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被迫走出家門,掙錢養老婆、孩子、老爸、老娘。封建時代,往往因為婚姻的負累可以致使全家走上“欠債還息終生奴”的困苦道路。而嶽飛也正在向這條唯一的“出路”大步走去。
韓琦,史書上對他盡是溢美之詞,富貴得不得了,把一個老頭子簡直捧成了一朵大紅花,幸虧在這朵大紅花的屁股上還嵌著一根狗尾巴草,才得以讓我們看清他,戳穿他。
韓琦出身名門,父蔭子澤。用現在的話說是有個好老子勝過有個好腦子,確實如此,“豬腦將相門”,一點不假。這個在中央做過大官和三屆國務院總理的老匹夫,為了顯赫門楣,大造廳堂。竟然給自己建了一個“晝錦堂”的“死亡廟”,希望世人膜拜他,他不知道隻要韓氏家門一倒,立刻就給你砸碎。白天(晝)還想發光(錦),反倒是地獄門前有燒烙鐵的火爐在發光。
總之,韓府裏外皆透出一股富貴的腥膻之氣。
嶽飛去韓府做“佃客”(租種土地的客戶)的時候,正是韓琦的孫子與重孫子在光華迷幻的政治舞台上張牙舞爪、行惡作態的時候。
他租種了韓府的土地,“寒耕熱耘,沾體塗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這是宋史中的原話。寒冷的時候耕地、炎熱的時候播種,全身都被泥土包裹了,星星還沒落就出去勞動,星星都已經出來了還沒有得到休息,苦不堪言。但是韓府這一夥吸血鬼卻貪婪得像閻王,不要你命不散夥。
租種富裕人家的土地,基本上是沒有自由的,因為有幹不完的活。再有就是殘酷的高利貸剝削,佃客們往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而“富人敢於專殺”,甚至以殺為樂,簡直慘絕人寰,沒有人性。
政權腐敗,貪汙成風,土地集中,民不聊生。不管怎麼壞,都要壞到農民頭上,都要加在農民頭上。農民背負著最深重的苦難。但是當我們看到趙佶這樣昏庸至極的皇帝還寫首不錯的詩追懷美好,比喻現實的時候,我們或許會被他的催淚詩詞感動。但是億萬的勞動人民的血汗還比不上幾首故作雕琢的詩詞嗎?
嶽飛是人不是神,他也知道累。沒辦法,他不幹,家裏的老小就要喝西北風。
有一天,韓府裏來了一夥搶劫的流氓,領頭的叫張超,百十號人,氣勢凜凜。韓府的老爺們猝不及防,亂成一團。沒有想到的是張超尚且沒有把刀從刀鞘裏拔出來,嶽飛騎在院牆上開弓一箭就射穿了他的咽喉,不幸的張超立刻飛奔到閻王駕下侍候。可憐的小嘍羅們沒有搶到什麼東西,反倒是逃跑的逃跑,被抓的被抓。
嶽飛可以說是立下了頭等功,韓府裏的老爺們開始對他有些刮目相看。但是時間不長,嶽飛就離職了。
據推想,當時的嶽飛並沒有因為解救韓府而受到真正的禮遇。韓府裏的老爺大概是粗傲地給了他一點錢,堅峻的性格使嶽飛不願意吃韓府的“嗟來之食”,他正好用這些錢還了韓府的高利貸。再有,便是嶽飛的鋒芒微露,韓府的看門狗們因為保護不周受到了老爺的痛斥,對嶽飛懷恨在心,時不時地找機會排擠他,欺負他,設法把他弄出韓府。
之後,嶽飛在相州的一個鎮上做了一名巡警。幹這個也沒什麼前途,純粹浪費青春。另外一點是,嶽飛在韓府裏的所見所聞與自己在貧苦底層生活時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自小便很有骨氣的嶽飛再也不能忍受這種生活。最終,嶽飛因喝酒鬧事被炒魷魚,連巡警也幹不成了。
萬般無奈之下,加之時間長了,嶽飛想家人想得厲害,隻能狼狽回家了。
嶽飛回家以後,父親嶽和仍不讓嶽飛為家事操心,他鼓勵嶽飛說,男兒誌在四方,你不應該守在家裏,應到外麵闖蕩事業。現在我聽說國家正在招兵買馬,要攻打遼國,收複燕雲十六州,這正是你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時候。嶽飛聽後,覺得父親的想法和自己的一致,於是決定投軍從戎。
新婚一年的嶽飛,雖然萬分依戀溫柔賢淑的妻子和鬢(bin)發蒼蒼的父母,但仍毅然同他們告別,到外麵尋找為國出力的道路。這一年他還不足二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