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藍天,重點工程建言獻策
劉院士心係動力、航空報國,對飛機、發動機重點型號工程積極建言獻策,提供技術谘詢,為領導、為一線當好技術參謀,發揮了有力的決策支持作用。
發展大型飛機是全國人民熱切期盼的大事。2004年3月—2007年3月,劉院士作為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就大飛機工程問題,先後提交了三個建議和一個議案,約有幾十位人大代表或常委參與了共同署名。作為論證委員會成員之一,他還多次參加了國家組織的大型飛機方案論證工作,就大型飛機及其發動機研製方案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例如,關於幹線客機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先裝國外的後換國產的、先搞驗證機後上原型機的兩步走發展思路,得到大家的認同和采納。
對於“太行”“昆侖”等重點發動機型號,他熱情關注、大力支持;對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的發展,他始終多方呼籲、積極促進;在航空推進技術驗證計劃中,他結合設計體係的建立和驗證,提前安排了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技術研究工作,為後來國家立項研製型號起了關鍵性作用;他還組織9位院士和9位專家成立R0110重型燃機技術顧問組,為該項國家863重大專項工程排憂解難、保駕護航,對研製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政議政,熱心關注國計民生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和常委,劉院士牢記人大代表的神聖職責和義務,積極主動參政議政,除航空工業的問題外,有關國計民生的一些重大事項,他都熱情關注、積極參與。例如:
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以後,中國航空學會決定開展大力發展航空應急救援能力的谘詢研究。作為學會副理事長和科技谘詢委員會主任,劉院士擔任該項課題負責人,牽頭組織有關院士、專家積極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2009年4月,由27位院士共同署名向中央提出了“關於建立我國航空應急救援服務體係”的建議,並呼籲逐步開放低空空域、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對此,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等中央領導同誌親自做出重要批示,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和采納,其中多項建議已經得到落實,有的正在逐步落實中。
2006年4月,劉院士收到420廠老廠長枉雲漢同誌和40多位退休職工的兩封來信,反映中央所屬國有軍工企業退休職工的退休養老金過低問題。他認為這個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關係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如解決不當,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也有損於黨和國家的威信。於是,他以個人名義,給王兆國副委員長寫了一封信,建議國家給與關注和解決。中央領導對此問題十分重視,做出了重要批示,有關部門及時進行了研究處理,經國務院批準,勞動部和財政部下發了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此外,根據有關方麵的反映和自己的調查研究,劉院士還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建議,例如:建議將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提升為國家戰略;建議國家鼓勵發展小排量汽車;提出要高度重視跨國公司戰略並購我國龍頭企業問題;呼籲充分發揮三線軍工企業的作用;參與京滬高速鐵路的調研和論證;關於推進“產學研”結合、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建議和實踐等,都得到國家的重視和采納,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科技帥才,動力專家優秀代表
回顧10年來大響同誌在中航工業科技委的工作,可以看出:劉大響院士航空報國、心係動力,赤誠執著、廢寢忘食,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深入調查研究,全麵科學論證,四處奔走呼籲,多方建言獻策,付出了大量心血,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做出了突出貢獻,為領導正確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為航空工業、航空動力的發展立了新功!他是我國航空發動機專家的優秀代表,是既懂技術、又善管理的科技帥才!
大響院士之所以能夠做到這樣,主要有三個方麵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