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使沃爾特獲得了一座帶有七個小金像的金像獎。沃爾特每年都去參加金像獎的頒獎典禮,並且通常都會帶回來一座獎,但他總覺得參加這些公開的場合很不舒服。
成名之後,沃爾特到公共場所總是被人認出來,他不喜歡這樣。
《白雪公主》的成功,很明白地指出短片仍應繼續攝製,但長片應成為創作動力的中心,這就是迪斯尼應走的新的方向。
沃爾特繼續擴大他的公司,赫伯龍製片廠繼續擴建,甚至延伸到了對街。迪斯尼兄弟又以十萬美元買了一塊51英畝的地,位於博班克好景街,準備建一座新的製片廠,他們繼續吸收更多的藝術家,希望將來能夠同時攝製幾部卡通長片。
1936年的除夕,沃爾特和莉蓮的第二個女兒休倫·瑪已經出生。
沃爾特雖然成為一個成功的製片家,但他很少和好萊塢的人打交道。有時候,他和莉蓮到製片廠去和同事以及他們的太太打羽毛球;有時候,他們就請了親戚和製片廠朋友,在家裏舉行宴會。
1938年元旦,是迪斯尼家伊萊亞斯和弗洛拉的金婚紀念日,他們的兒子都聚在一起為他們慶祝。
在此之前不久,沃爾特和羅伊在好萊塢靠近羅伊住的地方買下了一幢平房。他們一個勁地說南加州的氣候好,終於說服了父母,把他們從波特蘭的小公寓裏接來了。他們越來越關心他們的父母。
可是在老迪斯尼夫婦搬入新房不到一個月,也就是1938年11月26日,母親因爐子漏氣窒息而死。沃爾特為此遺恨終生,因為她是死在羅伊和自己為他們買的房子裏的。
這時,赫伯特和妻子、女兒都住在洛杉磯,仍在郵局工作。雷蒙德已從堪薩市搬到西邊來經營一家保險公司。露絲則和她的丈夫、兒子仍住在波特蘭。
由於《白雪公主》的成功,發行商們要求沃爾特製片廠再繼續拍一些以七個小矮人為主角的影片,可是沃爾特不願意總是做重複性的工作,他希望每一部影片在風格上都能有所不同。他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攝新片。
第一部是《木偶奇遇記》。這是一個以木偶和歹徒為題材的故事,是羅蘭西尼1880年寫成的。沃爾特企圖把它拍的比《白雪公主》更好一些。
攝製過程一如既往,先由沃爾特說出他的構想和情節,然後征詢大家的意見,雖然裏麵有許多冒險的情節,但這個故事缺少了《白雪公主》裏麵的許多吸引人的角色,而且木偶本身更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因為他的動作必須簡單、呆板、麵無表情,而不能像正常小孩子那樣靈活掌握。
影片攝製了六個月後,困難越來越大,沃爾特不得不暫停影片的攝製,另找一年輕的設計師把木偶修改得更近似一個男孩子,而且把他的長條型改得比較圓一點,然後才又重新開始攝製。
沃爾特重讀原著,發現原著中有一個不大起眼的小角色,那是一隻螞蚌。它曾經勸匹諾喬不要太任性,卻被匹諾喬給踩死了。沃爾特決定給這個角色起名叫做蛐蛐,讓它來做匹諾喬的良心代言人。讓這個木偶真正的成為一個具有心靈的小男孩。
蛐蛐的出現,使影片麵目一新。匹諾喬由木偶變成人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獲得一顆人的心靈的過程,於是小木偶匹諾喬終於變得討人喜歡了。
和《木偶奇遇記》同時拍攝的還有另外兩部長片,一部是《幻想曲》,再一部是《小鹿斑比》。
《幻想曲》拍攝完畢後,光是用於音響上的費用就超過了40萬美元,而總的費用則到達了220萬美元。
這時的舊製片廠再也容納不下同時攝三部長片和定期發行短片的工作任務,因而《小鹿斑比》工作小組隻有先搬到一處租來的地方工作。而其它一些劇本研究編寫組、宣傳組、工程組、漫畫組以及訓練組則都遷到另一地方去了。