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鳴鼓而攻

人們用“鳴鼓而攻”表示公開宣布罪狀,加以聲討。

此典出自《論語·先進》:“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春秋時期,魯國的季孫氏、仲孫氏和叔孫氏勢力很強大。公元前562年,這三家將公室(即魯國國君直轄的土地和附屬於土地上的奴隸)瓜分,季孫氏分到三分之一;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孫氏分到二分之一。由於季孫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經濟措施,因此他很快就富起來了。

季孫氏本來就比周王室的公侯還富有,孔子的學生冉求又幫助季孫氏到處搜刮錢財,使得季孫氏更富有。於是,孔子對其他學生說:“冉求不再是我的學生了,你們可以無所顧忌地指責他了!”

一〇、孔子斷糧

這篇寓言指出,隻看表麵現象,仍會陷於主觀片麵;還需全麵了解情況,深入調查研究,才能掌握事物的真實情況。

此典出自《呂氏春秋·任數》。

孔子被困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路上,連野菜湯也喝不上,七天沒有吃一粒飯,餓得實在是無計可施,隻好白天睡大覺。

顏回出去討米,得到了一點,拿回來煮飯吃。快要煮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從鍋裏抓起一把米吃掉了。孔子假裝沒有看見。沒多久飯煮熟了,顏回端著飯送給孔子吃。孔子站起來說:“今天我夢見了死去的父親,應該祭奠他,飯要幹淨,然後才好祭奠。”顏回答道:“不行。剛才煤灰掉進鍋裏,扔掉可惜,我就抓起來吃了。”孔子感歎地說:“人所相信的是眼睛,但是有時候眼睛也不可相信;所依靠的是心,然而有時候心也不足以依靠。弟子們記住,了解人實在是不容易呀!”

一一、枯梧不祥

這則故事表明為人忠與不忠,主要就看有無私心。

此典出自《列子·說符》:“人有枯梧樹者,其鄰父言枯梧之樹不祥,其鄰人遽而伐之。”

鄰人父固請以為薪。

其人乃不悅曰:“鄰人之父徒欲為薪,而教吾伐之也。與我鄰若此,其險豈可哉!”

有一個人家裏有一棵幹枯了的梧桐樹,鄰居的老大爺對他說幹枯了的梧桐是不吉利的,於是那個人便立刻砍掉了那棵幹枯的梧桐樹。

這時,鄰居的老大爺執意要求那個人把枯樹送給他當柴火燒。

那人聽了很不愉快地說:“鄰居的老大爺隻是想找柴火燒,才讓我砍掉這棵樹的呀。我的鄰居這麼陰險怎麼行呢!”

一二、哭母不哀

“哭母不哀”揭穿了一切偽善者的假麵具。

此典出自《淮南子·說山訓》:“東家母死,其子哭之不哀。”

東鄰家的母親去世了,她的兒子哭得一點也不傷心。

西鄰家的兒子看見了,回家告訴他的母親說:“母親,你為什麼不早點死呢?我一定哭得非常悲痛!”

凡是盼望母親早點死的人,即使母親死了也不會悲慟的。

一三、狂奴故態

“狂奴故態”用以比喻狂士放蕩不羈、蔑視權貴的老脾氣。

此典出自《後漢書·嚴光傳》:“霸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也。’”

嚴光,字子陵,別名遵,東漢會稽餘姚人。年輕時就很有名氣,與光武帝(劉秀)一同遊曆求學。光武帝即位後,嚴光就改名換姓,從此隱居起來不再露麵。光武帝思慕他的賢德,派人畫形圖貌去尋訪他。後來,齊國報告說:“有一個男子,身披羊皮襖,在澤中釣魚。”光武帝覺得那個釣魚人一定是嚴光,於是準備好可以安坐的車子,和黑色、黃赤色的幣帛,派使者去請求嚴光。使者去請了好幾次,嚴光才答應前來。光武帝把他安置在守衛京師的屯衛兵大營中居住,擺設好床褥,由掌管禦膳的官吏按時送菜送飯。

司徒侯霸與嚴光是老朋友,想請嚴光到家中一敘,便派使者持信前去相邀。使者對嚴光說:“侯公聽說先生來了,真心實意地要馬上來拜訪,隻因職務纏身,所以沒有能及時趕來。他想借晚上的機會,請您屈尊同他談談。”嚴光沒有回答使者,順手把一個寫字用的小木片扔給使者,讓他記錄,自己口授道:“君房(侯霸字君房)足下:您官至三公,很好。心懷仁愛,輔佐正義,天下人都很高興;阿諛奉承,順從旨意,腰、頸就會斷絕,身首分家。”侯霸收到信後,把信封好送給光武帝,讓他看。光武帝笑著說:“這個放蕩不羈的家夥還是那副老脾氣。”

一四、樂羊食

這則曆史傳說故事諷喻了“有功而見疑”的主題。

此典出自《說苑·貴德》:“樂羊為魏將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懸其子示樂羊。樂羊不為衰誌,攻之愈急。中山因熟其子而遺之。樂羊食之盡一杯。中山見其誠也,不忍與其戰。果下之,遂為文侯開地。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

樂羊作為魏國的將領,率兵去攻打中山國。他的兒子就在中山國內,中山國人便把他兒子綁起來懸掛在城門上,以此來威脅樂羊。樂羊看了,根本沒有減弱鬥誌,反而更加猛烈地攻城。中山國人便把他的兒子烹煮了,然後送給他吃。樂羊毫不猶豫地吃下了兒子的肉。中山國人看到他攻城的決心,便不忍心再和他爭戰了。樂羊最終把中山國攻滅,給魏文侯開拓了疆界。但是,魏文侯嘉賞樂羊的戰功後,卻懷疑起他的忠心來。

一五、文事武備

公元前501年,齊景公正打算拉攏魯國的中原諸侯,把齊桓公當年的事業重新幹一番,正巧魯國的陽虎來到齊國來,請齊景公派兵幫他去攻打魯國。

陽虎是魯國大夫季孫氏的家臣。那麼為什麼一個家臣就有這麼大的勢力呢?

事情是這樣的:魯國的國君魯昭公被大夫季孫如意(季孫行父的孫子)趕走了不可能回來。魯國的老百姓都擁戴季孫氏,說魯昭公失了民心,不配做國君。他死在國外,誰也不會去可憐他。魯國的政權全部掌握在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大夫手裏。魯昭公死在國外,三家大夫立魯昭公的兄弟為國君,就是魯定公。而實地上魯定公也隻是個名義上的國君,大權還是在他們三家手裏。

一國的幾家大夫得到了實權,國君獨尊的局麵就給打破了。大夫奪取國君的實權,大夫的家臣又想奪取大夫的實權。

公元前502年,季孫氏的家臣陽虎不但要奪取季孫氏的大權,而且還要把季孫、孟孫、叔孫三家滅了,打算把整個魯國大權控製在自己手裏來。“三桓”被逼無奈,隻好聯合到一塊兒去對付陽虎,才把陽虎打敗。他跑到齊國,請齊景公派兵幫他去打“三桓”。齊景公覺得不能這樣做。晏平仲請齊景公把陽虎送回魯國去。齊景公就把陽虎逮住押回魯國去。半路上陽虎買通了看守他的人,逃走了。齊景公給魯定公寫了一封信,告訴他陽虎偷跑了,還約魯定公到齊、魯交界的夾穀(在山東省萊蕪縣)商議。魯定公自己不敢做主,就把三家大夫請來商量。

季孫斯(季孫如意的兒子)對魯定公說:“齊國為了袒護先君昭公,三番兩次地來打咱們,搞得我們雞犬不寧。現在他們願意和好,咱們怎麼能不去呢?”魯定公說:“我去開會,誰當相禮跟我一塊兒去呢?”大夫孟孫何忌推薦魯國的大司寇去。孔丘就是聞名天下的孔子。孔丘的父親是個地位並不高的武官,叫叔梁紇。他有九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了。兒子的腿有毛病,可能是個瘸子。叔梁紇雖然上了年紀,可是還想生個文武雙全的兒子。於是又娶了個小姑娘叫顏征在。他們曾經在曲阜東南方的尼丘山上求老天爺賜給他們一個兒子。後來他們果然生了個兒子,他們覺得這個兒子是在尼丘山上求來的,於是就給他取名叫孔丘,又叫仲尼(‘仲’就是‘老二’的意思)。

公元前501年,孔子已經五十歲了。他在魯國做了中都宰。第二年,做了司空,又由司空升為大司寇。齊景公約魯定公到夾穀去開個會議。魯定公請孔子做相禮,準備一塊兒到齊國去。孔子對魯定公說:“我聽說講文事的事必須有準備。就是講和,也要準備好兵馬防備著。以前宋襄公開會的時候,沒帶兵車去,結果受了楚國的欺負。這就是說,光有文沒有武不行。”魯定公聽了他的話,便讓他去安排。孔子就請魯定公派申句須和樂頎兩名大將帶領五百輛兵車跟著他們一起上夾穀去。

到了夾穀,兩位大將把兵馬駐紮在離會場十裏的地方,自己隨著魯定公和孔子一同上會場。開會的時候,齊景公有晏平仲當相禮,魯定公有孔子當相禮。舉行了開會儀式後,齊景公就對魯定公說:“咱們今天聚在一起,真是非常不容易呀,我預備了一種挺特別的歌舞。請您欣賞。”說話之間他就叫樂工表演土人的歌舞。一會兒台底下打起鼓來,有一隊人扮做土人模樣,有的拿著旗子,有的拿著長矛,有的拿著單刀和盾牌,打著呼哨,一窩蜂似的擁上台來,把魯定公的臉都嚇白了。孔子立刻跑到齊景公跟前,生氣地說:“中原諸侯開會,就是要有歌舞,也不應該拿這種土人打仗的樣子當做歌舞。請快叫他們下去。”晏平仲也說:“說的是啊。我們不愛看這種打架的歌舞。”晏平仲哪裏知道這是齊國大夫黎彌和齊景公兩個人使的詭計。他們本來想拿這些“土人”去威脅魯定公,以便在會議上向魯國再要些土地。經晏平仲和孔子這麼一說,齊景公也覺得難為情,就叫他們下去了。

黎彌躲在台下,等著這些“土人”去嚇唬魯定公,自己準備在台底下帶著士兵一起鬧起來。沒想到這個計策泡湯了,隻好另想辦法,散會以後,齊景公請魯定公吃飯。正在宴會的時候,黎彌叫了幾個樂工來對他們說:“你們上去唱‘文薑愛齊侯’這首歌,把調情那一段表演出來,目的是羞辱魯國的君臣。事成之後,就重重地賞你們。”他布置完了,齊景公說:“土人的歌舞不合魯君的胃口,我們就唱個中原的歌兒吧!”齊景公說:“行,行!”

那些擦胭脂抹粉的樂工就在齊、魯兩國的君臣跟前連唱帶跳地表演起來了。唱的是“夫人愛哥哥,他也莫奈何!”這些下流詞兒。氣得孔子拔出寶劍,瞪圓了眼睛,對齊景公說:“他們竟敢戲弄諸侯,應當定罪!請貴國的司馬立刻將他們治罪!”齊景公默然不語。樂工們還接著唱:“孝順兒子沒話說,邊界起造安樂窩!”很顯然這是侮辱魯國的君臣,孔子忍不住了,就說:“齊、魯兩國既然和好結為弟兄,那麼魯國的司馬就跟齊國的司馬一樣。”說完他就扯開了嗓子向台下喊:“魯國的大將申句須和樂頎在哪兒?”那兩位大將一聽見孔子叫他們,飛也似的跑上去把那兩個領頭的樂工拉出去。其他的樂工一見就驚異失措地全跑了。齊景公嚇了一大跳,晏平仲非常鎮靜地請他放心。到這時候,黎彌才知道魯國的大將也在這兒,還聽說魯國的大隊兵馬都駐紮在附近,嚇得他也縮著脖子退出去了。

宴會之後,晏平仲狠狠地批評了黎彌一頓。他又對齊景公說:“咱們應當向魯君道歉。如果主公真要做霸主,真心誠意地打算和魯國交好,應當把咱們從魯國汾陽地方霸占過來的灌陽、鄆城和龜陽這三塊土地還給魯國。”齊景公聽了他的話,就把這三個地方都還給了魯國。然而魯定公卻並不怎麼高興,向齊景公道了謝,就回國去了。

一六、平步青雲

戰國時代,策士說客的風氣很盛,很多人憑著天花亂墜的口才,層出不窮的詭計,就可立時取得統治者的信任,掌握政治大權。那時候魏國有個名叫範雎的人,他想說服魏王,替自己幹點事業,由於沒有機會,便投身在魏國官員須賈門下。有一次,他隨須賈出使齊國,齊王很看中範雎的辯才,派人送了些禮物和金錢給他。須賈回國後報告了宰相魏齊,魏齊不經調查便叫手下的人將範雎打得重傷,關在相府的廁所裏。範雎裝死,給守門人救了出來,於是他躲在朋友鄭安平家裏療傷。這時正巧有個秦國使者來魏國,鄭安平將範雎介紹給秦國使者王稽,王稽便悄悄將範雎帶回秦國。範雎用張祿的姓名見秦昭王,到了後來竟作了秦國的宰相,他主張攻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