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源自堅守
1988年職校畢業的樊德洪,先是被上虞市一家襪廠招聘為機修工。但好景不長,沒多久,企業倒閉了。他又懷揣著理想繼續前行,後來在鎮銅材廠當銷售員。他在出色地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努力地學習管理、營銷等各方麵的知識,成為了銅材廠銷售和管理的骨幹。2000年,銅材廠轉製,樊德洪又成了下崗工人。因為經曆了幾年的銷售和管理工作,他毅然創辦起萬傑製冷設備廠,邁開了艱難的創業之路。
創業初期,資金不足、產品的各項指標都不合格,銷售工作無法開展,困難遠比想象中的大。但他沒有後退,頂住壓力,四處“拜師求藝”,一年時間裏先後十多次到廣東學習製冷技術。他堅持不懈、努力拚搏、刻苦學習,終於使企業有了轉機。經一年半努力,企業終於步入正常運行軌道,在沒有專職銷售員的情況下,年銷售額一路攀升,連年以翻倍的速度增長。從2001年的120萬元到2010年1。8億元。這不單單是一個數字的增加,它充分體現一個企業良的好發展勢頭,更說明了樊德洪的成功。從此,企業在國內外享有較強的市場,產品暢銷全球104個國家和地區,產銷量穩居國內第一、全球前五位。
不忘社會責任
創業成功了,樊德洪不忘回報社會,因為他有一顆感恩之心,他感謝所有幫助過他的人,所以當企業規範穩定後,他開始做以“文化”為主題的“慈善事業”,通過各種渠道回報社會。2004年,他出資100萬元在上浦鎮設立了“東山琴利”獎學助學基金。同年,又在上浦鎮鎮中出資建起了“萬傑東山民俗苑、萬傑圖書館”。2005年,他隻身一人跑到了浙西山區——衢州市太真鄉,對當地的教育情況進行考察,並在2006年啟動了“手拉手結對助學”慈善工程,廠裏的管理層和那裏的孩子建立了長期的助學關係。2007年,他又出資400萬元,在章鎮鎮設立了“琴利”三關懷基金會,用來資助當地的貧困學生、老人、婦女。2008年5月,四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先後捐款、捐物十多萬元。2009年,又出資300萬元,在章鎮鎮設立“萬傑”獎學助學基金。他還以個人名義,通過浙江慈善總會簽署了捐助5名在校學生完成學業的協議書,開始了長達3年的捐助工程。至今,樊德洪已向社會捐款累計達1000多萬元。他還以一名中職畢業生的身份,每年為母校(上虞職教中心)學弟學妹作創業報告,為上虞市經貿學校青年創業者講授創業經驗,並義務擔任大學生村官創業導師。
創新贏得發展
思想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讓企業更具有生命力,這是樊德洪在萬傑製冷設備廠始終貫徹的思想。他自行設計,委托高等院校代為加工,完成了換代高精度數控車床製造。這一革新,降低了生產成本,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益,而且保證了質量。緊接著又大投入,引進80台全自動數控機床以及與之配套的自動化焊接機、壓網機、全自動超聲波清洗機和各式全自動包裝機,使員工勞動強度大為降低。2005年,企業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係認證,ISO14001環境認證及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認證。隨著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萬傑製冷設備廠被上虞市評為高新技術企業。2007年,萬傑的產品被浙江省列入高新技術產品,其中的幹燥過濾器,榮獲“紹興市名牌產品”、“紹興市著名商標”稱號,2008年榮獲中國過濾器產業十大用戶滿意、十大暢銷產品、十大著名品牌,全國機械工業用戶滿意產品。萬傑製冷廠被評為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
真情凝聚人心
樊德洪始終認為:企業的飛速發展,離不開企業員工的精誠合作和努力付出。因而他總是十分關心和愛護員工,注重從細微處入手。他懂得滿足員工學技術、學文化的內在需求,懂得關心員工工作以外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此,樊德洪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相繼投資建起各類圖書館、卡拉OK歌舞廳、電腦房、籃球場、乒乓球房、羽毛球場、健身房等各種文化活動設施,滿足員工八小時以外的文化生活需要。他還為職工每年免費健康體檢一次,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等。樊德洪還將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發展戰略相結合,在企業門開展了“提金點子、創高效益”的活動、“萬傑杯”職工運動會、戶外拓展培訓、迎新年聯歡晚會等活動。這些活動,有效發揚了企業的團隊精神,加濃了生活氛圍,營造了企業良好的工作氛圍,從而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