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3章 生產可能性邊界(1 / 1)

一家服裝公司同時生產外套和內衣兩種產品。臨近年末,公司開始製訂明年上半年的生產計劃,該怎樣籌劃呢?我們知道,公司的資源(如工人、機器、廠房、資金等)是有限的,怎麼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生產,使得公司取得最大贏利是問題的關鍵。如果調動所有資源,單去生產外套或者內衣,各自都會有一個最大的生產值。但是,公司不可能光去生產一種物品,而忽略另一種物品,外套和內衣都有各自的市場,放棄任何一種產品,公司都會失去訂單。因此,管理者們商討的核心就是怎麼確定外套和內衣之間的產量關係。

類似這樣的情況在現代企業中是經常見到的。在經濟學上,這就涉及到“生產可能性邊界”的概念。

“生產可能性邊界”是指在可投入資源數量既定的條件下,一個經濟體所能得到的最大產量。如果企業的生產在這一邊界內,則說明尚未達到有效生產;但是如果超過這一邊界,則意味著目標會超過企業的生產能力,是難以達到的。

生產可能性邊界對於充分發揮企業運營效率,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要使企業處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上,就必須充分利用現有的經濟資源。

“弄清上下限,不做無用功。”企業生產也是如此。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上尋求最佳組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有限資源的潛力。這也是總經理學習經濟學的一個基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