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突然生氣、容易被激怒的同事
平常表現得成熟穩重,但會突然生氣、情緒暴躁,這種是具有依附性氣質的人。在平時的工作當中,他們是做事很踏實的正直者,不懂得變通,有點頑固,而且工作中有不滿或生氣時也不會表現出來,隻會往自己心裏放,看起來很溫和的樣子。但如果哪天累積到了臨界點,剛好又被激怒的話,此時他就會把累積的怒氣一次性爆發出來,而且會持續很久。
3.不停嘮叨的同事
不會著眼在小地方,而是針對整件事的重點去說問題。觀察力敏銳,思路明確,說話有條理,但經常發脾氣,嘮叨不停。也因為這樣,所以大家對他們都是敬而遠之。心機較重,過於認真,也是他們的性格特點,所以這一類人的朋友也不是很多。他們會在意自己的行為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有時在說完對方以後,自己又會感到後悔。
常言道,職場小社會。確實,職場是一個現實社會的縮影。在職場的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碰到各式各樣的人物。然而,恰恰就是這些人決定著你職場生活的質量。因此,了解和研究職場同事的性情將對你職場生活的發展有著巨大意義。
從個性中透視工作能力
個性是決定每個人心理和行為的普遍性與差異性的特征和傾向,並且較為穩定的有機組合。一般來說個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性格和氣質兩個方麵。毫無疑問的是,性格是個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性的行為方式,而氣質是與個人神經過程的特性相聯係的行為特征。與氣質相比,人們的性格差異更是多樣而複雜。
不過,一個人的性格與能力不同,能力是決定心理活動的基本因素,活動能否進行,這取決於你的能力;性格則表現為人的活動指向什麼,采取什麼態度,怎樣進行,等等。性格和能力是在一個人統一實踐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不過,它們一般是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性格比能力更重要。因為在確定個人的工作價值觀及追求的工作目標之後,便可以此作為追求更美好、更充實的人生的動力與踏腳石。這樣,在工作時通常能夠發揮己長,且較樂意投入工作,對工作有高度的責任心,因而更能勝任工作。
日本著名的職場研究專家伊藤友八郎擁有多年研究職業適性的背景,他指出,適職=能力×性格,而且性格比能力重要。職場生活中,如果一個人的性格與工作不合,那麼再好的能力也無法發揮。同時,按照性質不同,伊藤友八郎將一般職業劃分為孔雀型和貝殼型兩大類。
孔雀型包括行銷、門市、公關、廣告、業務、櫃台工作等,工作性質屬於開放的、主動的、多變的,獎懲分明、工時長、靠口才吃飯、薪水多少視工作能力調整。從事這類工作的人,大多性格開放積極、重視外表及形象、善於說服人、口才佳,運作及協調能力非常好。因此,在職場的人際關係上常常做得非常成功。
貝殼型包括事務員、會計、操作員、秘書等工作,工作性質屬於事務性、刻板的、勞務性、片斷經驗、重視細節、瑣碎的、繁雜的。從事這類工作的人,大多性格保守、注重細節、被動、我行我素、對人際溝通不關心等。因此,這一類人在人際交往中一般比較被動,在職場的工作上也常常由於人際關係的原因而給工作帶來負麵的影響。
此外,伊藤友八郎還認為,根據性格選擇職業,能讓自己的行為方式與職業工作相吻合,還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技之長,從而得心應手地駕馭本職工作。因此,作為職場的領導者要善於觀察,把握員工的性格,以便自己在職場上做到量才而用,把最合適的員工安排在最適合的崗位上。
除此之外,一個人工作能力也和個性、氣質有著很大的聯係。也就是一個人的氣質決定著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和職場能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有的人選擇了教師職業,可是性情暴烈缺乏耐心;而有的人選擇了記者職業,但生性沉穩、反應遲緩。於是很多人在自己不適合的崗位上,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其實,並非他們沒有能力或能力不足,而是因為他們的氣質與所從事的職業不相適應。
由此可見,人的氣質不同不僅會影響一個人職業的選擇,而且可能直接影響到其工作能力的發揮。因此,在現實中人們應根據自己的氣質類型,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那麼,作為職場的管理者,應該如何去辨別不同員工的氣質,才能在工作中盡可能地發揮人才的作用呢?
1.重複型的員工。這一類人適合連續不斷地從事同樣的工作,喜歡按照死板的、機械的、別人安排好的計劃和進度辦事,愛好重複的、有標準的、有計劃的工作。這一類人適合從事的職業包括紡織工、裝配工、印刷工、電影放映員、中小學教師、機械工等。
2.自我表現型的員工。這一類人個性張揚、善於表現自我,喜歡根據自己的感情來作出抉擇,並通過工作來表達自己的理想。這一類人適合從事的職業包括詩人、演員、畫家和音樂家等。
3.協作型的員工。這一類人善於協作,注重團隊精神,在團隊中工作時既可以讓別人按自己的意願辦事,也可以按別人的意願辦事。在工作中他們很看重同事對自己的認可程度,並以獲得大家的信任為榮。他們適合從事的職業主要包括谘詢人員、社會工作者等。
4.獨立型的員工。這一類人的最大特點就是善於為自己的活動製訂計劃和指導別人的活動,在獨立的和負有職責的工作環境中他們會感到愉快,而且喜歡對將要發生的事情作出預測。他們適合從事的職業包括管理人員、警察、律師、偵察人員等。
5.服從型的員工。這一類人喜歡按照別人的指示辦事,不願意獨立作出決策,並且喜歡讓他人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任。適合從事的職業包括秘書、翻譯人員、辦公室職員等。
6.勸服型的員工。這一類人口才出眾,善於說服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並且喜歡通過談話、寫作來表達思想,對別人的反應有較強的判斷力,善於影響他人的態度、觀點和判斷。適合從事的職業包括政治輔導員、行政人員、宣傳工作者等。
7.孤獨型的員工。這一類人往往喜歡單打獨鬥,不善於人際交往,他們較適合的職業包括排版、校對、雕刻等。
8.嚴謹型的員工。在生活中,這一類人信奉“細節決定成敗”,對精確性的要求較高,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套規則和步驟來完成,力求做得完美。適合從事的職業包括出納、會計、統計和檔案管理等。
9.經驗決策型的員工。這一類人性格果敢,喜歡根據自己的經驗作出判斷,當別人猶豫不決時,他們卻往往會當機立斷,作出決定。他們通常善於處理那些能直接經曆或感覺到的事情,在必要時,用直接經驗和直覺來解決問題。這類型的人適合從事的職業包括采購、供應、批發、推銷、個體攤販等。
10.機智型的員工。這一類人機智、勇敢,在緊張和危險的環境下同樣可以很好地執行任務,鎮定自如是他們最顯著的特質,即便是事情出現了差錯也不易驚慌。適合從事的職業包括駕駛員、消防員、飛行員、潛水員、救生員等。
11.事實決策型的員工。這一類人凡事都以事實為依據,並根據充分的證據來下結論,善於利用調查、測驗、統計數據來說明問題、引出結論。適合從事的職業包括自然科學研究者、檢驗員、化驗員等。
12.變化型的員工。這一類人在不斷變化的、意外的活動或工作環境中感到愉快,不喜歡呆板的工作,希望工作內容經常發生變化。在一定壓力下,他們的工作往往更出色。他們喜歡追求多樣化的活動,善於將注意力從一件事情轉移到另一件事情上。適合從事的職業包括記者、采購員、推銷員、公安消防員、演員等。
總之,不同的個性適合不同的職業,我們從中也能了解個體的性格特點。
從工作態度推斷職業發展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改變人生。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他的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生命的投影。它的可愛與可憎、美與醜,全操縱在你的手中。
一個天性樂觀、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無論他眼下的工作是洗馬桶,還是自己經營著一家大公司,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聖的天職。這樣的人對於工作總是充滿著熱情,不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他們都會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熱愛自己的工作。對於這一類人來講,哪怕是洗一輩子馬桶,也要做個洗馬桶最優秀的人。
常言道:態度決定一切,態度也能辨別一切。在職場,從一個員工的工作態度,我們也可以知道一個員工的性格特點和心理。
會計專業畢業的研究生陳明,畢業時自信滿滿,他打算找一家最好的會計公司來一展拳腳。由於有相關工作經曆和較高的職稱,他的競爭對手們紛紛落馬,隻剩下一個其貌不揚的家夥與他共同迎接最後的麵試。
最後,公司的主管會計接待了他們,主管拿出一堆賬本,要他們兩個人統計一下某個項目的年度收支情況。雖然隻是“小兒科”,但陳明也不敢懈怠,每個數字都牢牢把握,認真地加加減減。大約一個小時,他便完成任務了。10分鍾後,競爭對手也收工了。會計主管叫他們在一旁等待,然後拿著他們的“試卷”去了老板的辦公室。
結果陳明沒有被錄用。“為什麼?”他問會計主管。會計主管回答:“你沒有作月末統計,而他不但做了,還作了季度統計。”陳明問:“不是要年度統計嗎?”主管笑道:“是啊,但年度統計數據應該從每月合計中得出——這不算什麼會計學問,但反映了做會計的嚴謹態度。也許你們能力相當,但是,我們更加看重的是個人的態度。”
確實,一個人的工作態度不僅表現的是對工作的負責,更是自己職業道德的一種體現。從上麵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在能力相同的員工中,對於工作的不同態度往往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
事實上,工作的態度有時確實比能力更重要。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態度。公司眾多的員工中,有的悠閑自在,有的勤勉進取,有的盡職盡責,有的得過且過。那麼,如果你是公司領導的話,你應該如何通過員工的工作態度來辨別職場的千裏馬和一般的員工呢?這不僅僅需要你善於觀察,更需要你具備著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下麵就具體分析幾類人的工作態度,讓你輕鬆地從中掌握這些人的職場性格。
1.工作中積極進取的員工
這一類人可謂惜時如金。他們為人熱情,遇到同事們總會熱情地打招呼。他們積極樂觀,精神抖擻,盡職盡責,永爭第一。工作上,他們總是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使受到了挫折也表現得很積極。因此,這類員工總能讓希望之火重新點燃。同事們都喜歡和這樣的人接觸,他們雖然整天忙忙碌碌,但卻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時刻享受工作的樂趣。
2.工作上滿腹牢騷的員工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他們總是充滿著悲觀和失望,似乎總是在抱怨他人與環境。這一類人通常都抱有這樣的心態: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於環境造成的。在工作上,這類員工常常自我設限,讓自己本身的潛能無法正常發揮。而實際上他們是一種有著優秀潛質的人,但卻整天生活在負麵情緒當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種種樂趣。在職場上,他們更是牢騷滿腹,這種消極情緒在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整個辦公室,因此,這一類人應該引起管理者的注意。
3.職場上得過且過的員工
這一類員工總是喜歡將“那麼拚命幹什麼?大家不都拿同樣的薪水嗎”掛在嘴上,他們從來都是按時上下班,工作範圍之外的一切事務都不予理會。通常他們從不會出現差錯,在工作中一直秉持這樣的職場思想“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遇挫折,他們最擅長的就是自我安慰:“反正晉升上去是少數人的事,大多數人還不是像我一樣原地踏步,這樣有什麼不好?”這類員工在職場上一般缺乏主動性,在工作上你也別指望他們會自動自發,“無為而治”是他們的做事理念。
上麵的三種思想是職場中最常見的。而且,每種思想都會決定其以後的職業生涯。其實,得過且過的員工一般會麵臨著被解雇的危險,而整天充滿著抱怨的員工,一般工作沒幾天一定會被解雇。你到底是在為誰工作?為老板工作?為自己工作?我想大多數人還是會說是為自己工作。隻有積極進取的員工才能受到領導的重視,也才會得到晉升。
一個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為,決定了他對待工作的態度,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於現狀還是積極進取。態度越積極,決心越大,對工作投入的心血也越多,從工作中所獲得的回報也相應地越多。作為公司的領導者,你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員工的職場特性,懂得留住和重用優秀的員工。
讀懂上司的性格有利於自己的發展
職場不是生活也不是家,而是一個利益交換的地方,我們付出勞力、智慧以及關係,換來薪水和升職。在職場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中很大一部分都和你的上司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對於每個職員來說,上司喜歡你就有前途,上司打壓你則日子難過。因此,搞定你的上司,會讓自己的職業發展一帆風順。
不過,很多人害怕、畏懼上司,看到上司恨不得繞道走,總覺得不知該怎麼和上司相處。其實上司也是人,不是神,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也有脾氣、有家常瑣事,這就自然決定了不同的上司會有不同的性格特點。聰明的下屬往往都善於把握自己上司的具體個性,使自己在職場上遊刃有餘。
如何了解、把握上司的性格,以便投其所好,知所進退,使自己得到更好的發展,這是每個職場中人都不得不學習的技巧。因此,我們把上司分為四種類型:
1.控製型上司
控製型上司熱衷於和業內同行交談,但是不願與自己的員工溝通,說話口吻嚴肅、說教性較強。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在職場上,他們一般隻重視結果,不會考慮過程中存在的種種艱辛的因素,因此,這類上司一般為人比較冷酷,有時似乎顯得不近人情。通常來講,控製型上司性格偏於內向,內心高傲,善於運用理性思維。他們通常紀律性很強,說一不二,十分看重權威。所以,當你遇到這類上司,最好的方式就是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免得受這一類上司的指責。
2.體貼型上司
在現實的職場生活中,這類的上司一般比較真誠,比較關心下屬,常常會直接與員工交談,尊重員工的意見,通常與員工的關係都很好。他們性格一般比較隨和,心態樂觀積極,觀察力強,心思細膩,做事非常有毅力。不過這一類人的不足之處就是:他們有時候過於墨守成規,過於保守,不夠創新,缺乏挑戰精神。
3.低調型上司
低調型上司的性格特點是內向、堅韌、低調、平和。他們往往現實主義比較強,重視實際利益,善於協調,做事穩健。不過,由於過分矜持,人們對這一類的上司一直處於猜測和好奇狀態中。這一類的上司外表嚴肅,不苟言笑,但內心柔和真誠。對這類上司如果遇到問題,不妨有話直說。
4.魅力型上司
這一類上司具有強烈的人格魅力,通常靠人格力量而對下屬產生影響。他們天生就具有領導天賦,基本特點是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共啟願景。他們充滿自信,樂於挑戰,個性豁達堅韌,精通各種表達技巧,能很快使大家領會他的思想,並迅速變為實際行動。可以說,遇到這樣的上司是十分幸運的。
在現實的職場中,如果你不了解上司,自然就會減少很多與上司溝通的機會,與上司的關係也隻能維持在一般的狀態。而如果你會看透上司的心思,與上司的溝通也必定頻繁而深入,說不定還會成為生活中的朋友。這樣對你今後的發展將大有裨益。因此,職場上對上司的察言觀色是非常必要的。
從帶筆方式讀懂人的性情
在職場中,我們會發現,那些常常需要簽字的人,特別是某部門的領導往往會隨身攜帶一支筆,因為他們時時需要處理事務。據心理學家分析,一個人的帶筆方式與一個人的性情和習慣也是有著巨大的聯係。因此,我們隻要留心觀察人們帶筆的類型,就能夠解析出他們的具體喜好和性格。那麼,我們怎樣通過上司帶筆的方式去解讀他們的性格呢?下麵就讓我們具體來解析一下這些隱藏在形形色色的帶筆方式背後的領導性格。
1.喜歡用廉價圓珠筆的人
這一類人可以說是不注重形式或外表而隻關心實質的人。對他們來說,生活隨意是很重要的,不重視得與失,更看重的是能輕輕鬆鬆地生活,希望自己的行為不被無謂的細節所羈絆。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這種隨意,所以他們總能夠與時代的節拍相吻合,從不讓過去的陰影束縛自己,當然也不擔心未來的事情。
2.喜歡用黑色圓珠筆的人
喜歡用黑色圓珠筆的人性格穩重、有耐心,喜歡將生活複雜化。這一類人總覺得自己在為人處世上是個黑白分明、很有原則性的人。如果他是公司主管,會將簡單的工作程序加進一些不必要的細節;但若是一個職員的話,因為細心,他在工作中倒是會時常留意別人容易忽略的細節。
3.喜歡用自來水筆的人
他們一般是恪守傳統的人,對任何事情的看法都有自己的標準,善於用心計去轉移別人對他們的注意。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們往往藏而不露。
4.喜歡攜帶多支筆的人
喜歡攜帶多支筆的人往往缺乏安全感。他們害怕筆水用盡或者是不小心弄壞、弄丟,所以需要預備好補救措施。他們常常存在這樣一種偏執的心理,那就是現在身上所帶的東西會不會不小心損壞或丟失。
5.喜歡用名貴筆的人
這一類人通常都具有極強的虛榮心。他們佩帶名貴筆,不外乎是想告訴別人,他有錢或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一般來講,現實中這一類人虛榮心很重,往往有嚴重的自卑感。
6.喜歡從不帶筆的人
他們非常善於利用自己的周圍環境,經常高估自己的能力,當然也有相當的承受能力,一旦碰到失敗,他們會認為那隻是偶然事件。一般來說,朋友們都認為他很有才氣,喜歡與他親近,不過這一類人有時表現出的高傲心態也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7.喜歡用鉛筆的人
這一類人在人際關係中往往抱著對人不信任的態度,不僅很難交朋友,而且也容易失去朋友,注定要生活在孤獨寂寞中。
8.喜歡隨身攜帶一支筆的人
從這種人的帶筆方式,表明了他們是未雨綢繆的人,為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作好準備,在處世與為人方麵,他們周到、熱心,對工作防患於未然。跟他交朋友會得到悉心的照顧,因為他們是很守信用的人,答應了別人的事肯定會去幫忙。
不管你是職場中的領導者還是普通的員工,在你的職場生活中,你若想要了解對方的內在性情,你就得仔細地觀察對方的各種職場生活習慣,不要忽視攜筆的這個小的細節,僅從對方攜筆的這個細節也能判斷出對方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