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屬,讓他們擁有責任心,必須以身作則,因為榜樣的力量是驚人的。不但要象先人李離那樣勇於替下屬承擔責任,而且要事事為先、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旦通過表率樹立起在員工中的威望,將會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團隊的整體戰鬥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屬敬佩的領導將使管理事半功倍。就如蓋茨所說,每天他都工作至深夜。正因為他對工作的狂熱,才締造了今天龐大的微軟帝國。
二、不找擋箭牌
有一些企業中層管理者,在自己管理控範圍內出現問題時,非常習慣於尋找“擋箭牌”,為的是全部或部分地推卸自己的責任,這是不可取的。員工不負責任,完不成目標,作為管理者要負一定的責任,那就更不要說是自己職權範圍內的責任了。
【案例鏈接】
吳經理的錯誤
吳經理以前是某跨國公司的職業經理人,負責南大區的運作,職位已經很高了,但總感覺到有“玻璃天花板”,才能沒有充分發揮,很苦惱。正好有個機會結識了民營企業家張先生,經過“甜蜜的戀愛”以後,被重金聘為銷售部經理。但剛上任三個月,銷售代表小李,被客戶投訴貪汙返利,審計部去查,果真如此,返利單據上麵還有吳經理的簽名。這件事,惹得總經理很是光火,於是他親自到銷售部質問此事。
“我不知道你是怎麼當經理的,”張總對吳經理說,“你手下的銷售代表,竟然膽敢貪汙客戶的返利,這麼長時間了,你居然不知道?要等到客戶投訴到我這裏,才知道,唉也不知道你是怎麼做管理的。”
“我也知道了這件事,”吳經理辯解道,“按照流程,小李是把返利單報到我的助理那裏,她審一下,整理好,給我簽字,我的工作也多,可能沒有看清楚。”“是沒有看清楚那麼簡單嗎?你的工作比我多嗎?”張總懷疑地看著吳經理。吳經理無奈地說道:“是我工作的疏忽,回頭我會和助理商量改進工作流程,並要求公司處理她,也請處理我。”
“處理助理能補回公司的損失嗎?這件事應該負全責的是你!”張總對於吳經理這種模糊的態度很氣憤。“是這樣的,”吳經理繼續辯解道,“張總,你也知道我剛來,銷售部很多關係還沒有理順,我們都知道,這個助理很能幹,在工作上是一把好手。但她和我的關係,我感覺總存在問題,沒有理得很順,甚至有時,我要順著她的意思來簽署一些文件。畢竟我是新來的,要有適應的階段,我保證今後,這樣的事情,一定不會發生了,你再給我一次機會吧。”“本來我過來,是來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因,並不是要處理你的,”張總說道,“不過現在得考慮一下你的能力問題了。”
在案例中吳經理很顯然錯了,因為他是銷售部的負責人,銷售部出了問題,無論責任是多是少,一定有吳經理的責任;但反過來不一定成立,銷售部有功勞,不一定是銷售部經理的功勞。所以當出了狀況時,吳經理要首先認錯,承擔自己的責任,而不是推脫,更不是拿小小的助理當做“擋箭牌”,這些行為都是為老板所不齒的。這些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公司的管理者都失去承擔責任的勇氣了,怎麼能管理員工,讓他們也能主動承擔責任呢?員工又怎麼能服從呢?
所以,無論從管理者的角度,還是從下屬的角度,管理者都要首先跳出來承擔責任。而承擔了責任的管理者會得到上司的看重,也能得到下屬的擁戴,這樣反而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