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附錄二(7)(2 / 3)

2013年3月18日,劉紀生先生又發來短信,並賦詩一首相贈。

大響,你好!

喜獲巨著———《我心飛翔》,捧讀再三,心潮起伏,愛不釋卷,見書如見人。你不愧為華夏驕子,傑出科學家,你的美麗人生和光輝業績,令人欽羨,催人奮進。你是祁東人民的驕傲,祁東一中師生的驕傲,我對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祝賀。

我已年過八旬,畢生培桃育李,深感有你這樣成就卓著的學生而無比欣慰和自豪。

業師劉紀生2013.3.18

賦詩一首:

讀《我心飛翔》一書有感

劉紀生

2013年3月18日

自幼立壯誌,雄心向藍天。

攻關創偉業,美譽在人間。

中學和北航老同學何祥鐵的來信

大響老同學:

您好!代問蘭芳老同學好!

我記不清是在什麼年月獲悉您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後一直在沉思:在眾多的同學、同事中,為什麼唯有您獲此殊榮;從學校走上工作崗位,您是怎樣走出一條成功的人生路。似應當反省自己,更要教育後人。這個問題讓我困惑了多年,無從找到答案。終於您給我送來了自己的回憶錄。這部用您大半生奮鬥經曆寫成的大作,我從未有過如此手不釋卷,用了短短的三四個日日夜夜把它讀完了。

粗學一遍,認識體會還很膚淺,但感悟良多。在我過去的記憶中,您是我們學生會主席,為人謙遜低調,老練持重,學習成績優異,德智體全麵發展,老師器重,同學關係好。現在,您是人民的科學家,航空發動機行業第一個院士,自然科學界第一位俄羅斯科學院榮譽博士,航空動力的開拓者,頂層謀劃者、領軍人,還是科學家中難得的積極參政議政的“議員”和成功的外事談判合作的外事專家。人們看到您頭上的光環無數,殊不知您為此的巨大付出。攀高峰、蹲山溝30年,清貧艱辛,孤寞牽掛,堅守執著,壓力風險,忘我求索……我曾在70年代“三支兩軍”工作中,也蹲過兩年山溝,與您感同身受。您是航空發動機科技領域的帥才奇才,卻有如此的人格魅力,黨的組織領導、同事下級以及國外友人,對您是多麼敬重、信賴、推崇、愛戴!您是何等完美的科學家!

我從回憶錄感悟到,您的特質在於,在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中,傳承中華傳統品質,自覺塑造自己,奠定了人生的基礎;胸懷大誌,航空報國,矢誌不移,不斷追求;對黨的事業信念堅定,始終如一地踐行入黨誓言;黨的教育培養,老前輩的支持幫助等。這大概就是我要尋找的答案。

作為讀者,我覺得回憶錄文如其人,樸實無華,內容豐富全麵翔實,寓意深湛,事跡感人,專業敘述比較通俗。在寫個人工作時,既實事求是,無突出個人之嫌,又彰顯黨組織領導及同事的重要作用。全書寫出了您的大事業、大智慧、大創新、大奉獻、大成就,極有震撼、啟迪、教育作用,是一部好教材。附錄的四篇文章為回憶錄做了最有力的詮釋。

您和夫人為黨的事業奉獻了大半生,過去生活虧待了你們,並落下了很多疾病。如今已過古稀之年,說實在話,能吃能睡能走能遊的歲月不是很長了,該是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了。希望大響以休息為主,多多陪伴蘭芳,算是彌補過去的缺失吧!

月英也在讀回憶錄,先看完“第十三章我與老伴”後說,蘭芳在天寒地凍、物資匱乏的沈陽待了8年,又在四川窮山溝蹲了30年,她帶著3個孩子,還要上班,真難想象是怎麼挺過來的。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無怨無悔,充分顯示了愛情的力量,母愛的力量!一個成就大業,一個賢妻良母,結婚近50年,彼此不離不棄,實乃模範夫妻之典範!

再次感謝您送給我們的好書。言不盡意。

順頌

大安

何祥鐵敬上

2011.7.10

女兒同學的贈言

曹紅東是女兒劉玉娟在江西九江一中讀書時的同學,現任江西大學教授。他在網上看到《我心飛翔》及有關報道後,2013年2月26日17時53分給劉玉娟發來短信,並賦詩一首:

玉娟同學:前日同學相聚,聽李利敏同學說不久前去北京時見到了你,今日還沒開學,我無事在網上查到了你的父親(應當不會錯吧,你們長得很相像),他為國真可謂貢獻良多,讓我感佩不已,興起做古體詩一首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