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附錄二(3)(3 / 3)

4.積極參與高性能發動機研究

為了縮短我國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按照“生產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指導思想,當時的航空航天工業部召開了《90年代高性能推進係統預研選題及民用航空發動機預研規劃》論證會。劉院士在會上做了主旨報告,主要論述了項目的必要性,國外發展的現狀、經驗和啟示,研究目的和內容,主要關鍵技術,研究的技術途徑,項目的可行性及風險分析,主要措施與政策建議等,得到了參會者的好評。劉院士為該項目技術負責人和開拓者,經過一年的努力,4個單位共提出6個方案,最後確定了以624所的方案為基礎,吸收其他方案的優點。後經過修改提升,攻克若幹關鍵,使試驗獲得成功。實踐證明,劉院士及其團隊所走過的這條路是正確的,是一條自主創新發展航空發動機的必由之路。

由於劉院士為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於1997年獲得了“何梁何利獎”中的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這是對他個人的肯定,也是對他的團隊的肯定。由於文章的篇幅有限,回憶錄中的很多內容還沒有寫進來:如劉院士率團赴莫斯科訪問,成功地與俄羅斯進行高性能發動機技術合作,解決了“發動機流場畸變”的技術難題,榮獲俄羅斯科學院榮譽博士學位;為根治飛機“心髒病”鼓與呼;建立企業院士工作站,呼籲建造中國自己的大飛機,等等。這些問題在回憶錄中都有詳細的描述。從回憶錄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劉院士為了中國航空動力的快速發展,苦苦奮鬥了30年。有人說,放棄很容易,而堅持卻很難。能夠堅持30年,更是難上加難。這就是一位科學家的信仰,這就是一位科學家的責任和使命,他在科研的偉大實踐中尊重知識、尊重科學、尊重人才;他的務實的工作作風,嚴謹的科學態度,精細的組織領導,善於團結同誌的博大胸懷,無不彰顯著他的人格魅力,真實地反映出主人公的內心情感,無不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三、一部彰顯科學家人格魅力的好書

隻要你認真地閱讀回憶錄,你就會發現:每當在發動機研製過程中遇到技術難題,每當在對外談判中遇到困難,每當在高空台建設中遇到難題,劉院士都懷著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發揮聰明才智,仗義執言、積極建言獻策,而且絕大多數都被領導采納,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尤其是他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和外委會委員之後,數十次參加人大常委會和外委會會議,每次會議之前,他都深入調查研究,精心準備,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均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1.建議將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提升為國家戰略

2005年,劉大響院士應邀到福建省參加第三屆“6·18”項目成果交易會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院士論壇”等活動。期間,福建省省委和省政府領導接見了參會院士,表達了欲把“海峽西岸經濟區”能夠提升到國家戰略的意向,希望能得到院士們的高度重視,他在福建實地考察了一些地方和單位,感到這些年福建變化大,發展勢頭好,認為把“海峽西岸經濟區”提升為國家開發區,具有重要戰略和現實意義。回京後,經過仔細思考,親自起草了一份調研報告上報全國人大,很快得到國務院的采納,並列入國家“十一五”計劃。不僅促進了福建經濟的發展,而且極大地促進了兩岸的經濟交流和和平穩定。

2.呼籲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普遍偏低,這是個不爭的事實,2006年,劉院士收到了成都420廠40多名退休職工的兩封來信,反映退休人員養老金過低的問題。他感到這個問題在全國帶有普遍性,事關重大,立即給全國人大領導寫了一封信,並附上群眾的兩封來信。全國人大領導很快做了批示,並把信件轉到國務院。國務院領導認為來信反映的情況屬實,立即向中央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很快下發了文件,及時調整了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即“三連調”,現已成為“八連調”,使全國幾千萬退休人員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緩解了群眾中的突出矛盾,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