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時常教育兒孫們不要沾染上惡習,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據《史集》
記載,忽必烈的孫子(真金之子)鐵穆耳自小就喜歡喝酒,逐漸成了一個酒鬼。
忽必烈經常規勸和責備他,鐵穆耳屢教不改,以至忽必烈用棍子打過他三次,又派一些護衛盯著他,不給他酒喝。鐵穆耳饞酒厲害要命,後來同一個自稱擅長煉金術和魔法的不花刺人裏咱混到一起,裏咱是一個很不正派的人,經常和鐵穆耳偷偷地飲酒。
裏咱為了躲過衛士和暗探的監視,就讓鐵穆耳到澡堂去洗澡,又讓澡堂的裏的人“偷偷地用酒代替水灌到水道中,通過管子放進浴池內,這樣他們便喝到了酒”。後來,看守發現了他們喝酒之事,便把此事報告了忽必烈,忽必烈大怒,強行把鐵穆耳和裏咱分開,並派人暗中將裏咱殺掉。在忽必烈的管教下,鐵穆耳的嗜酒惡習逐步得到了控製。後來,鐵穆耳當了皇帝,想到忽必烈的教誨,徹底地戒了酒。
忽必烈時刻以國家大局為重,不讓兒子們生活奢侈,也不把他們留在京師享清福,而是把他們派到國家最需要、最為艱苦的地方去,讓他們為國效力。
比如,他讓兒子那木罕和闊闊出率軍去平定海都叛亂,那個時候,與海都作戰,不但最為艱苦,也最為危險,隨時都有喪命的危險。忽必烈沒有顧及兒子的安危,讓他們長期防守邊疆,持續同海都作戰,後因昔裏吉叛亂,被俘送欽察汗國的忙哥帖木兒處。後來,雖然被釋放,但受盡了折磨和痛苦的煎熬。
第六個幾子忽哥赤也被派到雲南。當時,雲南剛剛平定,局勢尚不穩定,撫定工作十分艱苦且危險。忽哥赤到達雲南後,與張立道一起,積極開展工作,取
得不少成績。
然而雲南三十七部都元帥寶合丁心懷異誌,他不希望忽哥赤來雲南稱王,蓄謀加以殺害。一次,寶合丁詭稱設宴招待忽哥赤,在酒中秘密下了毒藥,賄賂上下,不許泄其事。
張立道得知後,立即前住求見,當時,忽哥赤正和寶合丁等人宴飲,守門人堅決不讓張立道入內,張立道與之大聲理論。忽哥赤聽到張立道的聲音,使人召人。
張立道當即揭露了寶合丁的陰謀,並說酒中有毒。忽哥赤連忙將手探人口中,欲使所飲酒食吐出來,但是,為時已晚,口腔中肌肉已經腐爛,當天晚上,忽哥赤就離開了人世。
忽必烈聽到忽哥赤被害的消息以後,十分悲痛,仍然沒有改變讓皇子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磨煉的做法。忽必烈發動征南之役,又讓兒子脫歡率軍去承擔這一既艱苦又危險的任務。脫歡雖然盡了力,但最終還是失敗了,忽必烈大為不悅,責令其改鎮揚州,終身不許入覲。
忽必烈又讓七子奧魯赤鎮守吐蕃,也甚艱苦。此外,忽必烈又曾讓真金“撫軍稱海”,讓愛牙赤參加討伐乃顏叛亂等。從有關史料就可看出,忽必烈除了將真金大部分時間留在自己身邊以外,其餘兒子大多沒有留在繁華的京師,而是派到國家最需要、最為艱苦的地方去,可以這樣說,忽必烈為了國家的前途和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全部親人。他的這種不讓自己的子孫在繁華的都市享清福、不讓他們奢侈腐化的做法,是非常難得的。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能齊家,而後能治國”,忽必烈把國家治理得較好,是與他的“齊家”有著很大的關係。
到元三十年(1293)冬,忽必烈從上都回到大都以後就覺得很不舒服。他覺得這一年入冬以來天氣特別冷,他都不想出屋。圍繞他的侍從與後妃,特別是南必皇後,為了照顧忽必烈,就常常代替忽必烈接見大臣們,有時就免不了要假傳聖旨。但是大家也沒有辦法。到元十八年察必皇後去世,到至元二十年忽必烈六十九歲時,才又立南必為皇後。南必按輩份是察必的侄孫女。忽必烈之所以立南必為後,不隻是他有美好的容顏,更主要的是因為忽必烈太喜歡察必皇後了。南必生於富貴,不可能像察必那樣明白創業困難,在各方麵都給忽必烈以極大的支持。然而她對忽必烈卻也非常喜歡,能做到對忽必烈千般服從。在忽必烈七十多
歲時南必還為忽必烈生下一個兒子,這就使忽必烈對南必不能不寵愛有加。
自從南必有了兒子以後,闊闊真很擔心,她的丈夫真金已經去世七年,太子的寶座一直被塵封,眼看忽必烈垂垂老去,若不早確定皇位的繼承人,定會為將來埋下隱患。真金有兄弟十人,察必所生真金兄弟四人中,還有那木罕健在,其他兄弟當中還有脫歡、闊闊出等人。如果忽必烈無意把皇位傳給他們,那麼在闊闊真與真金所生的兒子答刺麻八剌、甘麻剌、鐵穆耳三人中間究竟又是誰能繼承皇位呢?三人中鐵穆耳機敏多才,甘麻剌驍勇雄武,忽必烈比較喜歡這兩個皇孫,但終不能倆人都繼承皇位呀。闊闊真反複比較著,推測著,她知道鐵穆耳從小就深受喜愛,常陪忽必烈一起飲宴,可是鐵穆耳卻從小就好喝酒。小時候忽必烈看鐵穆耳能飲酒,還很讚賞,到鐵穆耳長大以後,忽必烈對鐵穆耳嗜酒反而感到厭惡了,他幾次勸鐵穆耳節製,鐵穆耳口上答應,背過來就不聽勸說。為此忽必烈曾杖打鐵穆耳好幾次,並命侍衛對鐵穆耳嚴密監視,強製鐵穆耳戒酒。但他的隨從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要鐵穆耳洗澡,那隨從買通了浴室人員,用酒洗澡,使鐵穆耳又醉得一蹋糊塗。忽必烈知道後,大怒,把鐵穆耳的那個隨從處死了。從那時鐵穆耳才稍微收斂。闊闊真想著這些,她以為忽必烈對鐵穆耳更加器重,否則,他何必費那麼大勁去管教鐵穆耳呢。她想忽必烈不馬上立鐵穆耳為太子,而把他派到前線守邊,大概是要進一步鍛煉他,考驗他。可是南必皇後也有了兒子,時間久了,誰能保證忽必烈不會喜歡上這個小兒子呢。闊闊真每想到這裏渾身不是滋味。她想總得要有個辦法,定下太子。
機會終於讓闊闊真找到了。在桑哥被處死以後的清查過程中,有人密報忽必烈,說江西行省參政伯顏賽典赤有官岡不正。忽必烈很震驚。伯顏賽典赤是他信賴的勳臣賽典赤瞻思丁的孫子。賽典赤瞻思丁曾事窩闊台汗、成吉思汗,忽必烈繼位之後,首命他為十路宣慰使之一,後來升他為中書平章政事,又派他去經營雲南,賽典赤在雲南大興文化具有很大的影響。至元十六年他去世,他的兒子納速剌丁繼守雲南,輔佐皇子脫歡,前不久去世。伯顏賽典赤是納速刺丁的長子,一直曆任江西、江淮等行省要職,他也卷到桑哥的貪宮汙吏的行列裏去了?忽必烈要親自審問他。伯顏賽典赤來到後,忽必烈問:人告他貪汙是怎麼回事,從實講來。伯顏賽典赤卻對忽必烈說,他所在的江西省連著三年鬧災,田地寸草不生,民眾生活非常困苦。他隻得動用官府銀錢賑濟災民。他說:“若陛下要我把那些
錢還上,我就隻好從民眾手裏再把錢收回,民眾也就隻能賣兒賣女。不過那樣一來,陛下就會失去那一方的民心。”忽必烈叫人核查伯顏賽典赤所說的話都是屬實之後,欣慰地說:“所有的大臣都隻關心自己的收入時,伯顏賽典赤卻關心著民眾的生死,很好!”於是就升伯顏賽典赤為河南江北行省平章,並給了他許多賞賜。闊闊真聽說了伯顏賽典赤之事,就叫人把伯顏賽典赤領到她麵前,說:“卿是一個心懷國家社稷的忠臣。那麼有一件事請你問問陛下:如今太子的寶座已經封存數年,陛下有何想法?”伯顏賽典赤覺得闊闊真問得有理,就對忽必烈直截了當講述了他的看法:太子位長久不應空著。
真金死後,人們知道忽必烈非常傷心,所以誰也不願在忽必烈前再提太子的事。忽必烈似乎也不記得這個事情。經伯顏賽典赤一提,他猛然覺得這的確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大問題。他考慮很久,比較著甘麻剌同鐵穆耳,雖然他覺得他們倆都不如他們的父親真金,可是現實如此,別無選擇。他征詢阿魯渾撒裏的意見,阿魯渾撒裏說甘麻剌激烈剛勇而好武,鐵穆耳仁孝恭儉而貪杯,兩人各有優點。
不過鐵穆耳似乎更得人心。忽必烈同意阿魯渾薩裏的分析,他把伯顏賽典赤召到跟前,說:“朕感激你為我家的事操心。今就派你去北邊軍中宣布由鐵穆耳繼為太子。但是你要代朕告誡他,一定要把嗜酒的習性戒除。”忽必烈又命阿魯渾薩裏齎皇太子寶授給鐵穆耳。闊闊真得知忽必烈終於確立了鐵穆耳為太子,才算安心,成天喜笑顏開。
伯顏賽典赤從北邊回來之後,忽必烈就任命他為中書平章政事,位在不忽木之上。不忽木對此並不在意,他隻是為忽必烈的身體擔心。他每天侍奉在忽必烈身邊,太醫送藥來,他都要親口品嚐,然後才給忽必烈服用。當忽必烈精神好一些時,他就陪著忽必烈聊天。忽必烈感歎說:“以朕一身臨四海,日理萬機,稍有逸弛,則民必受殃。”不忽木說:“正如你所說。如果以前的帝王都知道儆戒,力行善政,則民生何患不樂哉。”忽必烈說:“老臣們講,天下的事如圓鑿方枘,能少寬之,則無往不可。”不忽木說:“為臣子的則當以身殉國,不計代價。如果不盡忠為國為民,臣子不守臣道,隻圖私利,國家還有什麼可以憑賴呢。”忽必烈望著不忽木,深情地說:“願卿能同完澤一起盡心協力,扶助太子。”不忽木慌忙磕頭,表示他將披肝瀝膽盡忠大元。忽必烈叫不忽木起身,說:“南必年輕,不更事,我聽說她聽信讒言,把伯顏置於大同聽命,你立刻傳令,命伯顏趕來大
都。朕有要事同他相議。”
伯顏接到詔書,聽說忽必烈病重,他已有不好的預感。他飛馬急馳,趕到大都已是至元三十一年(1294)正月十二日。他下了馬,直奔忽必烈所在的紫檀殿,隻見忽必烈發須灰白,麵容黑黃,雙目緊閉,昏睡不醒。徹理、不忽木以及南必皇後守在一旁。不忽木見伯顏到達,忍不住流眼淚水。他小聲對伯顏說:“太醫說陛下已支撐不了多久了。”伯顏撲倒在忽必烈身邊,大聲呼喚著:“陛下,臣伯顏奉命前來。陛下,您有什麼話對臣要說?陛下,陛下!”忽必烈迷迷糊糊看見了伯顏,他向伯顏招手,伯顏俯下身軀。忽必烈卻要南必攙他坐起來。伯顏、不忽木、徹理都上前幫忙。南必把忽必烈披在額前的頭發與耷拉在臉前的發辮向後攏了攏,徹理給忽必烈送上一碗奶茶,忽必烈喝了一口,他精神稍微好了一點,對伯顏說:“愛卿軍旅勞苦了……”伯顏說:
“我沒能親手擒住都都,何敢言勞苦。”忽必烈說:“朕何嚐不想為太子建成一太平天下,可是我怕心有餘而力不足。真金卻先我而去。”說著他昏暗的眼睛裏竟湧出了淚花。不忽木趕緊說:“如今鐵穆耳太子也是年輕有為。”忽必烈囁嚅著:“鐵穆耳,鐵穆耳,他是太子,太子……,”他把臉抹了一下,對南必說:“你去叫闊闊真來,我有話說。”南必走後,忽必烈看著伯顏說:“卿是朕的老臣了,卿和真金的關係也很好,朕要卿看在朕與真金的情分上,不管如何,都要全力輔佐鐵穆耳。”伯顏要表態,忽必烈攔住他,說:“鐵穆耳沒有別的優點,雖然他因為嗜酒挨過我的杖責,他不記恨我。他懂得好歹,還有可取之處。其實我不期待他有多少功業,可是他能夠守住我為他開出的基業,天下太平。卿能勉力為其分憂,朕也就安心了。”伯顏說:“太子是個賢德的人。他與臣在軍中有過深談。這您大可放心。臣就是肝腦塗地也難報陛下與太子的知遇之恩。”說話間,闊闊真急急趕到。忽必烈說他累了,要人們扶他躺下。然後他慢慢地對闊闊真說:“你是個好媳婦。真金雖死,我已立鐵穆耳為太子,隻是其兄甘麻剌未必心服。你是他的母親,一定要說服他。皇帝隻能由一人當。他比鐵穆耳勇武,你要他自己去開創事業,不要與兄弟爭位。不要像昔裏吉,不要像阿裏不哥、乃顏、海都……”
他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直到最後沒有一點聲音。再一看,忽必烈又睡著了。
南必想著自己的兒子還小,忽必烈還未做打算,不由得暗自落淚。闊闊真對不忽木、伯顏等人深深施禮,讓他們盡快通知鐵穆耳從前線返回。眾人一合計,
於是請南必下詔,讓伯顏賽典赤去讓太子趕快返京。
正月十九日,忽必烈無一絲氣息。到二十二日,咽了最後一口氣。忽必烈在位一共三十五年,享壽八十歲。伯顏等即發訃告於天下。二十四日,眾人護持忽必烈的靈柩,向和林進發,葬在起輦穀,同他的祖父成吉思汗相伴長眠在一起。
至四月初,鐵穆耳才從前線回到上都。闊闊真與不忽木、伯顏等商議,召集了諸王闊闊出、脫歡、也孫帖木兒、甘麻剌、鐵木兒不花、阿難答以及大臣玉昔帖木兒、土土哈、完澤等,舉行大會,讓鐵穆耳登基。果然如忽必烈所料,甘麻剌對鐵穆耳繼位不服。因為他握有兵權,掌握相當數量的軍隊,他本人又十分強悍勇武,一時諸王都不敢明確表態。這時闊闊真對眾人說:“忽必烈大汗曾經說,要讓精通成吉思汗遺訓的人來繼位。治理國家要這樣的人。忽必烈大汗遺命鐵穆耳繼位,甘麻剌不服。那麼如今隻好當著全體宗王與大臣的麵,讓甘麻剌與鐵穆耳各自講述他們對成吉思汗教訓的認識。誰更精通,就讓誰來當大汗好了。”這樣一來誰也不能提出異議。於是甘麻剌與鐵穆耳隻好麵對眾人講他們所記得的成吉思汗的教訓。鐵穆耳聰敏,有很好的口才,平日裏又聽了許多類似事跡,因此他講述得極其自然流暢,博得眾人一片讚揚。甘麻剌平時隻重武功,不屑於學文,因此他講得結結巴巴。人們立刻全傾向於鐵穆耳。甘麻剌還要節外生枝,伯顏手握利劍,站在大安閣的丹陛上,嚴勵的看著四周,厲聲說:“忽必烈大汗立鐵穆耳為太子,就已向天下宣布了他的繼位人。大汗臨終又矚我等要全力輔佐太子為帝。本來無需商議,現今又經闊闊真遵大汗的遺囑,當眾比試,更證明了忽必烈大汗所選定的鐵穆耳是一個合格的君主,誰還反對,我當秉忽必烈大汗旨意,嚴懲不貸!”
這時,闊闊真又拿出中國曆代皇帝所使的傳國玉璽,那是崔或得之於木華黎家的後人。玉璽上麵刻寫著“既壽永昌,受命於天”的文字。闊闊真親手把玉璽交給了鐵穆耳,脫歡、闊闊出等率先向鐵穆耳跪下叩拜,甘麻剌隻得附合。鐵穆耳才真正做了皇帝。他立刻頒布了即位詔書。書曰:
“朕惟太祖聖武皇帝受天明命,聖聖相承,肇造區夏,光熙前緒。迨我先皇帝體元居正以來,然後典章文物大備。臨禦三十五年,薄海內外,宏規遠略,罔不臣屬,厚澤深仁,有以衍皇元萬世無疆之祚。”
我昭考早正儲位,德盛功隆,天不假年,四海缺望。顧惟眇質,仰荷先皇帝
殊眷,往歲之夏,親授皇大子之寶,付以撫軍之任。今春宮車遠馭,奄棄臣民,乃有宗藩昆弟之賢,戚畹官僚之舊,不可違祖訓,神器不可以曠,體承先皇帝夙昔付托之意,合辭推戴,情同中肯。朕勉徇所請,於四月十四日即皇帝位,可大赦天下。
尚念先朝庶政,悉有成規,惟慎奉行,罔敢失墜。更賴祖親勳戚,左右忠良,各盡乃誠,以輔台德。布告遠邇,鹹使聞知。
五月,鐵穆耳烈上尊諡“聖德神功文武皇”,廟號世祖。尊察必諡號為“昭睿順聖後”。尊真金諡號為“文惠明孝皇帝”,廟號裕宗。其冊察必皇後文日:“恭惟先皇後,厚德載物,正位承天。隆內治於公宮,綱大倫於天下。曩事龍潛之邸,及乘虎變之秋。鄂渚班師,洞識事機之會;上都踐祚,居多輔佐之謀。先物之明,獨斷於衷;進賢之誌允葉於上。左右我聖祖,建帝王之極功;撫育我前人,重於江山社稷。臣下之勤勞灼見,生民之疾苦周知。儷宸極二十年,垂慈範千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