不斷吸收到新的觀念、知識和技巧,係統地學習新知識並提高職業技能,這對企業和個人的健康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而要加強團隊合作,首先要求我們要成為一個善於進行團隊合作的職業化工作者,以下幾點是必須要做到的:

1.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專業技能,使自己具備和別人合作的資本和資格。

2.提高交際能力,使別人願意接受你,要懂得讚美別人,並能巧妙地說動別人做對團隊有益的事情。

3.讓自己心胸寬廣,有識有容。記住一個人的好總強過記住一個人的壞,這樣也是對團隊合作有利的,所以我們要多看別人的優點,多檢討自己的缺點。

4.要重視、尊重別人,保持謙虛愛人的態度,驕傲自大不利於合作。

5.要敢於承擔責任,團隊需要我們能奉獻,也需要我們敢擔當。

我們要知道,有時候團結大家就是提升自己,因為別人會心甘情願地教會你很多有用的東西。一個人不可能獨自承擔一個項目,特別是在程序化、標準化極強的行業裏,每個人隻能完成一部分的工作,高效率的團隊合作才能讓我們發揮最大交能,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