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及時修正
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所以,一旦發現消極信息和偏差,就應及時修正,如果錯過時機,即使把偏差糾正過來了,由於貽誤時機而使原來消極消息和偏差的影響而推遲或阻礙整個過程的發展,甚至使整個企業的發展陷入癱瘓狀態。
一天,某公司大多數員工都很興奮,因為單位裏調來了一位新主管,據說是個能人,專門被派來整頓業務。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新主管卻毫無作為,每天彬彬有禮進辦公室後,便躲在裏麵難得出門。那些緊張得要死的壞份子,現在反而更猖獗了。他哪裏是個能人,根本就是個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四個月過去了,新主管卻發威了,壞份子一律開革,能者則獲得提升。下手之快,斷事之準,與四個月前表現保守的他,簡直象換了一個人。
正如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林經過觀察提出了“破窗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棟建築上的一塊玻璃,又沒有及時修複,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在這種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蔓延。
“破窗理論”更多的是從犯罪的心理去思考問題,但筆者認為“破窗理論”同樣可以運用在管理領域,問題出現的,不去解決,那麼就可能引發更大的問題,所以管理者在修正時還要遵從及時的原則,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戶”。
三、準確有效
企業目標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從數量上,有多有少;從程度上,有大有小,所以,在修正時,不僅要重視數量,及時修正,而且要重視質量,精確修正。如果誤認為小問題對大局毫無影響,大問題就是由小問題來的,所以管理者在修正時應當做到準確有效,要不然就可能會事半功倍,甚至前功盡棄。
紊亂學研究者稱,南半球某地的一隻蝴蝶偶爾扇動一下翅膀所引起的微弱氣流,幾星期後可變成席卷北半球某地的一場龍卷風。他們將這種由一個極小起因,經過一定的時間,在其他因素的參與作用下,發展成極為巨大和複雜後果的現象稱為蝴蝶效應。從管理學的角度,給我們的啟示是,有時候細節決定成敗,忽視細小環節的問題的糾正,往往會帶來重大的損失。
四、持續連貫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動態過程,企業在運營的不同階段會產生不同的問題,這就決定了我們的修正工作也是一個持續不斷地行為,這種行為應與不同階段的實際特征相一致。
企業發展中的任何環節在任何時候都可能會出現問題,而且一個問題解決了可能以後還會成為新問題,管理者常常麵臨這樣的局麵:在修正一個問題之後,可能緊接著會出現另一個問題。所以修正不是一勞永逸的,必須具有持續連貫性,不斷地消除目標執行偏差,這就需要企業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監控體係和組織嚴密行動及時的修正體係去反複有效地應對這種情況。
修正的參考指標
1、企業戰略目標
對企業而言,不管什麼時候修正,還是什麼方式修正,根本的問題是要實現企業的最終目標,如果在修正中背離了這個目標,就是及時準確的修正,也是盲目無效的修正,是一種毫無無意義的行為。
2、及時、真實和有效的信息
隻有得到及時真實和有效的跟蹤信息,才可能為企業高效修正企業運營中出現的問題和偏差提供一個先決條件,使它能與給定的信息作比較,找出其中的差異。否則,就會使修正行為變得模糊而空洞。
3、給定信息與真實信息的差異
修正不是管理者憑主觀臆斷對出現問題的簡單糾正,它是在企業目標的指引下所實施一種積極嚴密的控製行為,因此,這種糾正的客觀依據是給定信息與真實信息的差異。離開這種差異的修正,是定是錯誤的修正。
4、回顧目標和標準
我們認為回顧是一種有效發現問題的方式,對個人和部門目標、責任等進行回顧,並與目前已獲得的結果相比較,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問題出現的在哪裏了。管理者對目標和標準進行回顧時,要對一些本質性原因進行分析,以獲得問題產生的真正原因,否則我們可能解決的隻是表象問題,不久後將會有更大的問題。管理者在修正過程中,既要回顧目標和標準,也應建立適當的規程和程序來保證出現的問題能夠得到迅速地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