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生產效益,就必須重視改善團體成員之間的關係,高內聚力的團體中,成員的士氣和滿意感都比較高,內聚力將有益於團體任務的完成。
然而,內聚力與生產率的關係不僅僅取決於總經理的誘導方向,而且還取決於團體的態度及其與組織目標的一致程度。隨著團體目標與組織目標的一致程度不同,內聚力與生產率的關係將有四種不同情況出現。
(1)高內聚力,高一致性
就是說團體的態度與組織目標保持高度一致性,這時,團體的內聚力越高,生產率越高。
(2)高內聚力,低一致性
即團體的態度與組織目標不一致,此時,團體的內聚力越高,生產率越低。
(3)低內聚力,低一致性
也就是團體的態度不支持組織目標,團體的內聚力亦低,則內聚力與生產率的關係不明顯。
(4)低內聚力,高一致性
就是團體的態度對組織目標是支持的,即使內聚力低,生產率也能提高。
所以,並不是任何內聚力都是有利於提高生產率的,隻有在團體的目標與組織目標相一致的基礎上,增強內聚力才有利於提高生產率。反之如果團體的目標與組織目標背道而馳,則高內聚力反而會使生產率下降。
一個內聚力強的團體總是要求它的成員表現出高度的一致性。在這種團體裏,個人服從團體的傾向較強,如果總經理善於誘導,使團體目標與組織目標相結合,生產效率就會大幅度提高,這時內聚力才會與工作績效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