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青年時就考中了進士,開始做官。早年的貧困生活使他了解並同情民間的疾苦。他決心為國家和百姓做一番事業。
宋夏戰爭初期,宋軍不斷失利。公元1040年,範仲淹和韓琦同時被派到陝西,前去抗擊西夏。
範仲淹到了延州,發現一個很不合理的現象。當時,宋朝政府把邊兵分給各級官員帶領,官職越高的帶兵越多,官職越小的帶兵越少。這本來是正常的現象,但宋仁宗卻下了一道命令,說敵人來進犯時,不管來的敵人多少,一概由官小的帶領自己的少量人馬先去作戰。這樣做哪有不敗的道理。範仲淹卻不管皇帝的命令,立即改變做法。他把延州的一萬八千軍隊,分給六個將領帶領,每將三千人,負責訓練。有了敵情,該多派就多派,該少派就少派。同時,他又下令修築一些城堡。經過一番整頓,延州的防守力量頓時改觀了。
西夏軍隊看到範仲淹防守嚴密,就互相警戒說:“小範老子腹中自有數萬甲兵。”從此,他們再不敢輕易侵犯延州了。
範仲淹鎮守陝西幾年,除延州外,還駐過慶州、州等地,很受當地羌人部落的尊敬。羌人因為範仲淹做過龍圖閣直學士,都稱他做“龍圖老子”。
公元1043年,範仲淹由陝西調回京城,擔任副宰相。
那時候,北宋政治非常腐敗,封建官僚的特權大得驚人。做官全憑關係,升官更靠資曆。隻要一個人當了大官,家屬親戚都可以做官。結果大小衙門裏塞滿了多餘的官員,好多官員又盡幹壞事。
範仲淹早就看不慣這種狀況。他擔任副宰相後,決心改革,就大膽地向宋仁宗提出十項改革方案。這個方案的主要內容是:一、明確規定官吏提拔或者降職的辦法;二、嚴格阻止憑借特權、關係等取得官職;三、改革科舉製度;四、慎重選擇官員;五、重視生產;六、加強武備;七、減輕勞役等。
宋仁宗正信任範仲淹,對範仲淹提出的方案全部接受了。因為範仲淹是在宋朝慶曆年間提出這個方案並進行改革的,所以曆史上稱為“慶曆新政”。
為了推行新政,範仲淹首先整頓官吏製度。他派一些官員擔任監司(監察官),到全國各地視察,然後根據他們的報告,把各地的壞官從登記簿上除名,加以撤換。
有一次,和範仲淹一起推行新政的大臣富弼,看到範仲淹在登記簿上勾掉壞官的名字,心裏不忍,就上前勸阻說:“一筆勾掉一個名字很容易,可是,被勾掉的一家人都得哭了。”
範仲淹毫不動搖,斬釘截鐵地回答說:“一家哭總比一路的百姓哭好啊!”
富弼聽了,覺得範仲淹既有膽量,又有見識,心裏非常欽佩。
新政在推行中,觸犯了一些封建貴族的利益。許多保守的官僚紛紛起來反對,誹謗範仲淹和推行新政的人,說他們結成朋黨,濫用職權。
宋仁宗動搖了。新政隻推行了一年多,範仲淹就被降職,調到外地做官去了,新政也跟著失敗了。
範仲淹雖然遭受打擊,但他憂國憂民的信念卻絲毫不變。不久,他到鄧州(今河南鄧州)去做地方官。這時,他的朋友滕子京也被降職,在嶽州做地方官。滕子京在嶽州重新修建嶽陽樓,請範仲淹寫一篇紀念文章。範仲淹答應滕子京的要求,寫下了著名的《嶽陽樓記》。文中反映範仲淹偉大抱負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語,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公元1052年,範仲淹又被調到潁州(今安徽阜陽)去當地方官。他在上任的路上生病死了。
範仲淹生前,生活非常節儉,但待人卻很親熱厚道,樂於助人。他喜歡將自己的錢財贈送給別人,還設法救濟同族的人。所以,他死後,人們都很悲痛。
三〇、虛堂懸鏡
“虛堂懸鏡”比喻隻要存心公正,自能洞察是非。
此典出自《宋史·陳良翰傳》:“陳良翰字邦彥,台州臨海人。早孤,事母孝。資莊重,為文恢博有氣。中紹興五年進士第。知溫州瑞安縣,俗號強梗,吏治尚嚴,良翰獨撫以寬,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競樂輸,聽訟鹹得其情。或問何術,良翰曰:‘無術,第公此心如虛堂懸鏡耳。’”
這段話意思是說:
南宋大臣陳良翰,字邦彥,台州臨海(今浙江臨海)人。少年時喪父,非常孝順母親。性情莊重,寫文章很有氣勢。在宋高宗(趙構)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考取進士,做溫州瑞安縣(今浙江瑞安縣)知縣。當地民風以強悍耿直聞名,官吏治民崇尚嚴厲,而陳良翰卻用寬厚的方法對待百姓,催繳租稅時不下達命令,隻是宣布各種東西的名號物色,老百姓高興地爭著繳納,審理訴訟案件與事實很相符。有人問他用的什麼辦法,陳良翰說:“沒有什麼辦法,隻是存心公正,洞察是非,就像在空堂裏懸掛鏡子一樣。”
三一、亞相遷鍾
“亞相遷鍾”的這個典故告訴人們,反動統治者所謂重臣元老,不過是些養尊處優,什麼實際問題也解決不了的廢物。究其原因,是用人唯親造成的。
此典出自《艾子雜說》:“齊有二老臣,皆累朝宿儒大老,社稷倚重。一曰塚相,凡國之重事乃關予焉。一日,齊王下令遷都,有一寶鍾,重五千斤,計人力須五百人可扛。時齊無人,有司計無所出,乃白亞相,久亦無語,徐曰:‘嘻,此事亞相何不能了也?’於是令有司曰:‘一鍾之重,五百人可扛。今思均鑿作五百段,用一人五百日扛之。’有司欣然承命。”
齊國有兩個老臣,都是幾朝為官學識淵博的老先生,向來都被當做國家的棟梁。其中一個是六卿之首,官拜亞相,凡國家軍政大事都要由他決斷和處理。
一天,齊王下令遷都。有一隻寶鍾,重達五千斤,估計需要五百多人才能搬運。當時,由於齊國人煙稀少,一時半會找不到這麼多勞力。主管人束手無策,隻好請示亞相。亞相沉思了好久,慢吞吞地說:“嘻,這點小事,我亞相怎麼會沒有辦法呢?”果斷地下了命令:“既然要五百人才能搬動這個鍾,那麼我考慮可以把鍾鑿成五百等份,用一個人在五百天內搬完就是了。”主管人茅塞頓開,高高興興地照辦了。
三二、齊寇將至
“齊寇將至”意指不準別人講真話,就會使問題成堆,終至不可收拾。
此典出自《呂氏春秋·雍塞》。
齊國軍隊進攻宋國,宋王派人前去偵察齊軍入侵到了什麼地方。
使者回報說:“齊軍已經迫近了,城裏的百姓們都很恐慌。”使者的話剛說完,宋王左右的親信們紛紛對宋王說:“這真叫做肉裏生出了蟲子,真是無中生有啊!我們宋國這樣強大,齊國兵力又那樣弱,哪會像他說的那樣呢?”宋王聽了這些,非常生氣,屈斬了使者。
宋王又另派人前去偵探。不料回報和第一個一樣,宋王又惱怒地把他屈殺了。這樣,一連殺了三個使者。
後來,又派了一個人前去偵察,真有齊軍迫近,於是百姓們惶惶不可終日。就在這時,使者遇見了他的哥哥。哥哥問:“國難當頭,危在旦夕,你這是往哪兒去呢?”弟弟回答說:“我奉大王之命,前去偵察敵情。不料齊軍離城這樣近,百姓恐慌到如此地步!現在我很擔心,前幾個使者都因回報齊軍迫近而被處死。現在,我據情實報是死,不據情實報,恐怕也是死。你看怎麼辦好呢?”他哥哥說:“既然據情實報,會比別人先死;不如謊報,在齊軍破城之前,先行逃走。”
於是,這個使者報告宋王說:“連齊軍影子也看不見,誰也不知道他們在什麼地方,百姓人心十分安定。”宋王聽了,非常高興。他左右的親信們都說:“前幾個使者真是該死!”宋王便賞賜了這個使者很多金子。
不久,齊軍打來,宋王驚慌失措,隻好跳上車去,趕快逃命。那個使者,早已逃到其他國家,做了富翁。
三四、巧取豪奪
“巧取豪奪”形容施用不正當的方法,攫取自己不應得的財物。
此典出自《清波雜誌》:“老米(芾)酷嗜書畫,嚐從人借古畫自臨,拓竟,並與真贗本歸之,俾其自擇而莫辨也。巧偷豪奪,故所得為多。”
宋朝大書法家米芾既寫得一手好字,又長於作畫,尤其喜愛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別人的船上看見王羲之真筆字帖,喜歡得不得了,馬上要拿一幅好書交換,主人不同意,他大呼大叫,攀著船舷竟就往水裏跳,幸虧別人很快地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有一個很大的本領,便是學會模仿古人的書品。他在漣水的時候,曾經向人借回一幅《鬆牛圖》。後來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還給他,這人當時沒有覺察出來,拿著走了。過了好多日子,才來討還原本。米友仁問他怎麼看得出來,那人回答說:“真本中的水裏麵,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臨摹這一幅卻沒有。”然而米友仁摹仿古人的書品,很少被人發覺他的摹本是假的。他常常千方百計向人借古畫描摹,而摹完以後,總是拿摹本和真本一齊送給主人,請主人自己選擇。由於他摹仿古畫的技藝很精,摹本和真本摹得完全一樣,主人往往把摹本當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獲得了許多名貴的真本古畫。
三五、大庭廣眾
“大庭廣眾”指人很多的公眾場所。
此典出自《孔叢子·公孫龍》:“使此人於大庭廣眾之中,見侮而不敢鬥,王將以為臣乎?”
戰國時,齊國國君齊湣王自稱很喜歡結交士人(當時對知識分子的統稱)。有一天,他對當時著名的人物尹文說:“我非常喜歡士人,可齊國沒有這樣的人才,這是為什麼呢?”尹文說:“大王所指的士人,是指什麼樣的人呢?”齊湣王回答不出來。尹文說:“有這樣一種人,他講忠、孝、信、義,這能算士人嗎?您能任用他為臣嗎?”齊湣王認為這就是他心目中的士人,是自己求之不得的。尹文說:“如果這種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受到欺侮卻不敢爭鬥,您也任用他做臣子嗎?”齊湣王說:“這算什麼士人啊!受欺侮卻不敢爭鬥,這是一種恥辱,我是不會讓他做臣子的。”
三六、大冶鑄金
“大冶鑄金”的意思是,從洪爐中躍出來的金屬。人們用它比喻自命不凡,自行炫耀,以求有所表現。
此典出自《莊子·大宗師》。
子犁與子來都是達觀生死的高士,二人是好朋友。子來生病了,奄奄一息,妻子、兒子環繞在他身旁哭泣。子犁前去問候,把子來的妻子、兒女都趕開了,以免她(他)們驚動了正在變化中的人。子犁倚著門,對子來說:“大自然的造化又要把你變成什麼,變到哪裏去呢?是讓你變成鼠肝呢,還是變成蟲臂呢?”
子來回答說:父母對於兒子來說,是至高無上的。無論兒子走到哪裏,也要遵從父母的命令。而陰陽造化,比父母之命更不可違抗。自古以來,不孝之子違抗父母之命的事情有時會出現過,而能夠抗拒陰陽變化的事,卻從來沒有發生過。造化讓我快要死了,如果我不聽從,那就是我抗拒陰陽變化,造化本身有什麼過錯呢!大自然賦予我以形體,讓我活著操勞,讓我年老得到安樂,讓我以死得到休息。它能讓我很好地活著,也能讓我很好地死去。舉例說吧,名匠冶煉金屬鑄劍時,忽然有一塊金屬從洪爐中跳出來,請求名匠說:“你用我鑄劍,我一定成為有名的莫邪寶劍”。這時,名匠必然大吃一驚,認為這塊金屬是不祥之物。今一遇人的形體,就說‘我隻願當人,我隻願當人’,造化者一定認為你是不祥之人。同樣的道理,如今天地就像大洪爐,造化就像鑄劍的名匠,它可以隨意變化你,能像那塊金屬一樣跳出洪爐,提出自己的要求嗎!生與死的關係,就像睡與醒的關係。應當安閑地入睡,驚喜地醒來。睡與醒雖有區別,但為什麼不能從容樂觀地對待它呢?同樣,生與死也有一定的差別,但是,也應像對睡與醒那樣,從容樂觀地對待它。
三七、字盜與毆
“字盜與毆”比喻名同而實異的事物,在現實生活中是常可遇見的;如不細加分辨,就可能造成誤導。
此典出自《尹文子·大道下》。
莊裏有位老大爺,給大兒子取名叫“盜”,給小兒子取名叫“毆”。一天,“盜”外出,他的父親跟隨在他的後麵,追著喊他:“盜!盜!”小吏聽到了,便把“盜”捆起來。
他的父親又想喊“毆”去對小吏講明實情,由於心裏著急,一時聲氣轉不過來,隻喊出:“毆!毆!”小吏於是使勁地毆打“盜”,打得“盜”幾乎喪了命。
三八、道不拾遺
“道不拾遺”形容民風淳厚,現在多用來形容社會風氣和道德良好。
此典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下》:仲尼為政於魯,道不拾遺,齊景公患之。
春秋時代,魯定公時,孔子曾在魯國做過幾任官。起初僅做了中都宰,後來升為大司寇(係掌理一國刑罰的官職)攝行魯國宰相的職務。孔子在當時被認為是最有學問、最有道德的一個人,他在職不過三個月,魯國的政治便得到了很大的改良;民間的風氣,也有了極大的轉變;連市上售賣豬羊肉的販子,也自動地取消了討價還價的惡習,全部統一了價格;路上行人都各自謹守秩序,毫不混亂。在路途上,如果遺失了貴重的物品,不必用嚴厲的法律製裁,老百姓也知道各自尊重自己的人格,不會據為己有。所以四方的遊客都不必驚動到官府,自然就可以取回。這種大家嚴守紀律的廉潔風氣,當時稱為“道不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