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監督製度和約束機製
加強企業內部監督,必須改革和完善現行監督製度和約束機製,才能增強各監督主體之間的有機聯係,形成內部監督合力,從而有效防止管理者行為的隨意性,從而有利於全麵、準確地了解管理者情況,有利於管理者增強自律的自覺性,有效地全麵地提高他們的管理素質。
1、實施監督方式的多元化
由於企業中出現的問題多而複雜,如果隻用一種方式監督,結果往往令人失望,所以要針對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或把多種方式結合起來使用,如采用事後監督和事前監督相結合,組織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寓監督於教育,寓監督於警示,寓監督於防範的方式。
2、突出監督重點
一是必須加強對管理層的監督。加強對權力的監督製約,必須突出企業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這個重點。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加強對企業領導的監督,特別是要加強領導班子內部的監督,因為領導班子內部監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監督。
二是必須抓住決策這一關鍵環節實施監督。要健全和完善決策程序和議事規則,對重大事項決策權的運作過程實施有效監控。要實行重大決策責任製,無論是董事會決策、黨委會決策,還是經理班子決策,都應對每個參與決策的成員的每項決策意見記錄在案,每個決策成員都要對每項決策後果承擔責任。同時,要實行重大決策嚴重失誤責任追究製。
三是必須加強對人、財、物管理的監督。在企業中,掌管人、財、物的部門是易發生問題的“敏感區域”。
3、確保監督措施落實到位
在企業監督實踐中,要切實做到把各項監督措施落到實處,強化細節,定期檢查督促,保證監督的實效性和有效性。在目前中國,企業管理中的監督執行力有待於進一步加強,我們時常可以聽聞某企業內部雖有監督體製,但執行不力而造成一些不良事件。提高企業內部監督管理執行力,就是切實發揮監管部門作用,切實監督執行方針、政策、規範管理的約束機製,保障企業發展和經營目標的實現,在每個環節,每個階段的要求都盡可能完美地完成,使企業每一個幹部職工都能在計劃發展目標的指引下全力以赴地工作。
一要加強製度建設,做好事前預防工作。要製定嚴格的企業內部監督規程,通過製定監督規程,明確各監督部門的任務、職責、權限及監督工作流程、標準,提高監督的可操作性,改變那種憑“感覺”監督的模式。
二要提高監督者素質,完善監督手段,提高監督水平。監督者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文化素質,而且還需要有較強的業務素質。要善於創新和充實監督手段,及時把新的科技成果運用到監督實踐中。
三要強化工作責任,確保措施到位。要強化企業內部監督,既要建立和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又要建立健全監督責任體係。對監督不力和監督失職的監督者,要進行責任追究。
【案例鏈接】
破產的世通
世通是美國第二大電信公司,事發前他在美國《財富500強》中排名前l00位。然而就在2002年,世通被發現利用把營運性開支反映為資本性開支等弄虛作假的方法,在1998年至2002年期間,虛報利潤110億美元。
事發之後,世通的股價從最高的96美元暴跌至90美分。世通於2002年末申請破產保護令,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破產個案,該公司於2003年末完成重組。世通的4名主管(包括公司的CEO和CFO)承認串謀訛詐,被聯邦法院刑事起訴。這是美國最大的個案,美國證監會和法院在調中發現:世通的董事會持續賦予公司的CEO(Bernard Ebbers)絕對的權力,讓他一人獨攬大權,而Ebbers卻缺乏足夠的經驗和能力領導世通。
美國證監會的調查報告指出:世通並非製衡機製薄弱,而是完全沒有監督製衡機製。世通的董事會並沒有負起監督管理層的責任,該公司的審計委員會每年召開會議僅花3到5小時,會議記錄草草了事,每年隻審閱內審部門的最終審計報告或報告摘要,多年來從未對內審的工作計劃提出過任何修改建議。由於世通為公司的高級管理層提供的豐厚薪酬和獎金,遠多於他們對公司的貢獻,這使得他們形成了一個既得利益的小圈子。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世通倒閉。
不難看出,世通倒閉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內部缺乏有效的監督出現的問題,從而導致其破產。
第二節透明——管控力產生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