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窩頭”,最終成了促使毛澤東提出“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的一個重要起因。
事情的結果雖然不盡人意,但毛澤東的出發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與“搞個實事求是年”
到了1961年,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的運動受到嚴重挫折,國民經濟遇到嚴重困難,這時,毛澤東又提出“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搞個實事求是年”。毛澤東直接指導和組織三個調查組分赴浙江、湖南、廣東農村進行調查。中央其他領導同誌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也分別到湖南、河北、四川、北京等地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製訂了一係列政策,對糾正左傾的政策,恢複國民經濟起了重要作用。
1961年3月,毛澤東在一次中央工作會議上,談到三年困難時期為什麼出了亂子時強調:根本原因是未調查研究,心中無數。毛澤東除了親自視察或調查外,他還經常讓身邊工作人員到城鄉的廠礦、街道、農村、學校,深入社會,深入實際,作調查研究,時間有長有短。
1961年,毛澤東讓秘書林克等人到河南參加整社。據林克在《讀無字之書——毛澤東要身邊人員作社會調查》一文中記載:“1960年,我國國民經濟遇到嚴重困難,全國城鄉嚴重缺糧,很多地方發生了浮腫病,有些省份出現了非正常死亡。毛澤東心情沉重,憂心如焚。”
12月26日是毛澤東的生日,這一天,他請來林克、高智、葉子龍、李銀橋、王敬先、封耀鬆和汪東興七個人同他一起吃飯,飯菜沒有肉,非常簡單。
吃飯時,毛澤東神情嚴肅、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現在全國人民遇到了災難,人民生活很困難,我很不放心。除了汪東興同誌外,你們六人都下去,和群眾打成一片,實行同吃、同住、同勞動,了解真實情況。農村人民的生產、生活有什麼困難和問題,群眾有什麼意見,都如實地反映上來,不要隱瞞。”
然後,毛澤東拿出了寫好的一封信給大家看,信中這樣寫道:
林克、高智、子龍、李銀橋、王敬先、小封、汪東興七同誌認真一閱。除汪東興外,你們六人都下去,不去山東,改去信陽專區,那裏開始好轉,又有救濟糧吃,對你們身體會要好些。我給你們每人備一份藥包,讓我的護士長給你們講一次如何用藥法。淮河流域氣候暖些,比山東好。一月二日去北京訓練班上課兩星期,使你們有充分的精神準備。請汪東興同誌作準備。你們如果很饑餓,我給你們送牛羊肉去。
毛澤東
十二月二十六日,我的生辰。明年我就有六十七歲了,老了,你們大有可為。
信陽報告一件,認真一閱。
臨行前,毛澤東跟林克談了一次話。毛澤東指示他們要過好三關:一要過好生活關,同勞動人民實行“三同”,不搞特殊化;二要過好政策關,從實際出發,正確執行黨的政策;三要過好群眾關,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反映真實情況。
毛澤東要求他身邊下去的同誌組成臨時黨支部,要林克擔任支部書記。後來下去的人增加到13人,林克便建議由中央警衛局副局長羅道讓同誌擔任支書,他自己擔任副支書,毛澤東同意了。行前,毛澤東同他身邊下去的全體同誌合影留念。
1961年1月16日,這一行人自北京出發,參加河南省、地、縣工作隊,由於河南信陽專區的整社工作已到收尾階段,所以,他們改去許昌專區鄢陵縣馬欄公社參加整風整社,貫徹中央十二條緊急指示和農村人民公社條例草案。羅道讓和林克參加了省、地、縣工作隊領導小組。
在調查中,他們發現農民對公共食堂意見很大。因為它是違背群眾自願的原則,一夜之間由幹部強製成立起來的。由於幹部多吃多占,食堂工作人員多吃多拿,浪費和管理不善,農民吃不飽飯。當時公共食堂被視為共產主義因素,要提出解散公共食堂是要冒犯右傾錯誤的危險的。但整社工作隊領導小組經過研究,從實際出發,主張停辦公共食堂,給河南省委寫了停辦公共食堂的請示報告。最後,河南省委還是批準了停辦公共食堂的報告。後來在全省範圍內,迅速推廣了許昌停辦公共食堂的經驗,這在全國可能是最早這樣做的。
停辦公共食堂後,群眾非常高興。春節前後家家戶戶,都在修整已破敗坍塌的院牆,群眾生活初步安定下來。
當時的整社工作隊領導小組組長馮明高(當時為河南省農林廳長)建議,發動群眾家家在宅基地種三棵樹(一棵核桃樹、一棵柿子樹、一棵棗樹),以備災荒之年可以抗災。同時發動全公社農民在全公社廣泛植樹。十幾年後,《人民日報》報道說鄢陵縣是全國平原植樹模範縣,原來樹木被砍伐光的村莊,被鬱鬱蔥蔥的樹林覆蓋起來。此外,工作隊還分給社員宅基地、自留地,提倡發展家庭副業。
整社工作隊根據毛澤東指示的精神,從實際出發,調整了社隊規模,認真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政策;分配上實行按勞取酬、多勞多得的政策;對刮共產風剝奪農民的問題,分步驟實行了徹底退賠;實行了糧食“三定”,糾正了高指標、高征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