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以服從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服從就無所謂權威,硬建立起來的權威形同虛設;同樣,服從也以權威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權威人們不知道服從什麼,權威如果不值得服從,就會出現不服從,濫用權威造成的服從,而是屈從和盲從。不服從、盲從和屈從都不屬於科學的服從範疇。
有序和無序
有序是指組織係統中各部門和成員的協調一致。組織係統的各部分、各要素能很好地配合,協同而有序,就可以把各種力量彙集成一個總的力量,在改造世界的各種實踐活動中發揮出巨大的威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管理由於在本質上是一種以協調為特征的實踐活動,所以它的目的是造成組織係統的有序。無序是指組織係統中不協調一致的狀況,如組織係統中各部分、各要素不很好地合作或根本不合作,甚至互相拆台、互相掣肘等稱為無序狀態。
在宏觀世界中,除了通常的處於平衡態條件下的穩定有序結構即平衡結構外,還有一種處於遠離平衡態條件下的穩定有序結構,稱為耗散結構。耗散結構與平衡結構同為有序穩定結構,但平衡結構是一種“死”結構,它不需要靠外界供應物質和能量來維持,如日常所見的晶體。耗散結構是一種“活”的結構,它要不斷地與外界發生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才能維持其穩定有序狀態。也就是說,隻有在不斷地來耗散外界輸入的能量,物質的前提下,這種穩定有序的結構才能維持下來。
生物體、社會組織是耗散結構,管理係統同樣屬於耗散結構。如果把管理係統孤立起來,它就會逐步向無序方向發生變化。要保持管理係統的協調有序,一方麵它不斷地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使係統更加有序;另一方麵從係統內部通過競爭、分權和分配上的差別、思想上的民主、管理方法上的創新等,打破舊的有序、平衡而出現新的無序、不平衡性。但這種無序、不平衡性是導向有序的動力,是向新的有序轉化的條件。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就是為了把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僵化的經濟體製改變為新的有序的富有活力的經濟體製。
有效管理和無效管理
有效管理和無效管理(包括負效管理)如同醫生給人治病。醫生治病的目的是為了使病人消除病患從而恢複健康,醫術高明的醫生能把病人治好,醫術平庸的醫生卻治不好,還可能把病人治死。
怎樣衡量管理有效和無效呢?管理者並不生產實體產品,他“生產”的是計劃、決策、控製指令等信息產品。這些信息產品的有效性和價值在剛剛“生產”出來時還難以衡量,隻有將它“投入”實際的使用,轉換成它指揮的實踐活動的“產出”,才能間接地顯示出信息產品的效用和價值來。因此,管理的計劃、方案、控製指令等隻有正確地反映客觀現實,正確地認識對象發展的客觀規律,並指導管理實踐取得成效,管理才是有效的。提高有效管理的途徑,一足有效地利用時間,係統地進行工作;二是把做貢獻當作目的,工作沒成績,隻是沒出問題,還不能說是有效管理;三是要學會“揚長避短”,要善於運用人的長處和環境條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四是處理好主要工作和次要工作的辯證關係。最為重要的是管理者的決策要科學合理。
無效管理或管理的無效性,一般指無結果的管理。管理活動沒有實現計劃目標,就應視為失敗,就是無效管理。如果造成損失,產生負效應的管理就是慘敗。無效管理或負效管理並不是故意造成的,任何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管理有效,而不希望無效,更不希望負效。管理的無效或負效的原因有多種多樣。管理活動的主體是人,人總難免犯錯誤。管理者的管理活動不可能做到件件事事絕對有效。例如,多管與少管、人多與人少、先做與後做、機構的增與減等關係,就很難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