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囑咐孩子們的,就說吧!”呂雉對他說。
“你忙什麼?”劉邦瞪著呂雉,“我還死不著!”
保大漢江山依靠這幫小孩子嗎?——他在問自己。
那是絕對不行的!那麼誰行呢?還是他們,還是得把身後的一切交給他們!
他指的是沛豐、碭郡那一班功勳老臣。
英布、彭越的反叛沒有給他的心裏造成什麼大的傷害,說到底,他們的謀反,是他一手“造”成的,為的是清除內部的隱患。盧綰的反叛就不是了,那等於從他心頭剜去了一塊肉!
有了這件事,那幫功勳老臣還會信任我嗎?
經過深思熟慮,劉邦認為他們還會像過去一樣團結在他的周圍。因為大漢是他們和自己親手締造的,他們會像愛護自己的眼珠一樣地愛護大漢的!
那麼,怎麼才能使功勳老臣們和他的家族牢牢地捆綁在一起呢?
依靠儒家那一套君尊臣卑的那一套嗎?劉邦對自己搖搖頭。
利用法家那辦法立下嚴酷的律條嗎?劉邦還是搖頭。
想來想去,他覺得還是江湖義氣和共同的利益最為可靠。
幾天過去,他精神好些後,下詔把沛豐、碭郡老臣一起請到太廟裏去。當他們看到已早早地坐在那裏的劉邦形銷骨立的病體時,都嗚嗚地哭了。
那濃濃的親情又把他們團結得無縫無隙了!——有時候,眼淚是世界上最牢固的粘結劑。
哭完後,劉邦對他們說:“老兄弟們,你們的老哥就要走了,就要離開人世了……”
聽了他訣別的話,大家又嗡嗡嚶嚶地哭起來。
“別哭了!聽皇上對咱們說話!”夏侯嬰大叫一聲。
大家跪下來,聽劉邦說下去。
“今日,對著祖先說一說在朕身後的事……”他一揮手,侍衛們拿出上百個大碗,一一倒上了酒。
就在這時,外麵幾匹白馬噅噅哀叫。大家回頭看時,它們已被宰倒在地,鮮紅的血汩汩地流進預先放好的大盆裏。侍衛們將馬血端進來,一一地給各個大碗都倒進了一點,黃色的米酒立刻變得緋紅……
廟堂裏的氣氛立刻變得使人透不過氣來。
“咱們盟個誓吧,”劉邦說,“朕把自己一家都交給你們了,你們當如何呢?”
他的話音剛落,廟堂裏就像雷聲一樣地隆隆響起:
“誓死保衛大漢天下!”
“為劉氏天下粉身碎骨!”
“誰想謀逆就把誰碎屍萬段!”
“誰陰謀篡權,誰就是我們不共戴天的敵人!”……
蕭何站在供台下麵對大家招招手:“肅靜一下,聽我說幾句!皇上既然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大家,大家也表達了對皇帝一家的忠貞之心,但總得有一個誓辭才行!”
“那麼,你就給大家寫幾句吧!”大家又吼。
筆墨是現成的,蕭何就著桌案迅速地寫了幾句,拿給劉邦看。
劉邦點頭後,他就念給大家聽:“大漢功勳老臣向皇帝一體表示:在皇帝萬歲之後,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誓辭雖短,但說盡了劉邦所需要的。
蕭何又跪下帶領諸位老臣望著皇帝宣誓。聲音震得廟宇嗡嗡響。
誓畢,蕭何將寫著誓辭的紙燒了,然後將紙灰收起給每碗血酒都撒上一些。大臣們端起碗,一飲而盡。
從表麵看,這誓辭是老功臣們對劉家忠貞不渝的表示,其實也是對老臣應得權力的保證。“非劉氏不得王”是對劉家的,而“非有功不得侯”是對功臣們的承諾。前些時候,劉邦提拔了幾十個政壇新秀,毫無疑問是對老功臣權益的侵奪,他們早就很不滿意,有了這誓約,就永遠根絕了無功者踏人權力圈的可能性!
“白馬之約”以後,劉邦仍不放心,惟恐這幫老功臣或個人或集體背叛劉家,他又用詔書的形式,布告天下,讓“天下賢德功臣”皆知之。從而形成自下而上的有效監督。
這詔書在曆史上被稱為“同安輯令”。
詔書大意說:
朕擁有天下,成為萬民之主,已十二年了。這江山是天下豪傑賢士與朕共同得來的,因此,朕也想與大家一起享有天下。功勞最大的朕已裂土封王,功勞稍小點的,朕也封他們為列侯,他們都食有封邑。那些功勳卓著,國家倚重的大臣,待遇更加恩厚,其家人亦封為列侯,並允許他們自置官吏,有征收賦稅的特權。有的還與皇家結為姻索……所有當年追隨朕到蜀漢開拓,或者還定三秦的老將士,也得到了世代免除勞役的獎賞。
朕於天下賢士,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如果有人不仁不義起兵為亂,人人共討之,共誅之!
朕為此布告天下!
劉邦在“白馬之盟”後身體完全垮了。但他縈繞於心的還是他親手創立的大漢江山,對他的生死卻置之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