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誠信為本
誠信也是中國道德素養中一再強調,是至關重要的個人修身品質,它也是被社會公認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不僅僅是個人,企業做為一個社會主體而存在,也需要十分講究誠信。企業需要有法律的精神,恪守法律的底線,但同時要有誠信的約束。“人無信而不立”,企業無誠信也沒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在企業外部,誠信不是經營者空頭的承諾,而是經營者品牌價值的體現。在企業內部,管理者不僅自己在管控中要以誠信為本,也要培養員工的誠信意識。管理者的成功總是和團隊基層工作人員的努力分不開的,所以尤其不能輕視自己對下屬的許諾,承諾了就一定要兌現,哪怕會帶自我利益損失,否則,很難在員工中樹立威信,也很難培養起員工的誠信態度。
【管控力行動指南】
建立TA表
TA表是培養員工誠信意識,強化員工責任觀念的一種有效方式。TA是目標承諾(Target Admit)的簡寫,其核心就是目標和誠信。我們知道,責任的起點是自我約束和管理,而自我約束和管理的起點是自我承諾,一旦承諾,誠信就有了根本。TA表就是要強調員工的誠信意識,一旦承諾下來,無論付出多大的努力,必須履行承諾。
TA表由幾個方麵構成:指令目標、承諾標準、承諾時間、承諾獎懲,當然還包括指令下達人、承諾人和核查人。
有了這份TA表,對於培養員工對待目標的誠信意識,起到了督促和強化作用,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員工的自我管控。
4、透明的本質是和諧
透明管控要求企業管理者樹立“和諧”理念,即管理者在企業內部實施管控,以及在追求企業與投資者、管理者、員工共同的利益的同時,要能夠營造企業內部的和諧,這其實也是透明的本質。
企業作為眾多個體的集合,就如同一個大樹林,不同的鳥兒聚在其中,構成了一個複雜的生態係統,管理者必須要采取針對性、包容性和靈活性管控手段,維持“生態的平衡”,營造良好和諧的環境,否則,管控就喪失了它的本質意義。
【案例鏈接】
日本動物飼養員的“好心”
在日本的一家動物園,有位飼養員特別愛幹淨,對動物也特別有愛心,每天都把小動物住的小屋打掃得幹幹淨淨。結果呢,那些小動物一點也不領他的情,在幹淨舒適的環境裏,動物們開始慢慢萎靡不振了,有的厭食消瘦,有的生病拒食,有的甚至死了。原因是什麼?後來,通過觀察才發現,那些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有的喜歡聞到那混濁的騷氣,有的看到自己的糞便反而感到安全等等。
這個故事就說明了一個道理,有效的管控必須針對組織內個體的需求,包容個體的差異性,並在此基礎上靈活應對、多元和諧的管理。假如像故事中的飼養員那樣,無視個體的差異,一味求看似完美的統一,這樣的組織最終一定會因抹殺了個體的個性而導致組織的解體或僵死。
就企業而言,一方麵具有經濟屬性,追求利潤;另一方麵也具有社會屬性,即企業也是由具有不同性格、不同需求、不同地位、不同生活經曆和習慣的,活生生的“人”組合在一起的,管理者隻有恰當地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對營造團隊和諧足夠的重視,才能把企業變成一個高效的團隊。
【管控力行動指南】
實施透明管控
企業是一個包括人、資金、物資、信息和環境在內的,以從事生產、滿足消費者需要為目的的係統。針對這個係統實施管控,必須將企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判斷,以係統思維來解決企業具體管控問題。要使企業這個複雜的係統擁有一個優良的透明的經營環境,就必須有一套完善的管控體製來約束企業行為的各領域和全過程,並保證其管理製度和體製及運行機製的透明,使其有效地運行。
企業隻有具有完善的管控體製和透明的運行機製,才能最終達到責任明細化,製度文件化,管控和操作規範化,考核標準化。那麼具體需要怎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