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亡命人恩克魯瑪——壯誌未酬的政壇明星(3)(2 / 3)

麵對經濟困難,恩克魯瑪沒有改革經濟政策、改變經濟結構,反而強行扣除了工人工資的5%作為義務儲備金,使原本經濟上就捉襟見肘的工人家庭生活更加難以維係,從而引發了加納獨立後的第一次工人大罷工。

首都阿克拉、港口城市賽康迪、塔克拉迪和內地重鎮庫馬西均爆發了大規模的工人罷工事件,導致社會動蕩不堪。盡管罷工事件最後平息下去,但恩克魯瑪政府的不合理經濟政策為以後的政權垮台埋下了伏筆。

除了不合理的經濟政策,恩克魯瑪在政府內部的改革、懲治腐敗問題上的政策也不盡如人意。加納獨立初期,恩克魯瑪政府推行“非洲化”和經濟多元化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卻沒能對殖民地時期的官僚機構進行徹底改革,內部腐敗現象依舊存在。一些官員以權謀私,侵吞公款,開辦私人企業、商店,甚至向農民發放高利貸。與此同時,一批民族資本家及其在政黨內的代理人在恩克魯瑪的眼皮底下大搞權錢交易,為自己牟取暴利。

腐敗往往是政府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恩克魯瑪領導的加納政府對政府內部的貪汙腐敗問題懲治不利,使貧富分化越發嚴重,社會矛盾衝突也日益尖銳,動蕩自然在所難免。

在當上總統之後,恩克魯瑪表現出了對社會主義的好感,在經濟政策上實行激進的社會主義政策,試圖以此來解決日益嚴重的經濟困難和社會矛盾。

在恩克魯瑪看來,社會主義是唯一能在短時間內給加納人帶來幸福生活的。他認為社會主義來源於非洲的村社製度,隻要恢複非洲傳統的村社製度和人道主義及平等原則,同時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幹預,實行中央計劃經濟,大力推行農業現代化和國家工業化,就能順利地從非洲傳統的村社製度過渡到社會主義,從而實現充分就業、良好住房、平等受教育等人民需要的生活。

根據這些想法,1962年加納政府製定了《工作和幸福》綱領。為了貫徹實行這一綱領,政府修訂了由東歐等國的經濟學家參與製定的《七年計劃》。恩克魯瑪對這一計劃寄予了厚望,他估計在這個計劃完成時,加納將成為經濟強大、工業蓬勃發展並服務於人民需要的工業國。

顯然,恩克魯瑪有些盲目樂觀了。

《七年計劃》脫離實際,脫離加納國情,不過是一個盲目追求速度的激進計劃。當時的加納以農業為基礎,農業生產部門中又以可可這種單一作物為經濟基礎,其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更重要的是當時的加納是既無資金又無技術。這樣一個軟硬件均處劣勢的國家要在短短7年內建成工業化國家無異於癡人說夢。

在他執政的幾年中,政府大舉外債搞工業化,導致債台高築,出現財政危機。大規模興建大型發電站、鋼鐵廠和冶煉廠等重工業項目,反而忽視了農業這一經濟基礎,造成各類生產部門發展比例失調,更加不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可可的國際市場價格暴跌之後,原本脆弱的加納經濟更是遭到重創。

由於政府政策不利導致經濟發展滯後,最終無可避免地導致民眾生活狀況惡化,一時間民怨四起,而人民大會黨和恩克魯瑪本人也大失民心。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沒有群眾支持的政黨和領導人遲早會遭到覆滅之災。1966年初,在風浪中小心翼翼行駛的恩克魯瑪終於迎來了一次大的風暴。

20世紀60年代中期,非洲獨立國家相繼出現軍事政變,導致政府頻繁更迭,軍事政變風也吹到了加納。

在加納,殖民時期留下的軍隊和警察沒有得到根本改造,親西方的舊軍官掌握著兵權,他們對恩克魯瑪對外反帝、對內搞社會主義的政策極為不滿。恩克魯瑪的政敵利用軍隊對恩克魯瑪的不滿與之聯手,打算一舉推翻恩克魯瑪政府。

1966年2月24日,就在恩克魯瑪出訪中國和越南期間,約瑟夫·亞瑟·

安克拉將軍發動政變,推翻了恩克魯瑪政府。對曾經得到加納廣大人民熱烈擁護、被尊為“救世主”的恩克魯瑪來說,那就是一出他未想過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

六勤奮的流亡者

軍人發動政變,推翻恩克魯瑪政府的消息傳出,非洲乃至全世界都頗感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