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消費,是指居民的消費水平超過本國同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一種消費行為。也就是拿明天和將來的錢,來滿足今天和現在的生活需要,這種消費觀念在世界消費市場中,已經越來越被認可,逐漸成了一種社會大趨勢。
(1)房地產商從自身的利益和發展出發
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上,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一套房子就是幾十萬、幾百萬元,這樣的樓房市價,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是一筆沉重的負擔,房地產市場應該以普通大眾為主,因為普通大眾才是房子的真正需要者,可是很多人卻買不起房子。
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鼓勵大眾從銀行貸款,先買房住進去,然後再去還款。
(2)從銀行的角度來說
美國人貸款買房,用 35 年的時間償還貸款,這意味著他向銀行繳納了 35年的利息,銀行能從中獲得不少收入,這當然是好事。而中國人買房沒有貸款的話,銀行就沒有獲得半點收益。
(3)普通的工薪階層也需要借助貸款來實現自己的住房夢。
如果缺少銀行的資助,很多人的購房也隻能是一個夢想。
但是,在此提醒所有的超前消費者,在簽訂借款合同時,要盡可能為自己留下回旋的餘地。通常情況下,最好是保證能夠按時還款。如果因為意外收人增加,則可以提前還款。
向銀行借款來消費,其實也就是一種投資。隻是這種投資是建立在你有能力償還貸款的基礎之上,銀行要根據你的收入來衡量你的還款能力。而你借助銀行的力量進行投資的主要目的就是為自己創造未來的收益率。當住房投資收益率高時,顯然貸款買房就是一種理性的行為。而中國人因為害怕投資的風險,所以隻能靠精打細算來攢錢,然後用幾十年的時間換一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