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勁夫(1912.11—1982.2),吉林永吉人,航空情報研究所(現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簡稱中航工業發展中心)副所長,臨時黨支部書記。1937 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1939年6月參加革命,同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四川成都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和抗日救亡運動,與其他黨員一起組織了東北救亡總會成都分會,負責分會的宣傳工作。1941年8月赴美國學習空勤通信,1945 年底回國後到解放區工作。1946 年在張家口平綏鐵路局任股長、電訊課長,1947 年2 月調到東北航校編譯室任主任,榮立小功一次。1949 年在北京軍委航空局任業務科長,同年調軍委空軍工程部,曆任科長、副處長、處長,榮獲三級解放勳章。1961年調入國防部航空研究院,負責組建航空情報研究所,先後任副所長(所長空缺)、臨時黨支部書記、黨委副書記、所技術委員會主任、顧問,中國航空學會理事,科普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1982年2月去世。

1961年10月,國防部航空研究院成立航空情報研究所,調空軍工程部特設處處長楊勁夫任副所長(所長空缺)並負責著手籌建工作。

楊勁夫上任後,立即組織調研了多個科技情報單位,對各情報單位的方向任務、編製序列、業務分工、情報資料、編輯出版工作做了較全麵的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從原則、任務、體製、機構設置、組建的具體做法、工作發展的估計等方麵製訂了建所方案和人員培訓規劃,堅持了以綜合性、方向性航空科技情報研究為主,集中力量調研世界航空技術發展動態,及時為領導機關提供所需的有關國內外科技情報資料,同時兼為各專業所提供所需綜合性航空科技情報資料,並負責對各專業所情報室進行業務指導的建所方向。貫徹“邊研究、邊建設”的方針開展情報資源建設、情報人員培養和情報研究工作。

其後,楊勁夫在研究所工作的20多年裏,對該所的基礎建設、方向任務確定、人才培養、情報研究和工作製度的建設,均有建樹。

早在20世紀60年代,楊勁夫就一直強調“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幹部培養思想。他要求全所各級領導全麵認識出成果與出人才的關係,製訂了先去空軍部隊與空軍修理廠實習,再進行外語培訓的人才培養計劃。將“文化大革命”前來所的大、中專畢業生先後派出80多人去空軍部隊和空軍修理廠實習,摸“活飛機”。實習期間,所裏不斷派人去檢查,促進實習要求的落實。實習結束回所後,他親任考核組長,對實習人員進行考核。他還多渠道開展外語培訓。在培養人才方麵他嘔心瀝血、言傳身教。他對下屬要求嚴格,親自審查修改稿件,致力於培養一絲不苟、嚴謹的工作作風,該時期研究所培養的一大批情報專家都成了航空科技情報工作的核心力量。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