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養親以得歡心為本。子夏問孝,子曰色難。色難者,就是永遠和顏悅色,承順父母的旨意,而不專在飲食的供奉上滿足父母。曾國藩夫婦侍奉父母,均以得歡心為本,故一家融融洽洽,上下歡愉,養成一團和氣。
第四,養生以少怒為本。曾國藩曾說,養生之道,莫大於懲仇窒欲,懲仇即所謂少惱怒也。又謂佛家降龍伏虎,龍即肝火,虎即肝氣,降龍即窒欲,伏虎即懲忿。釋儒之道不同,而其節製血氣,未嚐不同。大凡不能懲忿窒欲的人,全憑血氣意氣行事待人,不僅誤事,而且戕生,所以曾國藩力言少惱怒以養生機,諄諄教誡子弟。
第五,立身以不妄語為本。曾國藩謂立誌學做好人:第一貴勤勞,第二貴謙恭,第三貴信實,莫說半句荒唐之言,莫做半點架空之事。修此三者,雖走遍天下,處處順遂矣。李鴻章初入曾國藩幕府,裝病不吃早飯,曾國藩正色誡之曰:“此間所尚者,惟一誠字也。”李鴻章為之悚然。能誠則不妄語,能誠則不架空,學做好人,必自不妄語始。
第六,治家以不晏起為本。早起,即使現代社會也是優良的習慣。曾國藩祖父曾星岡每日黎明即起,家道以興。早起三朝當一工,故曾國藩以早起為治家之本。
第七,居官以不要錢為本。曾國藩很讚同嶽飛的話:“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則天下治矣。”曾國藩也說:“予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財為可恥,以官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總不靠做官發財以遺後人,神明鑒臨,絕不食言。”我國曆代名臣名將,幾乎無不以此為戒。愛之甚,則貪字生。貪字一生,則身敗名裂,不僅官做不成,連首級亦難保。故曾國藩告誡子弟,做官以不愛錢為本。
第八,行軍以不擾民為本。動蕩時期,子弟從軍,不失為立功晉爵的一條捷徑。而行軍擾民,實為禍患之先,故曾國藩以此諄諄教導子弟。
曾國藩曾將其家規編為“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八字家規。後人嚐戲八字家規為“八寶飯”。一個家庭有了這“八寶飯”,真是吃不完用不完的聚寶盆,可以傳之子孫以至無窮。
書:就是讀書。在過去的家庭中,除極少數的例外,每個青年子弟,總要讀三年五年的書,即一般女子,也至少要讀一兩年的書。我國曆代講究讀書,所以中國文化在過去曆史上,總是站在世界領先的地位。
蔬:就是蔬菜。一個耕讀之家,田有穀米,園有蔬菜,關於食的方麵,除鹽以外,可以說無所多求於他人了。
魚:曾國藩常說:“家中養魚養豬種竹種蔬菜,都不可疏忽,一則上接祖父相承以來之家風;二則望其外有一種生氣,登其庭有一種旺氣。”足見養魚,不僅供應口福,而且可以增加生氣,生氣勃勃,則家道興矣。
豬:湖南農業的副產品中,豬占著一個極重要的地位。湖廣熟,天下足。湖南有的是米,湖南的豬,是吃米糠長大的,味道之佳,實各省所不及。因此湖南豬、豬肉、豬鬃以及臘肉,銷行至遠。曾國藩提倡養豬,自有道理。
早:就是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提倡早起,就是鼓勵勤勞,增加生氣,最合生產。不但農民早起,商人也不得不早起,工人士子也不得不早起。
掃:就是掃除,包括灑洗。這一工作,大多由婦女為之。婦女早起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灑掃工作。庭階穢物,桌幾灰塵,要灑掃幹淨,雖至貧至苦人家,也不會例外。年終的時候,屋前屋後,還要來一次大掃除。我國自古即重視小子灑掃應對進退之禮,將灑掃之事與應對進退之禮並為一談。
考:就是祭祀。就是為人子孫者,不要忘記祭祀祖先。中國人對於祖先的祭祀,素極重視,因為追念遠祖,自然不敢為非作歹,民德自然歸於淳厚,這與孝順父母是一樣的道理。
寶:就是善待親族鄰裏。一個人不能獨善其身,一個家也不能獨善其家。你一家雖好,必須親族鄰裏大家都好。人與人的關係是息息相關的,牡丹雖好,也需綠葉扶持。假若與親族鄰裏不能好好相處,這個家,便成怨府,遲早是要毀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