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唐胄上書進諫

唐胄,字平侯,瓊山人,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考中進士,官授戶部主事。後來因為了憂歸家盡孝。劉瑾罷斥那些守喪期滿卻還久不上任的官員,唐胄因此被罷職。劉瑾被殺後,朝廷召用他,他因為母親年老而沒有出來。

嘉靖初年(公元1522年),朝廷起用原來的官員。唐胄上書內官織造,請求為宋朝守節而死的大臣趙與珞追溢立詞。後來,唐胄晉升為員外郎,又升為廣西提學企事。他命令土官及瑤、蠻民眾送子弟人學學習。後來他又被擢升為金騰副使。土官莽信暴虐,他設計抓住了莽信。木邦、孟養打仗,唐胄派人宣布曉諭,木邦於是獻上土地。他還幾次調任廣西左布政使。官軍討伐古田賊軍,久久都沒有成效,唐胄派人招撫他們。賊軍首領說:“這是從前讓我們的子弟人學學習的唐使君呀!”於是便放下了武器。

後來,唐胄擢升為右副都禦史,巡撫南、贛。然後又調往山東,後來升任南京戶部右侍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改到北方任職,升為左侍郎。皇帝因為安南久不進貢,準備派兵討伐,郭勳又讚同這件事。皇帝下令派錦衣官去問問情況,朝廷內外軍隊整裝待發。唐胄上書進諫道:如今之事,如果隻是想讓它修進貢之禮而已,就不必用兵,也不必派官去。要是想討伐它,則有七個不可以的原因。請讓我一一講來。

古代帝王不用治理中國的辦法來治理蠻夷,因此不征討安南,這是寫在祖訓裏的。這是其一。

太宗皇帝滅了黎季犛,尋求陳氏的後人沒有找到,於是開如在那裏設置郡縣。後來戰亂不斷,仁朝每每以此為憾。章皇帝為完成先帝遺願,放棄了那裏而不守護,現在我們應該沿循;日例。這是其外夷紛爭,這是中國的福分。安南從五代到元朝,更換了曲、劉、紹、吳、丁、黎、李、陳八姓,興衰更迭,因而嶺南外的警報就少了。如今蠻夷紛爭,我們正該不過問,為什麼卻要使子民受到損害而威懾小醜,割下心腹之肉來補四肢呢?這樣做無益有害呀。這是其三。

如果說是因為中國與安南接壤,應該乘它們混亂而攻取它。我考證了馬援南征的史實,他深人浪泊,士卒幾乎死了一半,所立的銅柱為漢朝邊境的終極,卻近得隻在現在的思明府罷了。以往各朝雖然曾經平定過安南,然而安南卻屢服屢叛。中國軍隊、馬匹、物資喪失了有幾十萬。竭盡二十多年的財力,卻僅得了數十個郡縣的虛名罷了。何況還有征討卻不能攻克,像宋太宗、宋神宗、元憲宗、元世祖各朝的舊事呢?這可以作為借鑒啊。這是其四。

那些外邦進貢,是對他們有利的。一來因奉順天朝正朔而加強在國內的威望,二來可以通貿經商使國家富足。因此它們雖然現在有戰亂,仍時時呈奉表箋,進貢方物,叩關求人,但守關大臣卻因為他們姓名不符拒絕讓他們通行。這是他們想進貢卻無法進貢呀,而並非抗拒進貢。因為這樣而討伐他,名不正言不順。這是其五。

發兵就需要糧餉。如今四川有采木的勞役,貴州有在凱口戰鬥的軍隊,而兩廣所積蓄的幾十萬糧餉,都消耗在田川岑猛的戰役中了。而且現在大的工程又很頻繁,所有的軍需儲備都快用盡。發兵幾十萬,用什麼供給呢?這是其六。

然而我所擔憂的,還不止這些。唐朝的衰落,從唐明皇征討南詔的戰役開始。宋朝的衰落,從宋神宗討伐遼國的戰役開始。如今北方敵寇日漸強盛,占據了我河套地區。戍邊士卒屢次叛亂,毀壞我們的防線。北方的威脅正大,怎能再提南征的建議呢?如果有什麼不測,誰負這個責任?這是其七。

錦衣衛官員乃是武人,不識大體。如果稍微弄錯的是非的實情,使他們不服,反而有損大朝國威。即使察問到了實情,討伐它不行,不討伐也不行。這就是說憂患不在於外夷,而在國內啊。請陛下停止派出調查情況的官員,罷免一切征調,這樣天下就大幸了。

奏章下發到兵部,請求聽從這個建議。得到旨意後,等到調查的官員回來再商議。第二年四月,皇帝決計要征討安南。侍郎潘珍、兩廣總督潘旦、巡按禦史餘光相繼進諫,都未被采納。後來派毛伯溫前往征討,終於招降了安南。

二八、任用官吏的規章

寇準做宰相時,用人不拘一格,同僚們對此十分不高興。不久,又要任用官吏,同僚們派人拿著規章送給寇準,寇準說:“宰相為朝廷考察官吏,應該推舉賢才,撤免不肖之人;如果一概按例行事,宰相的功能就不過等同於一個普通的吏職罷了。”寇準時常以澶淵退兵之功而自負,就連未真宗也因此對他格外厚待,從而引起王欽若的深深嫉恨。有一天,群臣朝會皇帝,寇準有事先行退朝,真宗一直目送著他離去。王欽若見機會來了,便問真宗說:“陛下尊敬寇準,是因為他對國家有功嗎?”真宗說:“是的。”王欽若說:“澶淵之戰,陛下不以為恥,卻說寇準對國家有功,這是為什麼呢?”真宗十分驚愕地問道:“你為什麼這麼說呢?”王鐵若回答;“因兵臨城下,以屈辱條件換取的盟約,在《春秋》中被認為是一種恥辱;澶淵之盟,正是這樣的城下之盟,以陛下天子的尊貴會簽訂這樣的盟約,還有什麼樣的恥辱能比它更大呢!”真宗聽後,揪然不悅。王欽若又說:“陛下知道賭博吧,賭博的人在快輸光的時候,便罄其所有,以求一博,這就叫最後的孤注,陛下如今就是寇準手中的孤注,他對您的利用已達到十分危險的地步了”。

從此以後,宋真宗開始對寇準逐漸冷淡。在王欽若巧使離間計的第二年,便將寇準貶為刑部尚書,出任陝州知府,並任用王旦做宰相。真宗對王旦說:“寇準愛對人封官許願,當做自己的恩惠來施舍,你做宰相後,一定要引以為戒!”

二九、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的原意是:彼此離開三天,就會有新的認識。現常用來比喻用新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在實際使用中,它又多被人說成是“刮目相看”,其意思是一樣的。由於在典故中“士別三日”和“刮目相待”是連用的,因此,也有人用“士別三日”,來表達這層意思。

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東南)人。他15歲從軍,跟著姐夫鄧當,追隨“小霸王”孫策南征北戰。鄧當死後,他接替姐夫領兵,由於治軍嚴謹,屢建奇功,在輔佐孫策的弟弟孫權的過程中,征伐黃祖,參加赤壁大戰,拒曹攻皖,戰功卓著,深得孫權的賞識。先後任別部司馬、橫野中郎將、虎威將軍。行伍出身的呂蒙,最初文化水平很低,每次陳述軍情,常常口授其詞,由他人記錄後,作為上奏的文書。為此,孫權曾勸他說:“你如今已經做了將軍,不能不讀書學習。”呂蒙卻不以為然,常以軍務繁忙為托辭。孫權說:“我並不是讓你成為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你再忙還能比我忙嗎?我堅持讀書,很有收獲。”呂蒙這才聽從了孫權的勸告,開始利用戎馬倥傯的間隙發奮讀書。數年後,接替死後的周瑜到陸口,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嘉魚陸溪口,領兵的魯肅在赴任時路過呂蒙的軍營。魯肅出身士族,內心有些輕視呂蒙,曾想一過了之。有人勸諫魯肅:“呂將軍功名日益顯著,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他,您應該去拜訪他。”

於是魯肅來到呂蒙的軍營。酒喝到盡興的時候,呂蒙問魯肅:“您肩負國家重任,與占據荊州的關羽鄰近,將采用什麼計策謀略,以防備預料不到的事情呢?”魯肅隨口便答:“看情形隨機應變。”呂蒙嚴肅地說:“現在吳蜀雖然聯盟,而關羽占據荊州,總是吳國心腹之患,計策怎能不預先設定呢?”接著他給魯肅提出了五條計策,魯肅聽後大驚,隨即恭敬地走下席位,走近呂蒙,輕拍著呂蒙的肩說:“呂子明,我不知道您的謀略竟達到這樣高的水平,你再也不是原來那個有勇無謀的阿蒙了。”呂蒙笑著回答說:“分別二天,就應該重新認識,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呢?”

建安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17年,魯肅病死,臨終向孫權舉薦呂蒙,接替自己到陸口就任都督。呂蒙果然不負眾望,三年後,用計襲取了荊州,逼得關羽敗走麥城。呂蒙一生對吳國最主要的貢獻,就是策劃和主持了奪回荊州的戰役,為吳國政權的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這是與他勤於讀書,發奮學習,從而膽識大增,謀略出奇,密不可分的。通過學習,呂蒙的人格也有提高,他關心部屬,善待俘虜,舉薦不計私怨,深受部下擁戴,這才有了襲取荊州的勝利,並被封為孱侯。但不久舊病複發,不治而死,死時年僅42歲。臨終前,呂蒙囑咐家人,將所有的賞賜全部上繳國家,喪事務必簡單節約。孫權後來多次提到此事,深感欽佩。

關於呂蒙讀書學習的故事,通曉古今的毛澤東,是給予肯定的。他在1958年9月視察安徽時,對同行的人說:“呂蒙是行伍出身的,沒有文化,很感不便。後來孫權勸他讀書,他接受了勸告,勤奮苦讀,以後當了東吳的統帥。現在我們的高級軍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參加革命後才學文化的,他們不可不讀《三國誌》的《呂蒙傳》。”近半個世紀過去了,今天的情況與50年代相比,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然而,依據不同的時代要求,學習,學習,再學習,仍然是曆史賦予我們的重任,也惟如此,我們這支軍隊才能永遠令世人刮目相待。

三〇、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常被人們用來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這句成語的典源是發生在三國時期的一個故事:吳、蜀、魏三足鼎立到了後期,孫權、劉備、曹操相繼去世,他們的後代不像前輩那樣叱吒風雲,雄才大略,逐漸露出衰敗之氣,尤以蜀國後主劉禪為最。

劉禪是劉備的長子,小名阿鬥,就是趙雲大戰長阪坡從萬馬叢中救出的那個嬰孩。劉備病逝以後,他襲位於成都,當時年僅17歲。劉禪是個沒有出息的庸碌之輩,在他即位之初,有蓋世英才諸葛亮等舊臣的輔佐,還可以維持下去。諸葛亮死後,蜀國每況愈下,特別是諸葛亮選定培養的大司馬蔣琬病逝,大將軍費諱被殺後,劉禪終日熱衷於聲色犬馬,重用宦官黃皓,朝政日益腐敗。

諸葛亮病逝時,曾把伐魏的重任托付給大將軍薑維。薑維領兵在外作戰,黃皓私下裏對劉禪說薑維要謀反,昏聵的劉禪不問青紅皂白,就下詔要薑維迅速返回成都,以致喪失了與魏軍主力決戰的大好時機,蜀軍無功而返。

不久,魏國大舉進兵,命征西將軍鄧艾,鎮西將軍鍾會分兩路攻打蜀國。薑維領軍鎮守劍閣與鍾會相持。鄧艾則繞過宜守難攻的劍閣,從小路翻山越嶺,經陽平突然出現在錦竹。麵對魏軍,在成都隻會吃喝玩樂的劉禪,頓時慌了手腳。是戰,是降,是投靠東吳,還是退守蜀國內地,在大臣們的眾說紛紜中,劉禪選擇了降魏,還下令讓在劍閣與魏軍作戰的薑維也放下武器。其實,此時蜀軍主力並未受到重創,僅成都城內還有數萬人馬,如果薑維全軍馳兵救援,兩麵夾擊,完全有可能消滅鄧艾。但劉禪為了保全性命,竟然拱手讓出了劉備苦心經營多年的江山。劉禪的第五個兒子劉湛哭勸劉禪背水一戰,被劉禪趕出宮門,劉湛大哭,拔劍先殺妻兒,隨後自殺。前方將士聞訊拔刀砍石,痛心疾首。薑維更是仰天長歎:真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鬥。薑維曾想先詐降鍾會,再尋找機會複國,但消息走漏,自己死於亂軍之中。

降魏的劉禪被押往洛陽,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為了答謝司馬昭不殺之恩,第二天,劉禪帶著投降的蜀官來到司馬昭的府中,司馬昭備灑款待,並命蜀人在筵席前彈奏蜀樂,表演蜀國的歌舞,在座的蜀官不勝感傷,都掩麵流淚,隻有劉禪嬉笑不止,毫無悲憂之情。司馬昭輕輕歎了口氣,問劉禪:“你還想念蜀國嗎?”劉禪隨口回答:“這裏很快樂,一點也不想蜀國了。”一會兒,劉禪起身更衣,手下一位叫郜正的大臣跟著出來說:“你怎麼可以說不想蜀國了呢,如果司馬昭再問你,你就哭著說‘先人之墓,遠在蜀地,無時不在想念它’,這樣,他就會讓你回去了。”劉禪牢記在心,重新入席。果然司馬昭又問:“你還想念蜀國嗎?”劉禪就照著郜正的話,一字不改地回答了,可他想哭卻沒有眼淚,隻好把眼睛閉起來。司馬昭問:“你說的怎麼像是郜正的話啊!”劉禪不假思索地答:“是啊,就是他說的話啊!”說得司馬昭和左右大臣都哈哈大笑起來。

後來,人們就把那些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的人的所作所為,稱作“樂不思蜀”。

三一、生子當如孫仲謀

“生子當如孫仲謀”,典出多處,我們取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這首詞作例。詞的原文是這樣的: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首詞的最後這一句,表達了作者對三國時期吳國創立者孫權的仰慕與懷念,意思是說,細數天下英雄,又有誰足以成為孫權的敵手呢?隻有曹操與劉備了,人們想要生兒子,就應當生個像孫權這樣的英雄人物。孫權,表字仲謀,他為什麼能讓詩人以及許多後人讚歎呢?我們不妨來看一看他的經曆。

孫權,吳郡富泰(今浙江富陽)人,出身於將門,孫武之後。他的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都是當時赫赫有名的軍事將領。孫權自幼追隨父兄,艱苦、動蕩的軍旅生活,培養了他深謀遠慮、倔強剛毅的性格。孫權15歲任陽羨縣長官,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孫策被害,江東六郡的軍政大權交給了年僅18歲的孫權。孫權在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精心治理屬地,公元208年,聯合劉備,以弱小之師大敗號稱擁有百萬大軍的曹操於赤壁。221年,他大膽啟用年輕的陸遜,於夷陵之戰中又戰勝了劉備。孫權治軍嚴謹,有一年,曹操舉兵攻江東,與孫權在濡須對峙了一個多月,曹操從遠處眺望孫權的軍隊,讚歎孫權的軍隊嚴明整肅,於是就撤軍了。孫權軍事上的深謀遠慮,還表現在他的居安思危上。吳、蜀、魏三足鼎立局麵形成後,曾出現過一段暫時的平靜。當時吳國的不少軍事將領思想上因此產生了麻痹。孫權特地下達命令說:“我們在生存時,不能忘記有滅亡;在安居時,一定要想到危機。”漢代有一位名臣叫雋不疑,他生活在社會安定和平的年代,刀劍卻從不離身。所以,軍備是時刻不可忘記的。關羽水淹七軍,俘虜了魏國的左將軍於禁,呂蒙襲取荊州後,對如何處置於禁,意見不一。孫權從戰略高度考慮,派人把於禁送回了魏國,很得魏文帝曹丕的欽佩。關於孫權勸呂蒙讀書學習的事,更是為人們所稱道。毛澤東在讀《呂蒙傳》這一段時,特別讚揚孫權的這一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