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這次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到現在已經達到了六級,它們分別是:
第一級,2007年8月至9月,美國多家與次級抵押貸款、次級債相關的金融機構破產。
第二級,2007年末至2008年初,美國花旗銀行、美林銀行、瑞士瑞銀銀行等主要金融機構因為次級貸款出現巨額虧損。
第三級,2008年3月,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瀕臨破產。
第四級,2008 年 7 月,美國最大的兩家住房貸款機構房利美、房地美陷入困境,迫使美國政府於2008年9月7日接管這兩家公司。
第五級,2008 年 9 月,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布破產保護、美林公司被迫出售給美國銀行;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被政府接管。
第六級,2009 年 2 月,各國陸續公布金融海嘯爆發以來的龐大虧損,推出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救市方案;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擴散到金融領域。
這次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對全球金融、經濟的破壞程度與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有得一比。受金融海嘯影響最大的是美國,但第一個發生國家破產的是冰島。隨後,巴基斯坦、韓國、英國也都出現嚴重問題,俄羅斯的日子也很不好過。
總體來看,外資依賴度越高的國家和地區,受這次金融海嘯的影響越大,有的國家經濟甚至倒退了好幾十年。如果事態繼續發展下去,由此引發局部戰爭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