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3 / 3)

毛澤東早年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進行過大量的實地調查,寫出了影響深遠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以及《尋烏調查》、《興國調查》等一係列調查報告。他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

毛澤東的閱讀,不是為了文憑,也不是為了顯示自己,更不是為了閱讀而閱讀,他非常重視學以致用,古為今用,西為中用,他從閱讀中,喚起了自己的愛國熱情,許多重要的治國策略都是從他的閱讀中獲得的。

少年時讀《盛世危言》,他開始經常思考祖國的現狀和前途,喚起了自己的愛國熱情。

讀《論中國有被列強瓜分之危險》,他了解到日本占領朝鮮、台灣的經過,以及對越南、緬甸宗主權喪失的情況。後來,他回憶自己當時讀過之後的話說:“甚至現在我還記得這本小冊子的開頭一句:‘嗚呼,中國其將亡矣!’”“我讀了以後,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沮喪。我開始認識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在東山小學,毛澤東第一次知道康有為和梁啟超,並且十分崇拜這兩個人物。他借到了一套《新民叢報》。這是梁啟超於戊戌政變後亡命日本時,1902年在橫濱創辦的刊物,梁啟超對封建主義的批判,對西方資產階級社會政治學說的介紹,都使他覺得無比的新鮮。

1911年他投入湖南新軍二十五混成協五十標第一營左隊當了一名列兵。有一天,他從《湘漢新聞》上讀到一篇談論社會主義的文章。這是他第一次知道“社會主義”這個名詞。毛澤東很有興趣和士兵們討論,還熱情地寫信給幾個同學提出應該研究這個問題。

他讀到一本李自成的傳記《永昌演義》時,便以李自成為戒,向全黨發出警告,表示“我們決不當李自成。”

他讀《水滸傳》、《西遊記》,以梁山好漢和孫悟空自比,批評了國民黨10年內戰的反共政策:“我們上山打遊擊,是國民黨剿共逼出來的,是逼上梁山。就像孫悟空大鬧天宮。玉皇大帝封他為弼馬溫,孫悟空不服氣,自己豎定是齊天大聖。可是你們連弼馬溫也不讓我們做,我們隻好扛槍上山了。”

他讀《三國誌》中的《呂蒙傳》,讀出了高級軍官都需要加強學習的迫切感。1958年9月,毛澤東乘專列視察大江南北。“一天,毛主席正在車上閱讀《三國誌》,張治中和羅瑞卿進來,在談話間,毛主席說:‘呂蒙是行伍出身,沒有文化,很感不便,後來孫權勸他讀書,他接受了勸告,勤讀苦讀,以後當了東吳的統帥。現在我們的高級軍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參加革命後才學文化的,他們不可不讀《三國誌》的《呂蒙傳》。”

他讀《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說:“廢除商品,對農民的產品實行統一調撥,就是對農民的剝奪。”

毛澤東的讀書不同於經院式的讀書,他靈活地讀書,最重視學以致用,抱著改造社會的目的讀書,他一生經曆無數,決策無數,從這本書中,你可以讀到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他的閱讀之間的不為人知的關係,也可以讀到他的思維方法,他的讀書方法。

無論對於一個管理者,還是對於一個普通人;無論對於一個成年人,還是對於青少年,任何人都可以從毛澤東身上汲取到寶貴的人生財富和無價的人生智慧。

徐文欽。

2006,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