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2章 福彩與福利(1 / 1)

絕大部分人買彩票的目的在“碰運氣、中大獎”上,盡管中大獎的概率非常低,但是“兩塊錢贏來幾百萬”的期盼心理,使得我國的彩票事業發展得非常迅速,福利彩票就是一個典型。但也有人對福利彩票的發行宗旨——“扶老、助殘、救孤、濟困”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其實,福利彩票屬於福利範疇。

“福利”是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但不同的國家對其理解稍有差異。我國傳統使用的社會福利主要是指由國家出資興辦的、旨在為社會大眾謀取利益的各種福利性事業,包括一般社會福利、職工福利和特殊社會福利等。彩票便屬於社會福利範疇。

對於像我國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其福利事業是非常艱巨的。我國殘疾人口數量有8000多萬,老齡化現象也日趨嚴重,這些人都需要社會的幫助,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單一由國家開支是不可取的,必須向社會籌措資金——彩票在這裏便發揮了巨大作用。

社會上確實有許多組織和個人在無償捐資給國家的福利事業,他們的行動令人肅然起敬。不過從長遠看,還沒有任何一種捐贈像彩票這樣,能夠持久、穩定地為福利事業支持大量資金。對於個人的強烈吸引力和對於社會福利的強大幫助,使得彩票成為社會籌資的重要方法。

自從1987年新中國第一批福利彩票正式發行以來,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國累計銷售福利彩票3000多億元,為國家籌集公益金上千億元。其中,上繳中央財政約四百億元,用於支持社會保障基金、社會福利事業、殘疾人事業、城鄉醫療救助及青少年課外活動設施建設等公益事業;其餘幾百億元,定向用於城鄉社會福利機構和社區福利服務設施建設。

彩票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社會福利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彩票”在法律上有著嚴格的定義。它是國家為支持社會公益事業而特許專門機構壟斷發行的一種有價憑證,人們可以自願選擇和購買,並按照事前公布的規則擁有中獎權利。“中國福利彩票”則是由國務院批準,由隸屬於民政部的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承擔,按省級行政區域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