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出任艦隊司令(4)(3 / 3)

海上的風越刮越大,小艇被吹得歪歪斜斜,隻得放慢速度。水兵們兩手死死地抓住艇舷,以防被海水吞掉。寒流驟降,撲上甲板的海水結成了冰殼,桅杆上的旗子被海水浸透,凍得像一張硬硬的牛皮紙。張逸民命令全艇人員靠在右舷,以防艇體過於傾斜。

102艇在海浪中艱難地向前航行著。而“永”字號已漸遠離視線。

23時18分,前甲板有人高喊:“看,一艘大軍艦!”

張逸民定睛一看:“好家夥,與‘洞庭’號不期而遇了!”

“洞庭”號,是國民黨軍的一艘炮艦,排水量1030噸,艦上官兵170人。此艦早已為張逸民所熟悉,因為它經常對大陸漁民和商船進行襲擾,是橫行海上的一害,我艦艇部隊多次想擊沉它,但每次都被它逃脫了。

“今天你別想再跑了,我炸不沉你也要撞沉你!”張逸民眼裏冒火。他命令全體人員進入戰位,準備發射魚雷。因為是孤艇、單雷作戰,一旦擊不中,自身便極有危險。他不顧一切地命令:“以35節的高速前進!”小艇像發了瘋一樣向敵艦撲去。

“艇長,快放魚雷,再不發射,就要撞上敵艦了!”水手長張德玉急得直喊。

“進入200米以內再發射!”張逸民抹著臉上的海水,命令著。

“200米了!”

張逸民猛的用力扳動了魚雷發射把,魚雷嗖的躍入水中。

此時巨大的慣性使102艇繼續向前衝擊,掉頭已來不及了。如果再衝一步就可能與“洞庭”號同歸於盡了。

“全速倒車!”張逸民大聲命令。

102艇猛的一沉,刹車後又向前衝了幾十米,然後一個360度大倒彎,轉過頭來。

就是這時,傳來一聲巨響,海麵上頓時騰起幾丈高的水柱,大海劇烈地抖動起來。“洞庭”號中彈!

張逸民心裏一下也像爆炸似的,樂開了花。但他沒有忘記自己的危險處境,趕緊命令全速退出戰區。由於快艇離炸區太近,巨大的衝擊波已把小艇上所有的玻璃和安全燈罩都震得粉碎。

這最後一發魚雷炸得太準了,竟將“洞庭”號這個上千噸的家夥攔腰炸成兩段。

消息很快傳到華東海軍作戰室,作戰參謀記錄下這個時刻:1955年1月10日23時,我102艇孤艇、單雷擊中敵海軍炮艦“洞庭”號。這次他們記住陶勇的話,再次給敵人以打擊:我炮艇中隊以猛烈的炮火抵近射擊,11日淩晨2時許,此艦已在格嶼東南4海裏沉入海底。

陶勇接到捷報大喜,立即指示給102艇馬上發去賀電,祝賀他們擊沉“洞庭”號,陶勇簽署的嘉獎令隨後也到了,艇長張逸民等立二等功。

一江山島成了人民的江山

海空作戰,重要的是天氣。1955年1月17日,海上還有六七級大風,但不長時間便逐漸減弱。張愛萍還不太放心,不等開飯,就帶著前指的參謀人員搭乘一艘海軍炮艇向頭門山島馳去。一上岸,他立即派一位參謀帶了測風儀,坐到頭門山最高的山頭上,隨時向他報告海上風情變化。

18日淩晨,海邊上出現了晴朗的天氣。

7時30分,天氣比預報的還要好。此時,金燦燦的太陽,照耀著湛藍的大海,海麵上波光如鏡,能見度很高。

上午8時,聶鳳智向機組發出命令:“出擊!”

頓時,隆隆的機聲掠過海空,人民空軍三個轟炸機大隊和兩個強擊機大隊,在殲擊機的掩護下,昂首衝入雲霄,向一江山島上空飛去。機群投下的炸彈,暴雨似的落到了預定的目標上。大陳島上的雷達及無線電通訊設施被炸毀,斷絕了大陳島與台灣的通訊聯絡。一江山島上的各個重要設施,大半被平為廢墟。

下午2時,港灣的指揮台上,揚起了一麵藍旗,陶勇一聲令下:“起航!”

刹那間,港灣內所有的登陸艇和護衛艦一起發動起來,一片馬達聲掩浪遮島,把山那邊傳來的大炮聲都壓蓋下去。

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載著5000多名陸軍部隊的70多艘登陸艇和作戰艦隻排著嚴整的防空隊形,迅速分路衝向一江山島。

前線司令員張愛萍此時也步出觀察所,用望遠鏡巡視和檢查著海上整個戰鬥序列。他望著這壯麗的海上奇觀,激動地對站在一旁的參謀長王德和登陸指揮所司令員黃朝天說:“這哪像在海上進軍,簡直是在西湖裏劃船。”

炮艇和護衛艦、火箭炮船已經抵近一江山島,從各個角度向敵軍陣地進行直接轟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