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講究言辭表達
在實際交往中,如果故意運用某些言辭造成特殊的表達,就能獲得更為理想的交際效果,所以說社交高手必定是表達高手。
每課名言
懂到說話技巧的人,會在一開始就得到話多“是”的答複。
——卡耐基
每課經典
說話的藝術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少年時就放牛,給有錢人家打工,甚至一度還為了果腹而出家為僧。但朱元璋卻胸有大誌,風雲際會,終於成就一代霸業。
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有一天,他兒時的一位窮夥伴來京求見。朱元璋很想見見舊日的老朋友,可又怕他講出什麼不中聽的話來。猶豫再三,總不能讓人說自己富貴了不念舊情吧,還是讓傳了進來。
那人一進大殿,即大禮下拜,高呼萬歲,說:“我主萬歲!
當年微臣隨駕掃蕩蘆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軍,紅孩子當兵,多虧菜將軍。”
朱元璋聽他說得動聽含蓄,心裏很高興,回想起當年大家饑寒交迫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情形,心情很激動,立即重重封賞了這個老朋友。
消息傳出,另一個當年一塊放牛的夥伴也找上門來了,見到朱元璋,他高興極了,生怕皇帝忘了自己,指手畫腳地在金殿上說道:
“我主萬歲!你不記得嗎?那時候咱倆都給人家放牛,有一次我們在蘆葦蕩裏,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裏煮著吃,還沒等煮熟,大家就搶著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湯都潑在泥地裏,你隻顧從地下抓豆子吃,結果把紅草根卡在喉嚨裏,還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紅草根帶進肚子裏。”
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真命天子”朱元璋又氣又惱,哭笑不得,隻有喝令左右:“哪裏來的瘋子,來人,快把他轟出去。”
一、名人的“台階”
1.鋪設台階顧全麵子法
例1
1964年4月,時任中國外交部長的陳毅元帥親率代表團赴印尼首都雅加達參加第二次亞非會議的籌備會。
但是,會議的進展卻不大盡如人意。陳毅和印尼總統蘇加諾第一次會麵,雙方就產生了分歧。因為,當時印尼剛剛獨立不久,蘇加諾希望第二次亞非會議定在印尼的萬隆召開,時間就在當年,以此來提高印尼在國際上,尤其是在廣大發展中國家中的威望。
陳毅則持不同看法:第一次亞非會議就是在萬隆,這一次應該換一個地方,在非洲尤為合適,非洲新近有幾十個國家獨立,急切需要召開這樣一次大會來鼓舞士氣。
雙方的觀點不一致,給籌備會投下了陰影,埋下了爭執的導火索。怎樣才能堅持自己的觀點,同時又能說服蘇加諾而不失和氣,達到尋求共同點、廣泛團結國際友人的目的呢?陳毅苦思之後,有了主意。
為了充分尊重對方、照顧蘇加諾這個東道主的麵子,以便於他改變主意,陳毅對他說:
“非洲的獨立國家有40個之多,總統閣下如果主張在非洲召開亞非會議,就是支持了非洲的鬥爭,這樣你就站得高、看得遠,顧全大局,表現了你政治家的大家風範,也證明你沒有什麼私利打算,那麼你去非洲發言,就會更響亮更有號召力。”
這恰似設身處地為蘇加諾著想的婉轉辯詞,絲毫沒有各持己見的火藥味,高瞻遠矚、鞭辟入裏,簡直就像蘇加諾的顧問在為其出謀劃策。蘇加諾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但似乎是礙於情麵,雖然點頭稱是卻不願完全放棄自己的觀點,仍堅持會議就在當地召開。
陳毅元帥發現問題有了轉機,於是趁熱打鐵,又以幽默的語言詼諧地說:
“你是總統,我是元帥,你的官比我大,我給你當參謀長,你要不要呢?”
如此緩和、商討的語言,即照顧了蘇加諾的麵子,尊重了這個東道主的地位,又充分體現了求同存異的精神。蘇加諾自然無法回絕,隻有點頭稱是。
1972年,周恩來和基辛格具體操作,打開了中美交往的大門,世界格局為之一變。
例2
基辛格的北京之行取得圓滿成功,周總理去為他送行。基辛格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誠懇地向周恩來擔保:回去後一定多方奔走,早日爭取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基辛格越說越高興,競不顧外交辭令,開出了時間表:“大約一年。”周恩來始終微笑著,傳達出內心的讚賞和謝意。
就在飛機起飛後不久,基辛格在飛機上收到了發自美國的電報。原來,就在前一天的聯合國大會上,恢複中國席位的提案已經通過!這當然是件好事,不過基辛格心中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這麼重大的事情,肯定在議案通過的當時,中國的領導人就已經知道了。作為國家總理,周恩來也肯定早已知道了。可是,自己卻拍著胸脯說“大約一年”真是荒唐。周恩來當時完全可以說:“事已辦妥,不勞大駕。”但他為了給自己一個麵子,始終微笑著,一言不發。想到這裏,基辛格不由得對周恩來豎起了大拇指。
麵對興致勃勃、熱忱相向的基辛格,周恩來若直接告以真相,以基辛格的身份,他豈能不覺難堪!
常言道:“樹要皮,人要臉,人活一口氣”,有時候,人往往把自己的臉麵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即使他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但在眾人麵前也要“死扛”麵子。其實,這就是人的自尊心,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也都會碰到這樣的事情。
所以,不論在什麼場合,尤其是公眾場合,不要與別人據理力爭,哪怕你有一千個理由可以證明你是對的,而對方是錯的,也不要不顧一切地批駁對方,非要讓對手心服口服,那樣,他會感覺自尊受到傷害,與你“頑抗”到底,甚至從此記恨你一生。這種情況下,最聰明的做法是,給他留有餘地,找個台階,讓他不失體麵地聽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