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家以居為先”。住房,是生活的一項基本需求。
“社會保障性住房”,是指由政府投資興建或收購的,限定建設標準、供應對象和銷售價格或者租金標準,具有保障性質和特定用途的住房。
保障性住房與市場上的商品房相比,一個為了公益,一個為了贏利,有著本質不同。對於老百姓而言,保障性住房的最大特點當然就是便宜、實惠。
在十多年前的住房改革中,保障性住房就已經被欽定為主角,但由於各種原因,它一直站在中國房地產這個大舞台的邊緣。現在,在中國樓市當了十多年配角的保障性住房,終於等來了“變換角色”的時刻。
2006年5月,國務院發布提出六條房產調控綱要,明確重點發展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2007年8月8日,國務院再次明確提出“進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製度”、“改進和規範經濟適用住房製度”以及“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難群體的居住條件”。進入2008年,各地政府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力度進一步加大。
這表明,買不起商品房的老百姓,有望借助保障性住房滿足自己基本的生活需求,實現並不奢華的住宅夢想。盡管保障性住房的推廣還需要時日,但許多家庭早已是翹首期盼。
我國人口眾多、土地缺少,迫切需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這是基本國情。推廣建設保障性住房,是大勢所趨。相信隨著保障性住房的推廣,“廣廈千萬間,百姓俱歡顏”的夢想,離我們的距離將越來越近。
“衣食住行”是基本生活需求,對於老百姓而言,住房顯得尤為關鍵。近十年來,房價一路飆升,已經給百姓生活帶來了沉重壓力,造成了巨大影響。現在,國家推廣保障性住房,必將逐步緩解“買房難”的問題,從而讓更多的百姓實現擁有房屋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