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在沛豐時代,就被劉邦稱為“大哥”,後來又為太子劉盈和公主魯元差點兒把命搭上,是有名的老忠臣。他如果出麵反對,還真是麻煩。
王陵脾氣倔,說話不會拐彎。他說:“當年高祖刑白馬訂盟約,提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老臣看太後提出的這幾個人沒一人姓劉,不是違背了盟約嗎?”
太後聽了王陵的話,立刻變了臉,她轉身對著陳平和周勃。陳平是一定會讚成,她期待的是周勃。
周勃這兩年學得“鬼”了,他知道自己如果再執拗下去,一生的功名就要付諸東流了,於是他說:“高帝定天下,王子弟,那是對的。可是現在太後稱製了,就是當今的皇帝,把她的兄弟子侄封立為王,也是合理的。可不受白馬之盟的約束!”
陳平連忙說“周太尉說得很有道理,無論什麼盟約,都得隨時勢而變,否則天下事都行不得了!”
陳平這樣說是不足為怪的,令王陵生氣的是周勃。他一直是個耿直的人,現在是怎麼啦?
沒什麼怪的,周勃投降了。
王陵氣呼呼的,沒得太後允許,就走了。
散會後,周勃、陳平走出宮門,見王陵老頭兒還站在哪裏等著。
陳平上前打招呼說:“王老相國,我們還以為您早就回家了呢!”
王陵不與他們打哈哈,楞著眼睛問道:“老夫問你們兩個:當初,高祖令咱們歃血為盟時,你們兩個都是在場的,高祖駕崩還沒幾年,你們就想違背先帝的意旨,背棄盟約嗎?”周勃低頭不語。
王陵又說:“現在太後隻是臨朝,你們就忙著奉迎她、討好她,將來有何麵目見高帝於九泉?你們說!”
周勃仍默默無語。
在什麼時候,陳平也有話說:“我們是沒有膽量與太後爭論,但是不是對漢家江山忠貞,還得看日後呀,我們一點也不差於您的,老相國!”說著拉著周勃趕緊走了。
這場爭辯,雖然以呂後的勝利告終,但呂後也醒悟到那個“白馬之盟”還在老臣心中很起作用,必須來幾招硬的,讓臣子們明白她根本不受那盟約的約束,使他們不得再有幻想,才可邁過那道籬笆,勇往直前。
這時,朝廷中的新黨已被她整得差不多了,還有個趙堯在那裏撐著。她首先拿他開刀,一天朝會上太後把他罵了個狗血噴頭,說他本是刀筆小吏,竟倚其蠅營狗苟躍居三公之列,但主燈“罪狀”隻有一句“高祖時,定趙王如意之畫。”她說在高祖時,就是這小子向皇上提出讓周昌為趙相,到邯鄲去保護如意的。於是著免去趙堯的一切職務,攆出朝廷!
趙堯走了,沒丟了命,就算撿了個便宜。
在老功臣那一堆中,她一連革了四個侯爵,沒收了他們的封國。他們是棘丘侯襄、柏至侯許盎、赤泉侯楊喜、深澤侯趙將夕。理由呢,含糊其詞。
呂雉是很記仇的,她忘不了王陵這強老頭對她不配合,一心要他打發回家。但王陵功勞大,根子深,不能罵他幾句,叫他走人,就用明升暗降的辦法。她先讓他做了太子太傅(那是在級別上比右丞相還高一點的官),再免去他的右丞相一職,接著把順手的陳平提成右丞相。
這時的太子還在吃奶,他用得著的是保姆,而不是太傅。於是王陵就沒事幹了。王陵再笨也看出了太後的用意,這是攆他趕緊滾開。於是他上表請辭回家歇著去了。
現在,太後在專權的道路上,清除了一切障礙,她可以為所欲為了!
從這時起,一直到她死去,她不歇氣地封立了幾十個諸侯王和徹侯!其中除了呂家親屬以外,都是她的親信。她的妹妹呂須和現在已死的女兒魯元一家,都十分囂張,他們貪婪地肆無忌憚地搶奪權勢和聚斂錢財,所以,這些王侯中又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他們大多都與這三家人連著根扯著蔓的!
呂後及其同黨明目張膽地擴張,其最大的受害者是劉氏宗族。他們忍無可忍,開始反抗了。
當然並不是全部,那些在呂雉卵翼下的既得利益者是不會反抗的,如楚王劉交的次子劉郢,他就對呂後俯首帖耳。呂後封他為上邳侯,令他做宗正,負責管理整個皇族。
情緒最烈的當屬齊王劉肥那一支,劉肥羞點兒被呂雉毒死,回到家羞憤交加,至死也不敢進長安。他的封國接連被割去了四郡。這對他的後人來說,都是難以容忍的奇恥大辱。現任齊王是劉肥的長子劉襄,他曾再三地告訴子弟們,不要忘記國恨家仇!
呂後知道他們不會忘記這筆血淚賬,對他們也是極盡拉攏之能事。如把劉襄的兩個弟弟劉章和劉興居封為徹侯,在宮廷裏安排了待遇優厚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