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匡亞明與吉林大學(2)(2 / 2)

深入實際,依靠師生。匡亞明始終把教師看作是辦學的依靠,注意向師生學習,密切關心師生的利益。他采取多種形式親自同師生員工保持直接的聯係。他雖工作繁忙,卻經常深入課堂、實驗室、學生宿舍和食堂,同他們廣交朋友,同他們切磋學術,同他們傾心交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心聲,理解和掌握師生的情緒、要求和脈搏,及時幫助解決遇到的難題。物理係金屬物理進行萬度以上高溫熱源的實驗,必須用大功率的直流電源,而當時最簡便的辦法就是從電車天線上拉出來。為此,匡亞明專門派人把電車公司經理請到家中,盛情款待,在融洽和諧的氣氛中,當場拍板解決了這一難題。

身體力行,從嚴治校。建立一個高標準的學校,必須有嚴格的管理。嚴格管理,這是匡亞明治校的方略。他要求職能部門,克盡厥職,不可有絲毫的懈怠。

一次,匡亞明從走廊路過,看見教學研究科房門虛掩,便推門詢問,室內卻無人應聲。匡亞明當即吩咐人將其牌子摘掉,嚴厲地批評了工作時間無人在崗的現象,並多次在全校大會上點名批評,教育當事者,以警策他人。回憶起這件事,吉大人不無感慨地說,吉林大學能夠迅速崛起,是與匡校長從嚴治校分不開的。

講究效率,嚴格要求。匡亞明對工作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他嚴格遵守時間,同時也要求別的同誌遵守時間。凡是他出席的會議,他總是準時到會,他主持的會議更是如此。會上,他要求發言者不能超過規定時間,發言中涉及的事實和數字必須準確,提出的建議必須明確和實在。他辦事很細心,抓得很緊。事情一經提出,就一定抓到底,決不半途而廢。無論大事小事,都是這樣。他工作非常講究實效,要求嚴格,特別反對拖拉作風。一次,他讓秘書為一個老教授送信,要求中午12點送到,12點剛過,他便打電話詢問收信人是否及時收到。當得知延遲了送信時間時,他當即毫不客氣,極其嚴厲地批評了那位幹部。

具體指導,不尚空談。匡亞明善於把日常工作中初看起來似乎極為瑣碎的問題同重大的原則問題結合起來,強調實際,指導具體,不尚空談。對公文和通知的起草都要求規範化。一位幹部起草一份報告,請他過目,他字斟句酌,在“請幫助解決”前,加上一個“懇”字,並告訴那位幹部,這樣能表明誠意,便於問題解決。

獎懲分明,關心同誌。匡亞明在工作中獎懲分明,對稱職的敢於重獎,對失職的決不姑息。他對於在工作中犯了各種各樣錯誤的同誌,批評是嚴厲的。但他對事不對人。批評是為了幫助同誌改正錯誤,改變作風,改進工作。即使在他給予嚴厲批評時,也從不使人感到難堪,感到無地自容。相反地,被批評的同誌常常是帶著有決心和有能力糾正自己錯誤和過失的信念而離開他的。

當年曾被他嚴厲批評過的同誌,至今回憶起來仍感頗受教益和啟迪,絲毫沒有怨恨之意。匡亞明經常以慈母般的愛護心情,在日常生活方麵關心同誌。他即使是在最繁忙的校務工作中,從來沒有一刻放鬆過對同誌、對學者、對學生、對工人的工作、學習、生活條件和健康情況的細致周到的關心。中文係馮文炳教授視力不好,他囑咐後勤同誌特製了一個書桌架。他時刻把教師的冷暖放在心上,上世紀60年代,個別教師家無暖氣,他要求後勤為他們燒火牆,隨時檢查,確保溫暖。

同匡亞明在一起工作過的同誌,對他的工作風格欽佩不已。匡亞明就是這樣,對工作既嚴格要求,又耐心細致;對同誌既獎懲分明,又體貼入微;辦事情既雷厲風行,又細致周到。這兩方麵的統一,就是匡亞明的風格。

1963年5月,匡亞明調任南京大學校長。臨別前,他贈予全校師生兩首詩:“八年切磋心未老,寒暖共溫息已通;學核百家評月旦,振衣笑向鳴放宮。北國春風意正濃,花香鳥語憶冰封;登樓極目窮萬裏,誌在平凡學雷鋒。”言為心聲,文如其人,這是匡亞明在吉林大學工作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