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世界西服達人——陳和平與台北格蘭西服公司(1)(2 / 2)

以量身來說,這是手工定做的關鍵環節,也是考驗裁縫師傅功力的重頭戲,紅幫裁縫都十分重視這一環節。陳和平也深諳此道,他認為:做好一件西裝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精準判讀客人的身型。為此,在傳承紅幫師傅“量體裁衣”功夫的同時,他不斷地探索研究,獨創了量體工具——“紅外線水平量測儀”。在“紅外線水平量測儀”探照下,為客人的身體畫出施工藍圖般的路線:長短手、高低肩、厚扁身,20幾個數據,盡顯身型的優點和缺陷。

借助儀器為客人精確量身固然重要,但製作手工西服是一種需要懂得“拿捏距離”的行業,而且在服務上常常會出現兩難的情境,即:在生理上,客人可能與師傅保持距離;但在心理上,客人卻希望與師傅沒有距離。因此,作為一個優秀的裁縫師傅,在為客人精準量身的同時,還必須用心去了解顧客的心思。而陳和平正是這樣一位傑出的世界級剪刀手,他在為客人量身的同時,也在“丈量”客人的心思,因此他能做出既合身又合心的衣服。對於每一位走進“格蘭”的客人,陳和平都會仔細揣摩顧客的心思,引導顧客參與討論西裝穿著的場合和習慣、西裝的選料與款式、發色膚色與西裝的色彩等問題;言談之間,便讓顧客內心有了信任感。對於體型有缺陷的顧客,為了避免量體時可能出現的尷尬,陳和平總會引導顧客走進試衣室,在給顧客量身時,他會始終站在客人身後,避免與客人麵對麵接觸;有時候陳和平還會用風趣的語言調節氣氛,譬如碰到斜肩的顧客,陳和平會告訴對方“您的肩膀就像衣架子,穿西裝會很好看”;遇到中年男子在意的大肚腩,陳和平的說法更有趣“站在您旁邊,肯定很有安全感”。

對於自己所從事的西服定製工作,陳和平曾經這樣詮釋:“做西服跟建築房屋一樣,追求比例正確、線條和諧,我的工作在於引導人們找到自己更好的樣子。”他認為,“讓客人覺得舒服和安全很重要”,他要借助他製作的西服“把人的能量引出來”。陳和平這樣說,也這樣做。“格蘭”的每一件手工定製西服至少都要經過1萬次以上的手工縫襯動作,比起機器製作的成衣,多了舒適的挺度,但並不會流於僵硬。如此高要求、高水平不僅讓陳和平在各類世界西服大賽中屢獲佳績,受到英、意、法、德等國際級同業的重視,同時也更受到眾多高品味消費者的青睞。許多政要、巨賈、文化名人及其家人一直指名要“格蘭”為其定製西服,從李登輝時代到馬英九的團隊人物,一直要“格蘭”製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炳坤以及王金平、關中等政要,商界如全家便店董事長、和泰汽車總經理、知名律師前海基會秘書長陳長文、《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美商花旗環球證券台分公司董事總經理穀月涵等,都是陳和平的常客;許多科技新貴、即將登入婚姻殿堂的新人也慕名前去定製西服,“格蘭”創新的剪裁、時尚的風格備受年輕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