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評估和獎懲(2)(3 / 3)

同樣,作為企業管理者,對員工管理時,不能隻重視獎勵忽視懲罰,或者隻重視懲罰忽視,相反,要根據實際情況,當獎就獎,當罰就罰,隻有這樣,才能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遵循正確的獎懲原則:

並不是每一次獎懲都可以達到積極的效果,所以,獎懲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講求一定的方法,努力去讓每一次獎懲都有積極的效果。我們所要做的是:及時、公開、新穎、重複。

及時就是使員工清晰地知道他為什麼受獎勵或為什麼受懲罰。我曾經服務過一家牆體保溫材料生產企業,有一段時間我們追求低成本運營,這一目標到了基層就是利用好每一噸原料。有一次,一名員工用手推車把牆角的沙石原料(這部分鏟車無法運出)運往攪拌機旁,我發現了這件事,立即召集在場的員工,當著所有人的麵表揚了他。如果我將表揚放在月底或是年終的會議上,我相信他早已忘記了什麼原因。而且及時的獎勵能夠使他明白他所做的是正確的。成功可以帶來更大的成功,及時獎勵正是為了使員工重複地去做正確的事。

公開可以使所有員工意識到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員工獲得一種榮譽感,也有利於在企業內部樹立標杆和榜樣,並促進內部競爭體製的形成。

新穎可以使員工記憶猶新,有利於他們更好地從成功中獲得經驗,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在大多數企業,都有不成文的規矩,即禁止內部員工戀愛。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合法,也不可取的。“棒打鴛鴦”隻能導致軍心渙散,讓員工對組織感到寒心。獲得如此“待遇”的員工即便留下,也會“身在曹營心在漢”。日本日立公司有一名叫田中的工程師,他為日立公司工作近12年了,對他來說,公司就是他的家,因為甚至連他美滿的婚姻都是公司為他解決的。原來,日立公司內設了一個專門為職員架設的“鵲橋”的“婚姻介紹所”。

日立公司人力資源站的管理人員說:這樣做還能起到穩定員工、增強企業凝聚力的作用。日立“鵲橋”總部設在東京日立保險公司大廈八樓,田中剛進公司,便在同事的鼓動下,把學曆、愛好、家庭背景、身高、體重等資料輸入“鵲橋”電腦網絡,在日立公司,當某名員工遞上求偶申請書後,他(她)便有權調閱電腦檔案,申請者往往利用休息日坐在沙發上慢慢地、仔細地翻閱這些檔案,直到找到滿意的對象為止,一旦他(她)被選中,聯係人會將挑選方的一切資料寄給被選方,被選方如果同意見麵,公司就安排雙方約會,約會後雙方都必須向聯係人報告對對方的看法。

終於有一天,同在日立公司當接線員的富澤惠子從電腦上走下來,走進了田中的生活,他倆的第一次約會,是在離辦公室不遠的一家餐廳裏共進午餐,這一頓飯吃了大約4個小時,不到一年,他們便結婚了,婚禮是由公司“月下老”辦的,而來賓中70%都是田中夫婦的同事。

有了家庭的溫暖,員工自然就能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由於這個家是公司“玉成”的,員工對公司就不僅是感恩了,而是油然而生一種“魚水之情”。這樣的管理成效是一般意義的獎金、晉升所無法比及的。如果一個人能在公司中體味到如家庭般的氣氛,他便會安心,士氣在無形中自然也就增高了。

用好獎懲法寶

一、功必賞,過必罰

斯金納德強化理論認為,無論是人還是動物,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都會采取一定的行為,這種行為將作用於環境,當行為的結果對他或它有利時,這種行為就會重複出現,相反就會減弱或消失。因此,在企業中,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強化措施。但是,要使每次獎懲達到預期的效果,首先必須賞罰分明,功必獎,過必罰。正如韓非子所說:誠有功,則雖疏賤必賞;誠有過,則雖近愛必誅。隻有這樣,才能做到獎罰公正,才能使人心服口服。相反,隻會打擊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不利於生產和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

管理者在管控的實際操作層麵也要注意一點就是——賞罰得當。古語雲:“賞不當功,則不如不賞;罰不當過,則不如不罰。”該賞定賞,不賞無功之士;該罰定罰,不罰無過之人。惟如此,管理者才能使賞罰成為管控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