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社會是個大學堂(7)(1 / 3)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毛澤東在《調查工作》一書的開篇就這樣強調。他在文中主張解決實際問題就要到群眾中去作社會調查,比喻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他還尖銳地批評黨內存在的那種不研究中國的國情,而把馬克思、列寧的著作當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的“本本主義”現象,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毛澤東最早的係統論述調查研究思想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專著就是《調查工作》,它不僅凝聚了調查研究思想的精華,也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初步形成了毛澤東思想的三個基本點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許多人都知道《反對本本主義》,卻不知道《調查工作》。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反“圍剿”鬥爭中,毛澤東指揮紅軍不斷南征北戰,《調查工作》一書不慎遺失,這讓他深感遺憾。可是,毛澤東想不到的是,當年8月,中共閩西特委翻印了《調查工作》,一位名叫賴茂基的農民保存了這個版本。1957年,他將此書獻給了福建省龍岩地委。1959年,龍岩地委又將這件珍貴的革命文物送至中國革命博物館。1961年,毛澤東看到這本書時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說道:丟掉這篇文章就像丟掉了一個孩子,時常想念。現在失散多年的“孩子”終於找回來了。此後,經毛澤東親自審訂,《調查工作》以《反對本本主義》為名在1964年出版的《毛澤東著作選讀》中公開發表。

《反對本本主義》針對當時共產黨和紅軍內部普遍存在的教條主義傾向,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形象而生動地分析了教條主義的心態和做法:“以為上了書的就是對的,文化落後的中國農民至今還存著這種心理。不謂共產黨內討論問題,也還有人開口閉口‘拿本本來’。我們說上級領導機關的指示是正確的,決不單是因為它出於‘上級領導機關’,而是因為它的內容是適合於鬥爭中客觀和主觀情勢的,是鬥爭所需要的。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討論和審察,一味盲目執行,這種單純建立在‘上級’觀念上的形式主義的態度是很不對的。”

“那些具有一成不變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樂觀的頭腦的同誌們,以為現在的鬥爭策略已經是再好沒有了,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本本’保障了永久的勝利,隻要遵守既定辦法就無往而不勝利。這些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完全不是共產黨人從鬥爭中創造新局麵的思想路線,完全是一種保守路線。這種保守路線如不根本丟掉,將會給革命造成很大損失,也會害了這些同誌自己。”

為了使“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更加周密和完備,1931年,毛澤東在《關於調查人口和土地狀況的通知》中,又提出了“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的口號,對“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口號作了補充和發展。

《興國調查》與《長岡鄉調查》

從1931年7月到9月底,毛澤東在興國縣指揮紅軍主力紅一方麵軍進退自如,四戰四捷,勝利粉碎了蔣介石精心準備的第三次“圍剿”,這是毛澤東第四次進入興國縣。

1931年,毛澤東寫成《興國調查》一文,這是他現存較早的農村調研專文。

1933年11月下旬,毛澤東率中央政府調查團來到興國長岡鄉調查農村問題。

11月19日晚上8時,毛澤東在長岡鄉列寧小學教室裏召開一個小型調查會。長岡鄉8名幹部團團圍坐在一張八仙桌周圍。桌上的一盞青油燈忽閃忽閃地亮著,在深秋的夜晚顯得格外明亮。毛澤東一邊聽著各位鄉幹部的發言,一邊不停地做記錄,還不時插話詢問一些具體情況。當聽說長岡鄉基本解決群眾吃鹽問題時,毛澤東饒有興趣地詢問長岡鄉的消費合作社是如何辦起來的?鹽又是怎麼買回來的?合作社主任李奎應一時不知道從哪兒說起,急得頭上出了汗。毛澤東和藹地說:“慢慢想,想到什麼說什麼。”

聽到這裏,李奎應緊張的情緒這才緩和了一些,不好意思地說:“我們聽說中央有指示,號召辦消費合作社,但又沒有資金,就試著靠大家集資,一共湊了50股,每股5毛錢。我們就用這點錢,再加上打土豪時留下的100塊銀洋,把它作為辦社的基金。我們派人秘密潛入白區,買了點鹽和布回來再賣給群眾。這樣做危險性太大,後來我們找到了商人,由他們將貨物送到赤白交界處,我們派人接運,省了好多麻煩。每次采購回來的貨一到,很快就賣完了。這樣一來我們的消費合作社可就紅火了,除鹽和布外,還有水鞋和日用品。街上的鹽要4角一斤,我們賣2.5角1斤,社員買隻收2角。年終分紅利,每股發1斤鹽。”

“你們消費合作社有幾個職員?”毛澤東接著問道。

李奎應回答說:“一共有3人,一人負責采購,一人負責營業兼會計,我就全麵負一下責。”毛澤東滿意地點點頭說:“辦合作社就要像你們這樣,人少辦大事業……”

接著,毛澤東就政治、經濟、群眾生活、風俗習慣,以至長岡鄉的山林、河流、物產等方麵又提了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