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胳膊常常是肘部朝裏,也就是朝向身體的一麵。應當把它們翻過來,使胳膊肘朝外。但這應該適可而止,過度的話就會扭曲‘姿態’,結果適得其反。

“腿的姿勢也很重要。如果腿的姿勢不正確,那麼整個身體都會遭殃,會變得不勻稱、笨重和難看。

“女人的腿大多從大腿跟兒到膝蓋是向裏彎曲的。腳也是一樣,常常是腳後跟兒向外而腳趾向裏。

“借助扶杆進行的芭蕾舞姿訓練能很好地矯正這些缺點。這樣的訓練可以把大腿扭過來,並使它們處於正確位置,隨之而來的是大腿變得更加勻稱。大腿的正確姿勢會對與之相連的腳掌和腳後跟兒產生影響,腳趾尖兒也就指向腿部姿勢正確時所應指向的方向了。

“不過,並不僅僅是扶杆訓練對此有所幫助,其他形式的舞蹈訓練也一樣。

這些訓練以各種‘姿勢’和‘舞步’為基礎,它們本身就要求向外扭,要求腳掌姿勢正確。

“為此,我還要推薦一種在家就可以訓練的方法,供你們平常練習時使用。

這種方法很簡單。把你們的左腳趾尖向外,盡可能地扭轉,然後把你們的右腳放在左腳的前麵,緊挨著左腳,腳趾也盡可能地向外扭。這樣做時,右腳趾必須碰到左腳跟兒,左腳趾必須緊挨著右腳跟兒。剛開始時,為避免跌倒,你們可能要扶著椅子,然後讓膝蓋和整個身子使勁兒地往下蹲。但要盡量使你們的腿和軀幹保持挺直。這種挺直會使你們的雙腿向外扭轉。開頭做的時候,腳掌會有些叉開,否則你們就無法挺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腳部的不斷扭轉,你們就可以做到我說的那種姿勢。一旦開始這樣的訓練,就要每天練、常常練——盡你們的時間、耐性和力量來做。這種姿勢你們站得越久,大腿和腳掌就會越有效地、越快地被扭轉過來。

“無論是對於造型,還是對於身體表現力來說,訓練四肢的末端,即腳踝、手腕、手指、腳趾有很重要的意義。

“在這方麵芭蕾舞和舞蹈訓練也可以幫助我們。在舞蹈中,腳掌和腳趾是富有表現力和生動的。它們按照不同的‘舞步’在地板上滑動,就像筆尖兒在紙上的移動一樣,勾畫出十分奇妙的圖畫。當用腳趾尖兒‘站立’時,會給人以飛翔的感覺。它們可以減緩震動,使姿勢勻稱、優美,賦予舞蹈以節奏和旋律。

因此,在芭蕾舞藝術中十分重視腳趾、重視腳趾的訓練是不足為奇的。應當利用芭蕾舞藝術中已經創作出的手段。

“我認為,在芭蕾舞藝術中,手腕和手指的處理是略差些的。我不喜歡女舞蹈演員的手腕的造型。它顯得做作、刻板和感傷;它顯得華麗多於美感。很多女芭蕾舞演員在跳舞時,手腕及手指是僵硬的、遲緩的或者是肌肉緊張的。

“這一點要求教於伊莎多拉· 鄧肯學派了。這一學派對手腕處理得比較好。

“在芭蕾舞的訓練方法中還有一點是我所看重的,它對於身體接下來的全麵發展,對於造型、全身姿勢以及舉止都有重要意義。

“原因在於,我們的脊柱好比一個螺旋線,它能夠向各個方向彎曲,它應該是牢牢地卡在骨盆裏的。必須是脊柱像被螺絲擰住那樣固定在脊椎骨開始的地方。如果人感覺到這想象中存在的螺絲被擰得很緊的話,那他的上半身就得到支撐,就有了重心,就能保持穩定和挺直。

“相反,如果想象中存在的螺絲沒有擰緊,那麼先是脊柱,接下來就會是全身,則不能保持穩定、挺直,不能保持正確的姿勢,從而失去平衡,動作的美和造型也就不存在了。

“想象中存在的支撐脊柱的螺絲,這個重心,在芭蕾舞藝術中有著重要意義。在這個藝術形式中人們是善於發展和強健脊柱性能的。大家就來利用這一點,並從舞蹈中把這些發展和強健脊柱性能的方法借鑒過來用吧。

“在矯正脊柱這方麵,我也有一種老辦法供你們平時練習用。

“過去,法國女教師讓那些駝背的孩子躺在堅硬的桌子或地板上,讓他們的後腦勺和脊柱接觸到桌麵或地麵。孩子們每天要這樣躺上幾個小時,而他們的有耐心的家庭女教師在旁給他們念有趣的法文書。

“還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矯正駝背的孩子。那就是讓孩子們雙臂向後,半彎起胳膊肘,然後用一根木棍在臂彎和背之間穿過去。由於想要保持正常的姿勢,兩臂就自然而然地把木棍壓向後背。在這種壓迫下,木棍就迫使孩子把背挺直。孩子們在家庭女教師嚴格的監督下,幾乎整天就這樣夾著木棍走來走去,最後就養成了背部伸直的習慣了。

“同時,就像體操能夠練出明晰的動作,使其重點突出,有軍人般的節奏一樣,舞蹈則使動作平穩、寬廣,姿勢優美。它們使動作舒展,賦予它以線條、形態,賦予它以明快和奔放。

“體操的動作是直線式的,而舞蹈的動作則是奇巧複雜和多種多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