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3 / 3)

例2

有一次,記者訪問一位以製肥皂而致富的人說:

“請問您成功秘訣是什麼?”

富人說:

“是清潔的生活!”

例3

有一位女士為了第二天要外出旅遊,怕中途暈車嘔吐,所以事先就到醫院去找醫生商量。

“明天我要去旅行,必須坐長時間的遊覽車。糟糕的是我會暈車,請教醫生,我事先要吃些什麼東西好呢?”

醫生回答說:

“事先最好吃最便宜的東西。”

例4

一位牙痛的男士到某牙醫診所請教治療費要多少?

男士聽了醫生所開出來的金額後,很吃驚地說:

“拔一顆牙隻要幾秒鍾,也要收這麼高的價錢嗎?”

醫生回答說:

“如果您覺得不劃算,我可以慢慢地拔久一點呀!”

例5

公司內的基層職員要去祝賀經理的新店落成,而向該經理詢問如何走法。經理把走法詳細地說明了以後,又補充地說:

“哦!等各位來到寒舍大門口時,請各位用手肘按壓裝在門口旁的門鈴!”

“為什麼說要用手肘呢?”

“是呀!因為那時候,你們的兩手不都是拿滿了東西嗎?”

2.不著邊際的說服術法國有這麼一則小笑話。

例1

有位為自己身後事著想的老人,來到一家殯儀館要買棺材。店主於是很熱心地為他介紹各種價格不同的棺材。這位老人問店主:

“請問2千法朗和3千法朗的棺材有什麼不同?”

“是的!3千法朗的棺材,其內部有足夠的空間讓你的手充分地伸展。”

由此可知,不管是哪一行業,說服客人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商法。

禿頭與生發劑也經常被當作是小笑話的題材。以下介紹二則言詞中頗具說服力而又幽默笑話。

例2

客人看了看藥鋪老板介紹給他的生發劑後,問道:

“這……真的有效嗎?”

“是啊!這種藥在我的顧客中,有人甚至連續用了五年啊!”

有一種生意難做的情形,即凡事質問的客人。

例3

在某餐廳中來了一位對料理特別挑剔的客人,對每一道送上來的料理都一一加以批評。後來又突然叫來服務生質問料理的內容:

“喂!你們這道菜中的魚排是比目魚還是鰈魚?”

比目魚和鰈魚原是同一種類的魚,隻因為眼睛的位置不同而名稱有異而已,看來這位客人是存心給服務生出難題。可是這位服務生卻以反問來代替回答:

“您憑味道不就感覺得出來嗎?”

“我就是感覺不出來所以才問您呀!”

“既然如此,那麼不管是哪一種還不都是一樣嗎?”

對於從事訪問推銷或業務外交的人來說,幽默而又有說服力的說話術是非常重要的。

三、名嘴技巧

1.化幽默為力量的緊扣人心法

演講或與人交談,隻有緊緊地抓住了人心,幽默感才能傳遞給對方。相對地,有了幽默感,才能使演講抓住人心。由這點看來,緊扣人心法也是一種幽默的技巧。

上了講台後,你必須全神貫注於你的聽眾,並持續到你的演講結束的掌聲響起。

演說家森姆亨特四十年來,一直有辦法抓住並保持聽眾的注意力,是因為他善於以“化幽默為力量”的方法緊緊抓住了聽眾的心。

例1

美國休斯頓的一位演說家約翰沃爾夫說:“就我了解,幽默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讓聽眾喜歡演講人及其演講。要是他們喜歡主講的人,必定喜歡他所講的內容。”

沃爾夫在演說時經常用開自己玩笑的方式來表達意思。在談論時間的重要性時,他喜歡說:“我還記得在二次大戰時,他們給我吃些小藥片,好讓我不去想女孩子。現在我才發現那些藥片正開始產生作用!”

沃爾夫在演講中還用小故事抓住聽眾:

“人家稱讚我,在我這年齡居然還保持這等好身材,我把功勞全歸功於妻子愛麗絲。二十五年前我們結婚的時候,我告訴她:‘親愛的,我們永遠也不要吵架。每當你讓我心煩的時候,我不會跟你吵,我隻會到附近去走走。’因此,你們現在看到的這副美妙的身材,完全是四分之一世紀以來我每天做戶外運動的結果!”

使用緊扣人心法這種幽默技巧時要注意,幽默的笑話要與主題相聯係,否則,隨意插入風馬牛不相及的幽默,那麼聽眾的注意力很可能隨著笑聲的起落而移開。幽默如果與當時的話題有關,使它成為你訊息的一部分,這樣,幽默的技巧也就體現出來了。

例2

葛力半夜打電話給醫生:“請你趕快來!我的太太病得很嚴重,我猜她得的是盲腸炎。”

“葛力,你昏了頭吧!”醫生回答:“六、七年前我親自為你太太割掉盲腸的。你可聽說過一個女人有二個盲腸的?”

“沒聽過,”葛力說:“但是你沒聽過一個男人有第二個太太嗎?”

2.言意無窮的含蓄表達說話含蓄,是一種藝術,同時也是幽默的一大技巧。常言道:“言已盡而意無窮,含意盡在不言中”。含蓄表達法是把重要的、該說的部分故意隱藏起來,或者說得明顯,卻又能讓人家明白自己的意思,而且把幽默寓於其中。

含蓄表達法這種幽默技巧,有一定難度,它要求有較高水平的說話藝術和高雅的幽默感,它表現了說話者駕馭語言的功夫和含蓄表達幽默的技巧,同時,也表現了對聽眾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信任。

如果說話者不相信聽眾豐富的想象力,把所有的意思和盤托出,這樣不但起不了幽默的作用,而且平淡無味、言語遜色、使人厭倦。因此,有的話不必直說,甚至把本來可以直說的話,故意用含蓄表達法表達,從而產生一種耐人尋味的幽默效果。

有這樣一個例子可見含蓄表達法的幽默藝術:

例1

有一個酒店老板,脾氣非常暴躁。一天,有位客人來喝酒。客人剛喝了一口便叫:“好酸,好酸!”

酒店老板大怒,不由分說,把客人綁起來,吊在屋上。這時來了另一位顧客,問老板為什麼吊人。老板回道:“我店裏的酒明明香醇甜美,這家夥硬說是酸的,你說該不該吊?”

來客說:“可不可讓我嚐嚐?”老板殷勤地給他端來一杯酒,客人喝了一口,酸得皺眉眯眼,對老板說:“你放下這個人,把我吊起來吧!”

後一個顧客顯然機智地用含蓄表達法,幽默地表達了酒酸,使老板明白了酒的確是酸的。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動用含蓄表達法幽默技巧的例子,經常見到。

英國思想家培根說過:“交談時的含蓄和得體,比口若懸河更可貴。”

下麵我們看一個“含蓄表達”和“鋒芒畢露”對比的例子。

例2

有一家理發店,門前貼著一副對聯:“磨刀以待,問天下頭顱幾許;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這副直來直去的對聯,磨刀霍霍鋒芒畢露,令人膽寒,嚇跑了不少顧客,自然門可羅雀。

而另一家理發店的對聯則含蓄幽默:“相逢盡是彈冠客,此去應無搔首人。”上聯取“彈冠相慶”的典故,含有準備做官之意,又正合理發人進門脫帽彈冠之情形,下聯意即人人中意,心情舒暢:兩家理發店相比,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含蓄表達法的幽默技巧,有時是人們用故意遊移其詞的手法,既不肯語言規範,又給人以風趣幽默之感。如有的演員自嘲自己長相差時說自己“長相困難”,“對不住觀眾”;營業員遇到顧客買了商品未付款而準備走時,問一句:“我找你錢了嗎?”——大多數顧客會馬上回答:“哦,我還沒付款呢!”而說一個人“貪睡”為“對床鋪利用率很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